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懋功会师地红色小金县

2015-03-18摄影何林隆

中国西部 2015年24期
关键词:小金县会址会师

文/本刊记者 胡 静 摄影/何林隆

懋功会师地红色小金县

文/本刊记者 胡 静 摄影/何林隆

达维会师纪念碑

达维会师桥

从马尔康翻过梦笔山就到了小金县境内,盘绕如蛇的山间公路引导着我们在山水间穿行。一路上不时闪过印有“红色小金”字样的大型户外宣传牌。红色,正是我们此次小金之行的主题。

将日历翻回八十年前,这里,即将见证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一九三五年六月,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两大主力(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沉睡多年的懋功,由此引来了革命的激流,谱写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诗篇。

翻越夹金山,会师达维桥

在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是最为耳熟能详的故事之一,下至垂髫小儿,上至耄耋长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夹金山,这座位于小金县东南面,横亘于达维乡与宝兴县之间,海拔4124米的高山,是红军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也是一座铭刻着红军战胜天险、战胜自我的英雄气概的丰碑。

历史长镜头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遣部队——一军团二师四团以革命的热忱,在克服道路狭窄陡峭、空气稀薄、冰雹、雪深、气温低等困难后,从夹金山南麓的硗碛乡成功翻越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派出的策应部队——九军二十五师四十七团,在懋功达维木城沟口夹金山脚下的小木桥旁意外地相遇了。四团的战士叫喊着,从山坡上蜂拥而下,红四方面军终于迎接到了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终于和红四方面军会合了。两支同生死共患难的革命武装部队,胜利会师了。见面的历史时刻里,两支部队的指战员,互相拥抱,紧紧握手,热泪盈眶,狂欢不止……

1935年6月14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抵达懋功达维,并在达维桥头受到四方面军九军二十五师所属部队的夹道欢迎。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口号声,响彻云霄,“毛主席来了!”“中央红军来了!”“欢迎一方面军的老大哥!”……一阵胜过一阵的口号声,像一阵阵春雷,震醒了高山峡谷!

当天晚上,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的部队,在达维喇嘛寺前的一块开阔的地上,举行了万人会师联欢大会,热烈庆贺两大主力的会合。

现场回访

2015年6月初,记者一行从小金县城出发,一路向东,直奔达维桥和夹金山而去。时间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而我们仿佛正在穿越神秘的时光隧道,赶去见证那个幸福而激动的会师时刻。

照样是蜿蜒的山间公路,照样是奔腾的欢快的河水一路相伴。不多时,一座高耸的纪念碑撞入眼帘,赭红色的碑座四面的浮雕生动再现了当年红军会师的场景,汉白玉的碑身上刻着几个遒劲有力的金色大字——“红军长征一、四方面军达维会师纪念碑”,那座著名的达维会师桥到了!

站在纪念碑前,猎猎的山风刮来,衣袂飘飞,画面切换——当年红军也是这样在这里,在劲厉的山风吹拂下,步履急切、衣衫飘动地与亲爱的兄弟部队喜相逢的吧。

那座原木构架的达维会师桥,当年曾倾听过响彻云霄的欢呼声,轻抚过万千红军将士那踏过万水千山的疲累的双脚;而今,八十年过去了,它依然在这里,倾听着后人的感慨,承载着游人探寻的脚步。

屹立在夹金村中心广场的红军长征纪念雕塑

山路弯弯向前延伸,引领我们去观瞻会师前红军翻过的那座大名鼎鼎的雪山。车子盘山而行,我们向东南方位移。突然,眼前出现一片开阔地带,一排排极具嘉绒藏族特色的民居依山而建,一座造型生动的红军长征纪念雕塑屹立于中心广场,这里便是被称为“夹金雪山第一村”的夹金村,当年中央红军翻过夹金山后看到的第一个村子。离村子不远处,难得一见的高山海子静卧在雪山脚下,晶蓝幽碧,绽放着她不可抗拒的美。

夹金村

在村子里遇到一位中年藏族男子——夹金村2组村民钱应强,他指着村里漂亮的民居告诉记者,村里的房子是2008年“5·12”地震后重建的,每户占地150多平米,都是上下两层的小楼。

夹金村村支部书记曾发贵热情地邀请记者一行到他家坐坐。记者随曾发贵进入他家的客厅,这是一间很有嘉绒藏族特色的客厅。“这是灾后重建修的房子,当初政府给村里每户补助了1.9万元,又从特殊党费里拨给每户4千元(低保户是1万元),另外给每户低息贷款2万元。”曾发贵告诉记者,自家的房子总共花了16万元。2010年,阿坝州实施“三百”工程建设(在全州农牧区建设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一百个特色魅力乡镇、一百个精品旅游村寨和一百个幸福美丽村寨),曾发贵家又花了5万多元将自家一些闲置的房间改成了客房,做起了旅游接待。

