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2015-03-18黑龙江省讷河市二克浅镇永丰中心学校贾永玲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8期
关键词:儿童农村孩子

黑龙江省讷河市二克浅镇永丰中心学校 贾永玲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城镇化进程迅猛,由于城市空间拓展,人口和出行增加这就为农村闲置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实现他们的“淘金梦”。这便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只能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伯、姨等亲属的14岁以下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据我本人对我校的“留守儿童”深入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人数占全校的20% ,平均每班9 人,有的班甚至达到1/3,这还没有包括父母早出晚归到城镇打工的;其中由隔代监护的占近70% ,也就是说这些留守儿童由老人监护的占大多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儿童”人数将呈上升趋势。大家都知道,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个性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于是给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而迎接这一挑战的,无疑是奉献在第一线的广大班主任工作者。下面我就针对我所任班级的留守儿童现状,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除了一般的农村教育问题外,还有其特殊性,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父母不在家,没有人能管得了孩子。爷爷奶奶由于上了年纪,家中又有几亩田地要种,同时又有隔代因素,所以难以很好教育;而那些寄居在邻居亲戚朋友家的,由于是别人的孩子,不太方便管,也不能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

2、情感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由于亲情和心理关怀的缺少,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所以感情比较冷漠,有些性格也比较孤辟、偏激,并且又无人约束,因此时常与人打架斗殴。学习教育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娱乐场所也逐渐增多,特别是网吧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使得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3、道德教育问题。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父母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就会模仿父母,父母的行为方式往往是孩子一生的座标。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决定,由于小孩子是非观念不强,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和不良的品行。

4、生理教育问题。在中小学,生理教育一直是个难题。现在的孩子成熟早,性成熟时间一般是14岁左右,这个年纪对很多事情都很好奇,都想试,但是又不知道性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所以现在少年儿童性教育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以上问题,对他们的教育,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并进行了实践探索。

1、单独谈心。利用课余时间,推心置腹地与其深谈,想办法诱导、启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当完全了解了他最近的心事后,再对其循循善诱,耐心劝解。我班有一位叫小勇的同学,他的父母在云南,常年不归。他总是心事重重,很少露出微笑。有一天,他忽然来找我,神秘兮兮地瞅了我半天不说话,当时我很纳闷,突然他鼓起勇气,“老师我给你说件事,你千万别告诉别人。”原来一个月前的一件小事老师和同学都冤枉了他,由于他平时在班里的表现不好,所以任凭他怎么解释,都没有人相信。为此,他一直很郁闷。事后我与他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谈话,终于,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定时与父母通电话,感受亲情,增强自信。我班的留守儿童,在每年初都与家长联系,留下通讯地址和电话号码,当发现某同学有异常时,我会主动提醒他给父母打电话,诉说自己最近的情况。或与家长约定好,每两个星期给班主任打一次电话,询问孩子的成长情况。长期下去,孩子们便会形成这样的共识:老师和父母都很爱他,都在关注他,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什么,于是逐渐的又重拾回自信,努力提高。

3、定时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深入到学生家中,亲眼看看他在家里的表现,这又是另外一种层次的了解。与其监护人沟通,询问一系列问题,在走访中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4、给儿童当家长。晨检时问寒问暖,随时检查学习用具,督促其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简单的一句问候,对于孩子,都是莫大的安慰。对于留守儿童,这种关爱更有必要。

三、强化社会保障,使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统一认识,通力配合,形成关心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从留守儿童和家长双方面着手,共同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三是要依托青少年的社会组织,协调妇联、工会等部门,联合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农村未成年人社会化教育与监护体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根据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培养一个爱好,激发一个兴趣,让他们做自己乐意做的事。这样,留守儿童的业余时间就不会那样单调,那样无聊,而是沉侵在自己的喜好中,感到很充实。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

猜你喜欢

儿童农村孩子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