APP下载

中国佛教中干手观音造型之演变(上)

2015-03-19田立勤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8期
关键词:璎珞观音

田立勤

千手观音传入中国在唐朝鼎盛时期。开元八年,南印度僧人金刚智应天竺国王之请,来到长安,成为大唐国师,他积极从事密宗经典的翻译,大肆传授密法,令密宗一时流行中国,密宗的千手观音正是此时出现的几种佛教造像之一。在我国众多菩萨形象中,观音要比飞天及其他佛像在民间受信仰范围广泛得多。观音菩萨中最为独特的又属千手千眼观世音。所以,对于千手观音造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挖掘整个佛教菩萨形象的历史演变进程。

我国唐代延续时间较长,佛教艺术发展规模也经历了一个由盛及衰的漫长过程。考古学上将唐代划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下面我们也将唐代分四个阶段来论述千手观音的造型,然后一直至宋、元、明、清时期,将千手观音服饰、造型变化共分十一阶段,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初唐

虽然此时期密宗在我国尚未盛行,但亦发现有千手观音的造像,如敦煌莫高窟第三二一窟初唐的十一面六臂观音(见图1)。千手观音头顶化佛,镶有圆光,上身着圆领齐颈的服装,下身罗裙透体,有衣带系结于腰间,赤足立于莲座之上,身上无璎珞花饰,仅腕间有环钏,飘带直垂,不作飘举之状。一手施说法印,一手持净瓶,其余手臂上举或下垂。线条朴拙而装饰简单,基本容貌造型尚未脱离异国他乡的外域作风。可见,早期的千手观音菩萨像的衣着朴实,装饰单纯,线条厚重,身躯比例匀称,手势表现自由,受印度原有的哈拉帕传统雕塑艺术风格的影响,造像的衣饰、身材、面部五官以及雕刻手法等带有鲜明的印度传统审美特色,肩宽腰细,躯体丰腴饱满,面形圆润,神态温和,且造像多为站立姿势。

二、盛唐

盛唐时期的干手观音造像表现有世俗化特征,犍陀罗那种僵直的样式逐渐被取代。例如,四川安岳卧佛院第四十五号窟左壁的千手观音(见图2),体态丰满而匀称,肩披褶衣,站立于蓬台之上,腰系彩带,颈项、臂间、腕上均有璎珞或环钏为饰。从其装束的式样、细致的璎珞、豪华的裳衣、曲柔的彩带腕钏,可感受到唐代发展至巅峰状态时期艺术造型上的辉煌。观音造像三头六臂,其余千手之态是以阴刻线布满岩面,成为菩萨背后光环的一部分,使主像突出,又繁而不乱。千手线刻挺拔工整,肌体起伏,变化微妙细腻,在构思和雕刻技巧上,已达到无可挑剔的水平。

再如,丹棱郑山第六十四号盛唐千手观音龛(见图3),其宝相面部已残,但高高突起的肉髻、下垂的眼帘和双手,仍是非常完好。精细复杂的璎珞披戴前胸,轻柔薄衣的衣折细致而流畅,垂及宝座之下,从残存面相和体态可以明显地看出那属盛唐的丰腴造型。菩萨身前两手当胸合十,结跏趺坐于圆座之上,肩上两手,上举小坐佛,身侧有二十只手,有部分残缺,手中各持有日月法轮等宝物。从蓬座起,密集的小手排列组成舟形举身光,有着很强的造型装饰作用。造像雕刻技法精细,把表现轮廓的线条和表现体积凹凸的高、浅浮雕结合起来,给人以多层次、深厚和立体的印象,体现出盛唐时代雄健、豪迈的特点。盛唐的造像主要体现在石窟和摩崖石刻之上,小型的石雕、铸铜、木刻等造像并不多见。

三、中唐

此时期的千手观音造像具有较多犍陀罗文化的沉静、内省的风格特点,是印度艺术和中国佛像艺术的结合。例如,四川邛崃石笋山第三号龛中唐千手观音(见图4),观音面相丰腴,坠耳环,宝冠高耸,身披璎珞,衣带饰物华丽,结跏趺坐在高平台上。造像系圆雕手臂十六双,两手合十于胸前,作禅定印,另十四双手自腰部、肩部伸向两侧,均持法器。裙裳身后的线刻、花饰十分华丽,强烈的整体效果呈现出四川地域性特殊风格。中唐的千手观音多以螺发作为头饰,头顶肉髻平缓,菩萨眼睑低垂,神态慈和宁静,鼻直适中,嘴唇棱角分明,刻划细腻,双耳垂肩,饰有耳环,造像比例协调,法相庄严,这是笈多艺术标志性的特点。

四、晚唐

大足龙冈石窟北山二七三窟有一尊石雕千手观音像(见图5),呈曼陀罗式,菩萨头上戴有宝冠,冠上有化佛,身上披有璎珞,臂上、腕间饰有臂钏和腕钏,善跏趺坐于金刚座上。面颊圆润,神情温和,显示出唐代菩萨特有的雍容华贵。额头上仅饰朱砂记,十八臂呈环状排列各持法物,满布四周。

