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草原监测与载畜能力测算

2015-03-18

草原与草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全旗盖度样方

咏 梅

(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草原工作站,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014599)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草原监测与载畜能力测算

咏 梅

(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草原工作站,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014599)

经过2014年8月中旬牧草生长高峰期测定,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天然草原植被平均高度为21.2厘米,平均盖度为26.8%,每平方米植物种数6-12种,平均每公顷产风干草697.05公斤。通过2010-2014年5年间对比,草群高度、盖度、产量都有显著增加。经过测算,2014年全旗冷季最高饲养量47.21万只绵羊单位;暖季最高饲养量78.59万绵羊单位。

监测;牧草;载畜量

为了全面获取达茂旗草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动态信息,掌握草原保护建设工程效益情况,指导全旗草原保护建设和畜牧业生产,根据《全国草原监测工作方案》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达茂旗草原监督管理局组织专业技术力量从2014年8月中旬选择4个天然草原类在围栏内设置了30个典型样地,设定监测样方96个,样株66株(丛),重点监测了草原生产力、植被状况、生态状况、植物多样性、利用现状,测算了两季载畜量等生产和自然指标。

1 监测内容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地处大青山西北内蒙古高原地带,地理坐标北纬41°20′~42°20′,东经109°16′~111°25′,平均海拔1376米。势南高北低,缓缓向北倾斜,境内西部、中部多山,南部丘陵起伏,东北部为广阔的波状高平原和台地。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寒暑变化强烈,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且年际变化悬殊。30年平均气温4.2℃,年平均降水量256.2毫米,且多集中于7、8两月,年平均蒸发量为2526.4毫米,年平均日照3200h。主体土类为栗钙土和棕钙土,土壤质地粗糙,含沙量大,土层薄。天然草原总面积为164.93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148.65万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90.13%。全旗草原从南向北依次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3类地带性草原,中间零星分布着非地带性的低地草甸。

1.2 样地样方设置

样地内要求生境条件、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利用方式和利用强度等具有相对一致性;样地面积不小于100公顷,荒漠植被样地面积可适当扩大。在不同类型的草地类型草原上分别设置5-10个样地,每个样地随机设置3个样方。沿任意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样方,选定第一个样方后,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依次确定第二个、第三个,样方之间的间隔不少于250米,同一样方不同重复之间的间隔不超过250米。样地内只有草本、半灌木及矮小灌木植物,布设样方的面积一般为;样地内具有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且数量较多或分布较为均匀,布设样方的面积为100m2。

1.3 测定内容

样地基本特征:调查样地所在行政区、地貌、地表特征、草地类型、利用方式、利用状况、草原保护建设工程类型等基本情况。

植被盖度:目测法估测样方内所有植物垂直投影的面积。

草群平均高度:测量样方内大多数植物枝条或草层叶片集中分布的平均自然高度。

植物种数:样方内所有植物种的数量、主要植物种名、毒害草种数及种名。

产草量:草本、半灌木及矮小灌木植物测量样方1m2内植物生长盛期(花期或抽穗期)的地上生物量,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采用测量单位面积内各种灌丛植物标准株(丛)产量和面积的方法进行;草本、半灌木及高大草本,样方内植物齐地面剪割,矮小灌木及灌木只剪割当年枝条。

1.4 草地可食产草量及合理载畜量计算

参照《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计算》标准(NY/T 635—2002)。

2 结果与分析

2.1 牧草长势

2014年春季气温回暖较慢,4-5月份全旗平均降水量为37.1毫米,与历年同期平均降水量相比增加了13.8毫米,但由于春季气温偏低,牧草返青较往年推迟10-15天左右,5月中旬全旗大部分地区基本返青,牧草进入生长期。6-8月份牧草生长期平均降水量153.4毫米,与历年同期平均降水量相比减少了6毫米,且分布不均,降水量从西南向东北递减,全旗总体评估为平年年景。7月份牧草长势调查结果显示,全旗不同类型的天然草原平均高度为14.4厘米,平均盖度为23.4%,每平方米植物种数4-9种,平均亩产干草462.0公斤/公顷(风干);与去年同期相比牧草高度增加了2.2厘米,盖度减少了0.3个百分点,产草量增加了60.0公斤/公顷,天然草原夏季牧草长势较好,植被状况、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持稳定。至8月中旬牧草生长高峰期,不同类型的天然草原植被平均高度为21.2厘米,平均盖度为26.8%,每平方米植物种数6-12种,平均每公顷产干草697.05公斤(表1)。

