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愿鸟虫鱼科普鲜花盛开

2015-03-18广州黄伯强

花卉 2015年5期
关键词:观赏鱼金鱼刊物

广州·黄伯强

在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的“红五月”,《花卉》杂志迎来了30年刊庆。在此刻,让我们和读者一道,祝贺《花卉》杂志不断地茁壮成长,取得更大的成绩,愿刊物的出版工作更上一层楼,愿《花卉》杂志在科普杂志的百花园中,鲜花盛开!

回首3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花卉》在不断成长、壮大。从创刊时的季刊,慢慢发展为双月刊,月刊。成为全国同类刊物中的一朵奇葩。在国内外的有关刊物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经过多年的探索,《花卉》人在刊物的栏目内,不断地创新,在固定的10个栏目中,尤以“行家推介”而独树一帜,颇受读者的欢迎。其他栏目,也能与时俱进,充实提高,而得到读者的肯定。各个栏目,均设有专栏编辑严格把关,坚守科普作品的内涵阵地,为读者送上新而快、科学而通俗的作品。

笔者作为“鸟虫鱼”栏目的编辑,在此回顾总结一下过去以及感想,鸟语花香,是优雅环境的标志。花是一种绚丽多彩的静中美,而鸟、虫、鱼则是动中美。“花鸟虫鱼”是欣赏自然美的一组“宠儿”,它们在自然界中是有相联系在一起的。诗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将花和鸟联系得维妙维肖,想到花必想到鸟,赏花赏鸟总相宜。

在自然界中,鸟儿以它们五彩缤纷的羽毛和清脆悦耳的歌声,给人类带来欢愉,使人们心旷神怡,生活充满情趣。在介绍鸟类的作品中,包括赏鸟、爱鸟、养鸟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送上一份鸟类的“三文治”。其中的文章,如:“好鸟枝头亦朋友”,在爱鸟周时刊出,介绍了鸟类对人类的贡献。以及与人类的利益关系,进一步激发人们认识保护鸟类,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似曾相识燕归来”一文中,讲述了年年相见的燕子,是消灭害虫的“能手”和生物防治的“功臣”,使人们进一步加深对燕子的认识,加强保护它们的信心和决心。又如此“神鸟凤凰探索”一文中,对被古代称为四灵(麟、凤、龟、龙)之一的鸟中之王,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文章旁征博引,说明该鸟在当今世上甚至古代都是不存在的。它和龙一样,都是我们的祖先凭着丰富的想像力和美好的愿望,将一些崇拜动物的特征(鸡头、蛇颈、燕颌、龟背、鱼尾、五彩色等)加以综合、渲染、美化、升华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迷人艺术形象,是一种美丽而神奇的图腾。在介绍我国著名的歌鸟——画眉的文章中不仅介绍它的唱、养等方面,而且还突出了引述宋代诗人欧阳修写的画眉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在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数百年前,诗人就已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告诫人们应该让鸟儿回归自然,值得当今养笼鸟者深思啊!

在鱼类的文章中,栏目重点介绍热带鱼等观赏鱼之外的中国金鱼,这种有“水中花”之称的金鱼,原产我国。世界各国的金鱼均从我国引入,中国金鱼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它不仅是观赏鱼而且还是科学试验鱼。在介绍当代较为流行的观赏鱼——锦鲤的文章中,锦鲤也是日本从我国引入的鲤鱼和其他鲤鱼杂交育成,对这两种鱼我国都有突出的贡献,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民族的自豪感。又如在当今最为名贵的“风水鱼”——金友鱼的文章中,重点说明它的产地,育成经过的沿革等,从而破除迷信,提高科学认识。

在虫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重点介绍益虫和观赏昆虫。如“飞花点翠,漫话蝴蝶”一文中,介绍了蝴蝶的美,对虫媒花传粉的作用,以及花招蝶,蝶恋花的奥秘。又如在介绍萤火虫的有关文章中,说明了它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产生萤光的原理,还详及它对环境及食物的严格要求,让读者进一步认识,近年来许多城市的公园为了在“七夕”让人们赏花、赏月、赏萤火,让人们领悟“轻罗小扇拍流萤,坐秀牵牛织女星”的诗情画意,而从外地购入大批萤火虫,但竟“虫不聊生”,活者无几。从侧面引证了城市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综合上述,回首以往,深深体会到要办好一个科普刊物,既不易,责任心重大。科普作品,科学性是基础,要把科学性寓于文艺性之中,生动地描述每一种花鸟鱼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力求科学准确文字表述通畅优美,实用性强。克服刊物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我们编辑部门的应有责任。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多征求读者宝典意见,在30年过去之时,如今迈步从头走,尽力而为,向读者奉上更多更好的作品,竭诚为读者服务,把《花卉》杂志办得更好!

猜你喜欢

观赏鱼金鱼刊物
浅析我国观赏鱼产业发展及鱼种变化(上)
海洋鱼养殖与旅游观赏的互联性——评《观赏鱼养殖技术》
可爱的小金鱼
刊物贺词
观赏鱼喂食须知
系列刊物介绍
小金鱼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小金鱼
有些观赏鱼只能看不能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