唐代的千手观音传世甚少,四川一地却留下不少稀世石雕,除了前述的丹棱、邛崃、安岳之外,大足尤多。大足北山石窟始创于唐末,历经五代、两宋。现存窟中,第四窟、第九窟(见图6)、第六。窟、第二一八窟、第二三五窟、第二四三窟、第二七三窟、第二八○等窟,均刻有千手观音造像,足以证明密宗在当时的四川已经相当兴盛。

总体看,唐代千手观音仪态端庄,容貌圆满,天冠璎珞及衣饰图案精美、式样繁多。衣纹饰物的特点可以作如下分类:

其一,千手观音线条以及璎珞的演变,从厚重到细致,从朴拙到精巧,时代愈后愈显华丽多彩,不仅上身布满璎珞,下身之轮环饰物亦为数不少。

其二,千手观音发髻高耸,头顶密布螺发,肉髻突显,多至三层,上加饰物,或冠饰、或发雕,形象不一;颈部亦刻有三道折线,称为“三道弯”或“蚕节纹”,尤显唐代造像的丰满与华贵风格。

其三,千手观音上身均不着衣,以巾带披之,或披褶衣;上身系活结,从肩部以下呈U字型的均匀分布,衣薄贴体,“曹衣出水”;衣带垂于身前、臂间,作飘动状,具有飘逸而流畅的动感,极富装饰性;下着裙裤;耳垂、颈项、胸前、臂间、腕上,均有璎珞或环钏为饰,显得华丽异常。

其四,千手观音衣带线条从生涩呆滞到轻柔艳丽,衣着薄透,躯体起伏变化十分明显。衣纹的处理手法使造像圆润光洁和充满生机活力的躯体得以充分地展现,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符合当时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

其五,唐代摩崖石刻中观音的千手是多以阴刻线布满岩面,成为菩萨光背的一部分,雕刻非常繁复细腻,体现了造像艺术高超的水平和富于生活情趣的艺术风貌,其表现方式介乎神与人之间,具有华丽的人间与神秘的神人合一的味道。

五、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共计五十余年,但千手观音的造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时间里,现存造像中明确标明为五代开凿的洞窟多达28个,其中千手观音的造型基本上承袭了晚唐的形式。例如,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五代干手观音绢画(见图7),是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珍贵藏品。此画像八臂十一面观音立于莲花台上,细眉圆眼,唇上留有八字胡须,明显属于男性相貌。其胸前、臂上、腕间、裙上装饰,满是圆珠形璎珞,甚为醒目,而衣带在手臂间穿梭,并下垂于莲花台。一手举金鸟,一手举玉兔,其余各手持莲花或法器。人物比例恰当,线条挺拔,色彩明丽,服饰繁复,构图对称,布局繁密,堪称典型的五代代表作品。

此外,由日本新田氏收藏的五代铜鎏金的千手观音(见图8),亦代表了这一时期的造像及服饰面貌。但这一时期的造像,明显带出僵化、繁琐、程式的痕迹,同时也远不及盛唐时期那么高深、华丽、宏伟无比。

六、两宋

两宋时期的千手观音的脸部造型以饱满见长,同时以世俗中的富态女性为蓝本,头戴宝冠,佩帔巾,饰璎珞、臂钏,此时的菩萨已经完全转化为中国式的世俗化风格。服饰已完全脱离了域外印度之形象,而完全是中国人的衣冠,以中国人的面目出现。可见佛教流传至此,确确实实和中国文化已经水乳交融。

河北正定隆兴寺大悲阁内的本尊铜铸金装千手观音像(见图9),是史所罕见的金铜巨像,高21.3米,北宋开宝四年(971年)由宋太祖赵匡胤敕命铸造。观音菩萨表情静穆仁慈,雄大魁伟,气度雄浑,衣饰繁丽,天衣附体却有熨帖之感,璎珞严身而裙褶如行云流水,装饰性很强,整个造像富丽堂皇,是中国最大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造像,堪称北宋千手观音最佳代表之作。大悲菩萨立于蓬花座上,伸出四十二条手臂在其身上,呈辐射状,除当胸合十的双掌外,其余各手都分别执日月、净瓶、尘拂、宝剑、宝镜、宝杖、金刚杵等物。其形制之巨,雕工之精,实为国内罕见。

