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渊博:创新既要大胆求变 也要脚踏实地

2015-03-18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5年2期
关键词:渊博研制发动机

记者面前的何渊博,带着一副眼睛,斯文、沉静,看起来很年轻。一聊,他是1979年出生,今年才36岁。尽管还很年轻,但他现在已是西安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的一名设计专家。

作为2013-2014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评定的“创新标兵”,对他的主要事迹和成果这样描述: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何渊博一直在一线从事重点型号产品的研制工作,在齿轮燃油泵和离心齿轮组合泵设计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具备泵类产品常见问题诊断排故,复杂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中多型发动机项目供油装置研制任务。并以产品研制为依托,开展了“高效长寿命齿轮泵研究”泵类专业技术课题研究工作,并有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采访何渊博的地点,是在西安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间会客室,该公司科协办主任王丽荣也在现场。按着事先的采访设想,记者首先与王丽荣主任聊了起来,话题先从公司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一些情况谈起,记者试图通过公司在人才培养、激励创新等方面所营造的氛围,以及在同事眼中如何看待和评价何渊博在技术创新领域所做的贡献,也许能帮助记者更全面地了解眼前的这位“创新标兵”。

创新, 吹来一股清新的风

王丽荣主任介绍说,西安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控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属于国家“一五”时期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是中国第一家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生产企业,是国内最大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产品研发制造基地。近年来,公司广泛开展 “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在加强技术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

她说,近年公司通过加大科技论文奖励力度,奖励专利发明人、设计人以及改善提案(合理化建议)等方式激励员工创新和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最近几年,公司科技论文的征集数量以每年呈20%以上的数量递增,为后续的科研生产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对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进行奖励, 2013至2014年,共申请各项专利73项,获授权专利36项;同期有2500多项涉及简化业务程序、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等提案获得奖励。通过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培养和造就了何渊博等一批掌握控制核心技术的专家团队和骨干力量。

对于何渊博荣获“创新标兵”这一荣誉,王丽荣主任难掩兴奋地说:“这是我们公司历年参加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取得的最高荣誉,小何为我们公司争得了荣誉,我们都为他高兴。这是中国科协对我公司科协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极大肯定,对公司技术人员的影响和激励作用也很大,这为公司今后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此项荣誉也鞭策着公司广大基层科技工作者将公司发展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本岗,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积极为公司的创新发展做贡献。”

创新,在脚踏实地中前行

话题在不知不觉中转到何渊博具体创新上的做法。

何渊博刚入职时分担产品技术文件的编制及试验等工作,最初缺少工作经验,但他勤奋好学、善于钻研,表现出了很强的工作能力。很快,公司领导便让他挑起重担,负责某发动机项目加力泵系列研制工作及相关技术攻关,该系列产品现已配套用于多型航空发动机。何渊博在工作中勇于创新,近两年来,他带领设计团队同时开展了多型发动机十余型产品的研制任务。其中有成功研制了西控公司性能指标最高的喷管油源泵;又有成功研制了国内首例复合材料燃油增压泵。还有其自主设计的某型四代机燃油控制系统主燃油泵,并在研制中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成为国内发动机燃油系统中性能指标最高的组合燃油泵。凭借多个项目的研制成功何渊博也数次荣获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航空科学技术奖”。

何渊博作为公司设计专家、技术带头人,担负着大量新产品设计研发和行业基础预研工作,经常是多个项目同时进行,工作强度非常大,他经常奔走于设计、加工、试验等各个现场,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13年,面对某发动机主机大幅提高起动点性能指标的新要求,以及产品新研阶段暴露出的轴承磨损、汽蚀等技术问题,面对艰巨的任务他毫不退缩,带领设计员迎难而上,查阅了大量设计资料,并进行多轮设计计算、仿真分析。为了这项研究工作,他经常牺牲休息时间,连续加班加点地工作,有时工作到凌晨便在办公桌上小睡片刻,上班时间一到继续工作,不是忙着配合装配、试验,就是服务在生产现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他都要带领整个团队及时解决,确保了公司如期完成了交付任务,因突出贡献获得集团公司通报表彰。

创新,立足细节大胆创新

“能否结合实践谈一谈你是如何进行创新的?有哪些体会可以和我们分享?”对记者提出的这一问题,何渊博说,创新既要放飞思路大胆设想,也要脚踏实地认真求证。要创新,就要持续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注意吸取相关行业的新观念、新技术,持续积累。创新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和尝试,要理论结合实际。他说,创新实践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过曲折的实践过程,其中还可能遭遇各种困难、多次挫折甚至是失败。但这都是在本质上探索未知的过程,创新是勇敢者的事业。说到这,何渊博举了一个事例:在公司某个型号的油泵研制过程中,客户对产品的重量要求非常苛刻,我们项目组对产品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改进,但仍然与客户的要求差距很大。如何才能大幅降低油泵的重量?这时,我们想到了已经在飞机上推广的复合材料,若在油泵上能得以应用,将能够把产品的重量减少40%以上!但是查阅国内外大量资料,未找到任何复合材料用于发动机燃油系统应用的先例。复合材料能否满足产品的复杂成型要求和精密加工要求?能否满足严酷的强度和振动要求?这一系列的问题摆在面前。于是我们项目组成员深入开展新材料的学习,并结合这种材料的受力特点对产品结构重新进行改进设计,随后针对该材料和燃油的相容性、材料断层强度等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试验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最终一个个难题被解决,新材料得以应用,产品重量得到大幅降低,令客户十分满意。

何渊博说,创新更要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因为细节决定成败。记得在某型飞行器供油装置改进设计时,项目组大胆创新将原产品功重比提高了3倍!但现在回想起来和刚改进成功时的那种精神上的愉悦、兴奋相比,让我们更铭记不忘的是在长期的完善设计时,一次次细节的创新改进:某个尺寸在精确计算后的修改;某个间隙在多次仿真后的选取;某个压力在反复对比后的细微调节;某个轴承在大量试验后的参数修正。正因为每一次的细节完善才累积成了产品性能的进步和可靠性的提升。何渊博说,创新来自于灵感,而灵感来自于细节,只有注重细节上的创新,才能会让我们的产品设计不断地趋向完美,给发动机一颗健康的心脏。

猜你喜欢

渊博研制发动机
World Reading Day
发动机空中起动包线扩展试飞组织与实施
一种轻型手摇绞磨的研制及应用
词语聚焦
哲理漫画
接地线通用接地端的研制
二代证高速电写入机的研制
新一代MTU2000发动机系列
137Cs稳谱源的研制
新型1.5L-Eco-Boost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