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2015-03-18彭小燕邬贤斌王喜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7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人文精神医学生

彭小燕,邬贤斌,王喜梅

(湖南医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彭小燕,邬贤斌,王喜梅

(湖南医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

临床教学是实践和检验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结合临床教学经验,阐述临床实践阶段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医学人文素质;临床教学;人文关怀

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主要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等展示个人。医学生人文素质内涵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社交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高等医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技能,又具有深厚医学人文素养的合格医学人才。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医学生从课堂走向病房、从校园走向社会、从学生变为医生的重要过渡时期,也是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临床教学经验,阐述了临床实践阶段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1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医学被称为“人学”,医术被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医学职业的崇高性决定了医学生必须充满爱心、懂得关爱他人,具有人文精神[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更加需要既懂病、又懂人的具有更高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医师。医学人文素质是医学的灵魂,是医学教育的核心。

但是现阶段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这与医护工作者人文素养缺失有一定关系。一方面,由于医疗资源紧缺,医生没有过多时间或不愿多与患者沟通,由此引发医疗纠纷。中国医师协会调查显示:90%以上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导致的[2]。另一方面,我国特有的“医闹”现象让医疗纠纷逐渐走向暴力,医护群体成为被仇视的对象,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在现代医学教育中,除了重视医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外,更有必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道德情操培养,尤其是刚进入临床实践阶段的医学生,他们刚从学生角色进入临床医师角色,往往急于把理论知识运用在患者身上,忽视了与患者的沟通,或羞于与患者沟通。在此阶段我们要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让他们不仅在实践中检验书本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更要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关爱患者,学会正确处理医患关系,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2 临床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1 强化临床教师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医学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他们既是医学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创造者和传播者,又是宣传医学道德文化的重要媒介和桥梁。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治学态度、敬业精神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唯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3]。因此,在临床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临床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强化临床教师人文教育意识。

(1)建立临床带教教师准入制度。对各科室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拔提出明确要求,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将具有良好的医学人文职业技能和带教意识作为选拔带教教师的条件。青年医生必须完成1~2年的三级学科临床轮转,接受医院专门的教学培训,考核后才能确定带教资格,并定期组织考核,以确保选拔出优秀带教教师。

(2)充分调动带教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定期挑选优秀骨干教师接受师范大学的正规培训,不断强化教师教学意识,明确教学责任及义务,营造带教光荣的风气,并把临床教学工作作为年终考核指标之一,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对于教学质量高及贡献突出的教师,在晋升职称和评先评优同等条件时优先考虑;对于积极探索临床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师给予奖励,以提高教师参与临床教学的积极性。

(3)不断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的人文素养。临床教师要在带教过程中用自己的人文精神感化学生。加强带教教师的自身修养,引导和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克服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不断扩大知识面,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前提下,注重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医学交叉学科的学习。如阅读《医学与哲学》《医学与社会》《中国医学伦理学》等有关人文方面的杂志。此外,利用医院的文化宣传窗口、青年讲座等平台,定期邀请德艺双馨的专家及人文科学教授讲课或开座谈会,并组织临床教师向优秀医务工作者学习,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及良好医风,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

2.2 在临床教学实践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精神教育不是知识教育,而是素质教育。人文精神的获得与提升,需要通过实践去体验感悟。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从而产生丰富的人文情感。

2.2.1 在理论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教学实践中,除认真遵守实习教学大纲、注重“三基目标”的检验与提高外,带教教师还应有目的地选取典型临床病例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让医学生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充分认识到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需要更关注人的心理状态,更加注重对人的深层次关怀,医生不能“只看到病,没看到人”。在教学中适时安排讲座,进行典型病例或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知识应用于实践,组织学生学习《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等,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引导学生从医学、道德、社会、法律等不同方面思考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需求,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观念。

2.2.2 在实训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临床教学中除了课堂授课、实验室教学外,还要进行各种临床技能训练。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实施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学生基本临床技能训练机会大大减少,而这些技能训练是临床基本功,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我们采用ESC模拟人教学,凡是涉及患者隐私、有创的临床技能操作(如胸穿、腹穿、骨穿等),一律先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模拟人上进行训练,考核通过后再接触患者。在技能训练中融入人文教育,要求学生将模拟人视同患者,操作过程中要体现对患者良好的人文关怀和语言沟通。以胸腔穿刺为例,医学生扮演操作者,将模拟人当成真实患者:首先,医学生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地进入病房;从容自信地面对患者,向患者作自我介绍,交待病情,解释做此项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并让患者签好手术知情同意书,取得患者配合;在摆穿刺体位时,动作轻柔;在胸部叩诊时需搓热双手后再进行;打麻药时应向患者解释“给您打点麻药,稍微有点疼,请坚持一会就好了”;在穿刺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与患者进行沟通,同时手法要尽量轻柔;操作完毕后要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并帮助患者整理衣物和被褥,同时要感谢患者的积极配合。通过在实训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学到相关人文知识,并能使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3]。

2.2.3 在考核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对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临床教学中要及时进行评价。(1)理论考核方式多样化。通过设计不同题型,做到对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评价。不仅有传统题型、典型案例分析,还有医疗文书书写。医疗文书是医疗行为的唯一载体,不仅记录了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的诊断、治疗、护理措施,更重要的是具有法律效应,是司法审判时的主要依据。在临床教学中注重医疗文书规范化书写教育,使医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对于医学生书写的医疗文书,要求带教教师认真审阅、逐字逐句批改,不断提高书写的严谨性与准确性。(2)完善操作考核标准。在考核标准中增加医学生对患者人文关怀和沟通能力的考核内容。具体包括医生素质(仪表、仪容、行为举止、语言态度),操作前评分(患者及环境评估),操作中评分(操作的规范性、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操作后评分(操作效果、医患沟通情况、患者及其家属的评价),总体要求是舒适、安全、有效。

2.3 开展社会实践,深化人文素质教育

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较好形式,不仅促进了医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使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得到强化,而且有效促进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培养。在临床教学阶段,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鼓励医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医院组织的“故乡情”“三下乡”“为民服务”活动以及健康咨询、义诊、社会调查等活动,为革命老区群众、敬老院老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充分培养、锻炼医学生社会责任感,亲身感知和体验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对人的神圣生命、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文教育,科技进步将无法造福人类。只有融入了科学精神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充分实现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只有融入了人文精神的临床医学教育,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4]。在临床教学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使其逐渐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形成良好的责任心及职业道德观念,努力将医学专业知识技能与人文关怀理念紧密结合,从而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1]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10):66-68.

[2]殷大奎.人文医学精神与医师职业责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2):3-6.

[3]邹飞燕,唐志晗,张新华,等.临床技能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143-145.

[4]梁锦军,林青,杨波.医学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与人文素质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5):698-700.

G42-012

A

1671-1246(2015)17-0009-02

注: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资助课题(542);2013年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资助课题(26)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人文精神医学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