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

2015-03-18河北省廊坊市农机监理所马克明

河北农机 2015年7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者农机队伍

河北省廊坊市农机监理所 马克明

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廊坊市农机化进程也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迅猛发展,社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批企业管理经营队伍。然而,当前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合作社快速发展和壮大的现实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廊坊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职业化的管理经营队伍。

1 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方面,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是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当前,随着机车数量的不断加大,而导致了收获价格下降,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机户的经营效益。同时,农民购买机车热情日益增加,一些新问题在农机化发展中不断出现,服务市场竞争将呈日趋激烈的趋势。服务市场的竞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综合实力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所以,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这种新形势,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和建设一支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的合作社经营管理者队伍。

另一方面,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是由经营管理者队伍现状决定的。一是年龄趋于老化,后继乏人,人才储备后劲不足;二是专业结构与合作社发展不相适应,一方面传统专业人才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人才奇缺,另一方面,专业单一型人才比重较大,复合型人才奇缺;三是整体素质不高,大多只是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管理经验,没有系统的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适应发展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的需要。

2 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队伍的现状

2.1 从管理队伍的组成结构来看,不够合理。从年龄结构看,全市63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占50%以上,35岁以下的不足10%,其多为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年龄结构老化、人才断层、管理者队伍后继乏人现象;从文化程度看,高层次学历的人数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全市63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中绝大部分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且无一人是正规大专院校毕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断层现象。

2.2 从管理机制看,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需要。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上都没有建立现代化的合作社管理制度,还没有哪一家合作社实行社长社会招聘,实行的都是理事长、社长一身兼。

2.3 从合作社经营管理者队伍整体现状看,经营管理能力较低。一方面,合作社管理人员半路出家的多,科班出身的少,大部分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比较单一,是所谓的土专家、经验性专家,全面管理的经验比较欠缺,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

3 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以人为本观念,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队伍建设的领导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市场经济表象是产品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是企业经营者之间素质和能力的竞争。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企业经营者队伍,是保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各级、各有关农机部门要切实纠正转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管不着,也没法管”的观念,积极探索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一方面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信息库,对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实行入库管理,建立业绩档案,全面记录经营业绩,定期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逐步实行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持证上岗制度,让经营管理者在市场的风浪中经受考验,不断成熟。

3.2 积极推进和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进行构建与完善,积极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宣传和倡导农机专业合作社构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运作机制,逐步冲破企业家庭化管理模式,帮助合作社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引进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3 健全培育机制,做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

一方面,强化培训,保证培训质量。一是拓展培训的深度;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营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应逐渐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的质量和档次。同时,要有计划地选送一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到高等院校进行培训。二是注意培训的层次性;要根据经营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的高低,合作社经营规模的大小,实行分层次的培训。对一些规模大、管理上有一定层次的重点骨干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人员,可请国家、省级专家学者讲授经济形势、经营方略,对于一般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人员可请省市级专家讲座,分出层次,不要搞“一刀切”。三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培训的内容要根据农机行业的特点,结合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切中培训对象的“兴奋点”。要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做到“有所学”与“有所不学”,使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外出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学习外省、市和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了解行业国际国内信息,同时也能使经营管理人员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自加压力,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培养提高,不断超越自我。

3.4 完善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采取多种激励方式,倡导和激励企业经营者树立事业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一是建立优秀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者评选制度,充分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和对社会的贡献,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二是提高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者的政治地位。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思想素质好、经营业绩突出的经营者进入人大、政协.三是聘请有突出贡献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担任政府经济咨询委员会成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参政议政机会,在社会经济方面提出的重大决策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四是推荐经营业绩突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评选县级以上劳动模范,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五是对有突出贡献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给予必要的奖励。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者农机队伍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不一样的农机展
探究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选任机制的完善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从经营管理者入手强化油田公司内部控制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怎样认识企业财务关系
高层管理者培训需求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