表1 达茂旗2014年不同类型天然草原监测表

2.2 草群平均高度

草群高度是衡量牧草长势的主要指标,2014年监测结果显示,全旗牧草平均高度为21.2厘米,与上年平均高度相比减少了0.5厘米(图1)。

图1 2010年—2014年草群高度对比图

不同的草原类型草群高度差异明显,由南向北随降水量的减少而降低。全旗平均变幅12.3-135厘米之间。典型草原区平均高度为18.0厘米,荒漠草原区平均高度为13.0厘米,草原化荒漠区平均高度为12.3厘米,隐域性低平地草甸平均高度为135厘米。

2.3 植被盖度

盖度是衡量草原植被生长状况的主要指标。监测结果显示(图2),全旗植被平均盖度为26.8%,与上年相比增加了3.8个百分点。

图2 2010年—2014年植被盖度对比图(%)

全旗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植被盖度差异明显,而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差异不大。变化幅度为55%-23.3%之间。典型草原平均盖度为29.6%,荒漠草原平均盖度23.4%,草原化荒漠平均盖度为23.3%,隐域性低平地草甸平均盖度为55%。

2.4 牧草产量

由表2看出:全旗天然草原牧草平均单产为697.05公斤/公顷(干草),牧草生长高峰期总产量为10.36亿公斤干草;其中典型草原3.47亿公斤,荒漠草原3.77亿公斤,草原化荒漠0.76亿公斤,低平地草甸2.36亿公斤。2014年与上年相比平均单产增加了36.0公斤/公顷,总产量增加了1.86亿公斤干草。

表2 达茂旗2014年天然草原牧草产量

2.5 草原载畜量测算

暖季载畜能力及饲养量计算看出(表3):2014年全旗天然草原暖季平均可食饲草单产为348.53公斤/公顷,暖季可食饲草总储量为23832.48万公斤干草,暖季载畜能力为0.87公顷/羊单位,天然草原暖季适宜饲养量为78.59万只绵羊单位(计算参数为:暖季草场所占比例46%,暖季利用率50%,暖季放牧天数168天,家畜日食量(公斤/日·羊单位)1.8公斤干草)。

表3 达茂旗2014年暖季载畜量测算表

冷季季载畜能力及饲养量计算看出(表4):2014年全旗天然草原冷季平均可食饲草单产为209.11公斤/公顷,冷季可食饲草总储量为16783.17万公斤干草,冷季载畜能力为1.7公顷/羊单位,天然草原冷季适宜饲养量为47.21万只绵羊单位(计算参数为:冷季草场所占比例54%,冷季草场利用率50%,冷季草场保存率60%,冷季放牧天数197天,家畜日食量(公斤/日·羊单位)1.8公斤干草)。

表4 达茂旗2014年冷季载畜量测算表

3 结论

2014年测定结果与前5年比较植被盖度、高度分别提高了3.1个百分点、11.6厘米。从相对变化率可以看出,草群高度变化较大,植被盖度明显改善。全旗2014年天然草原牧草平均单产为697.05公斤/公顷(干草),牧草生长高峰期总产量为10.36亿公斤干草;与上年相比平均单产增加了36.0公斤/公顷,总产量增加了1.86亿公斤干草。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禁牧)及国家各项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使草原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改变,对加快退化草原植被的恢复,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生产力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全旗看,暖季载畜能力为0.87公顷/羊单位,暖季天然草原适宜饲养量为78.59万只绵羊单位;冷季载畜能力为1.7公顷/羊单位,冷季天然草原冷季适宜饲养量为47.21万只绵羊单位。草畜平衡管理应在时间、空间上,灵活掌握放牧、补饲、出栏等措施,以保障草原生态环境良好发展,使草原资源持续利用。

〔1〕章祖同等.内蒙古草地资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

〔2〕洪绂曾主编.中国草业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监督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草原健康状况评价,GB/T 21439-2008〔Z〕.2008-02-01.

〔4〕杜青林主编.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015-11-05

张 健(1983-),男,汉族,中级工程师,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人,主要从事退化草地治理、生态修复、草原生态等相关方面工作。

邢旗nmxingqi@163.com

S812.5

A

2095—5952(2015)04—0004—25

[项目来源]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股份有限公司草原生态恢复项目

猜你喜欢

全旗盖度样方
喀喇沁旗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开展退化林摸底调查工作
植被盖度对飞播造林当年出苗效果的影响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丛植物多样性研究
黄山市近30 a植被盖度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盖度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太白山太白茶资源状况研究
杭锦旗:系列“微”党课初显成效
依托沙漠风光探索旅游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