四川大足石刻中的大佛湾观音殿里的淳熙至淳祜年间的石雕千手干眼观世音像,布满了整个崖面(见图10),称得上千手千眼观世音中雕像中最为精彩之巨作。在88平方米的石壁上,身高约3米的佛像,居然有密密麻麻的一千零七只手向外延伸,而每只手又雕得纤细柔美,笔笔精到,千姿百态中无一雷同。手持各种不同的器物,而手心各雕一只眼。手臂动作各异,或正或侧,或举或垂,或屈或伸,每只手所持的物品之动态也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千手观音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低眉垂目,秀美慈祥,头戴天冠,恰好以繁衬简,突出中心造像。天冠上有45个小佛像,额上雕有一眼,胸前饰有菱形及圆形珠玉串制成的璎珞,裙上没有饰物。身前数对手臂分别合十,施禅定印和降魔印。远远望去,整个造像宛如孔雀开屏,金光闪闪,精彩夺目。同时敷金重彩,更显金碧辉煌,雍容华贵。这座雕塑想象力丰富,设计复杂,刻制精美,堪称举世无双,精绝无比,也可以说是干手观音造像史上创作技巧的重大突破。

宋代雕造佛像其实已经由盛到衰,开始渐渐走下坡路,比较精彩的作品大都借着笔墨渲染,只有在敦煌莫高窟仍然可以看到千手观音菩萨比较震撼的造型(见图11)。在衣饰方面的千手观音造像演变至此,呈现简雅素净、返朴归真的风貌,取而代之的是简朴高雅的头巾,崇尚淡雅、雕镂精致的花冠。所著衣裳多为中国式双肩覆盖,腕间饰中国式手镯。外衣袒露前胸,长裙及踵,衣褶分明,衣纹下垂于腰与双腿间,形成若池水之涟漪、行云之朦胧、柔和飘逸的新月形衣褶,极富韵律感。这也是宋代千手观音中才出现的一个特点。观音像头顶上覆以头巾,可能与当时的仕女流行的披头巾有关,或者是命妇们以披头巾为高贵,故观音像天冠不显,而易以头巾,此风沿袭甚久,直到元明清三代之观音像亦时时可见。另外,在性别上,唐代观音造像几乎男、女并行,一直到宋代,才渐渐趋向女性婉约之美,出现了中国人自己的面目,而形成宋代作品的中国特色。

七、西夏

西夏国存在于辽金之间(公元1032-1227年),由党项族统治,定都兴庆(相当于今天宁夏银川一带),党项民族信奉佛教。敦煌的千手千眼观音已经得到充足的发展,甚至达到了极致。据敦煌研究院调查统计,仅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历代绘制的千手千眼观音达40多幅,其中代表作品有莫高窟第三窟元代千手千眼观音和榆林窟第三窟西夏千手千眼观音。

榆林第三窟是西夏晚期开凿的一个大型洞窟,建筑形制、洞窟内容、壁画题材、布局画风都具有藏传密宗佛教的艺术特色和西夏民族特点,同时又显示出唐、宋汉族文化艺术传统的巨大影响。千手千眼观音绘于该窟东壁南侧(见图12),画面纵高3.7米,横宽2.2米,面积为8.14平方米,是敦煌石窟壁画中反映科技史的杰作。画面内容布局是中央画巨大的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正面主像,观音脚踩莲花于水池中,头顶有宝盖,天空浮雨宝花,宝盖下面有一位化佛。五十面作重叠宝塔,上下分为十层,却似一座完整的尖形宝塔,高高树在观音头上,但使人看起来并没有怪异的感觉。九十只大手分左右两侧,对称地画在观音身后椭圆形的红色背光中。古代画师把一个百行百业、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复杂社会,浓缩到由千手千眼观世音像组成的椭圆法光之内,以表现观音菩萨的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无边法力、天人合一,高度反映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

西夏的壁画追随唐宋的模式和风范,无论大体形象,还是衣纹服饰细节,以及表现手法,都基本上具有宋代风格趋向,不过,千手千眼观世音像的神情体态却反映出党项民族自己的信仰和他们的审美意识。于此可见,同一造像,会在不同民族中发生变化,这正是人类生活与社会风俗习惯在佛教文化的延伸发展中呈现出至关重要的规律和特征。

八、金国

金国的存在,差不多与南宋并存(1115-1234年),它建都会宁,是现在的黑龙江阿城一带,后来一度迁至北京、开封,一直由女真族统治着。山西省朔县崇福寺弥陀殿南壁千手观音壁画(见图13),就是金代代表作品。此像为千手各擎法器及农具、书本、饰物、花鸟等十八面观音,掌心皆画眼。观音头上置仰莲佛坛,坛内又置小佛,上着绿袈裟,下着红裙,仅腕间戴有花朵形璎珞,结跏趺坐,作弥陀印。画面观音手臂遍及四周,前后叠置,达四、五层之多,却无一雷同。腹前四只手,共捧一钵,钵内黑色蛟龙盘旋欲腾,更增加了观音的神威。金代的千手观音明显反映出女真族的审美意识,璎珞不再由珠玉组成,观音菩萨则是遍身花卉,美丽异常,衣服色彩亦鲜艳明丽,显示出非常独特的民族风格。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璎珞观音
离婚吧,霍先生
离婚吧,霍先生
“璎珞”的生命力之美
观音送子图
明清时期德化窑观音瓷雕璎珞浅探
璎珞:聚八方珍宝,饰流光仙裳
一串红璎珞
观音鸟
雨中的人
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