说起当年红军翻过夹金山来到夹金村的情况,曾发贵告诉记者,当年自己的爷爷奶奶就在这个村里。“夹金村现在有124户,447口人,而当年,这个村子只有十来户人家,都靠种粮食、种罂粟为生。”曾发贵说,那个时候,村民们为谋生计,常常结队把罂粟背到成都去卖,因为交通不发达,翻山越岭,路途遥远,要走十几天,而且路上还随时可能遭遇土匪抢劫杀人。

“听奶奶说,当年红军过夹金村之前,保长、甲长告诉村民们,红军是霉老二,要抢劫、放火、杀人,还要共产共妻,吓得村民们都躲到山上去了。”曾发贵告诉记者,“但是出去几天,带的干粮吃完了,村民们又纷纷回到家里,发现红军并没有烧杀抢掠,村民们便跟红军友好相处。有些红军病了伤了走不动了,便留在村里,待病愈伤好后再去追赶主力部队。”

曾发贵告诉记者,奶奶就曾送过一个红军的伤病员,但在途中遭遇土匪,枪声四起,子弹呼啸,那位红军战士对奶奶说“前面很危险了,老乡你不能去了”,并把自己随身带的证件交给了奶奶。后来,奶奶再也没有见过那位战士。

屋里沉寂了,曾发贵的讲述把大家带到了八十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枪林弹雨之中。

说起村民们现在的生活情况,曾发贵告诉记者,现在夹金村的村民们养牦牛、奶牛,制作奶茶、酥油茶,每年人均收入四五千元。此外,山上还有很多宝贝——松茸、虫草等中药材,这些都是上天馈赠的礼物,村民们可自己捡中药材去卖,勤快、运气好的每年要挣一万多元。

“同乐会”会址

展出的红色文物

近几年,到夹金村来的游客多了,村里也看到了发展旅游这条致富的道路。“现在村里有三四家可以接待游客,每家大概五六间标间。”曾发贵说,“去年国庆,来的游客特别多,有些农户甚至拿出自己的房间给游客住,十多家农户都住满了,还有很多游客在村里搭帐篷。我们家在小长假期间就收入了上万元。所以,我们还打算扩大旅游接待能力。”

夹金村,这个红色文化与嘉绒藏族民俗文化交相辉映的村寨,这个拥有上天赐予的奇美自然景观的村寨,正在向世人彰显自己的魅力。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探险旅游等多元旅游发展正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引擎。

“同乐会”,释放狂欢的革命激情

在小金县政府所在地美兴镇有一座“红色教堂”——这原是一座天主教堂,由一位法国传教士于1919年组织建成,由经堂、东侧厅堂、北侧厢房三部分组成。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在这里举行过团以上干部的联欢会,被称为“同乐会”。

历史长镜头

1935年6月16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小金县天主教堂内举行了隆重的会师庆贺大会——红一、四方面军驻懋功(今小金县)地区的团以上的干部举行联欢会,亦称“同乐会”。到会人数超过千余人,把天主教堂内外,挤得水泄不通。周围的人民群众,也前来参与了庆贺大会,场面十分壮观。

党中央和总政治部代表博古和朱德总司令讲了话,两个方面军干部展开了相互交流和总结战斗经验。到会的同志亲切地在一起会餐。“同乐会”后,红一、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和城内群众举行了盛大的联欢晚会,地点分别设在营盘街校场坝、城内四方台子和城隍庙,演出了丰富多彩、富有战斗性的文艺节目。整个懋功县城,沉浸在狂欢的革命激情之中,两股力量汇集在懋功的大地上,各族人民获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解放,揭开了革命的历史篇章。

现场回访

“同乐会”会址就在小金县城里。这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去处,门外车水马龙,一跨进大门,只觉得进入了另一个天地。这是一个绿树掩映的四合院,院子里一座呈“金字塔”造型的砖木结构的天主教堂挺立,坐西向东,正面为青砖砌筑,有六根砖砌凸柱,三道拱门迎接着人们的到来。东侧厅堂是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住址。“金字塔”塔尖高12.58米,直逼湛蓝的天空,像是要在这纯净的画板上刻写下百年的历程。

记者一行从中间的大门进入,门上挂着“红军懋功会议会址”的牌子,与塔尖上的“天主教堂”遥相呼应,正好应和了“红色教堂”。

室内很宽阔,两排白色的大圆柱从门口直通向讲经台,正中间的墙壁上悬挂着红一、四方面军的两面鲜艳的旗帜,讲经台上陈列着红军当年用过的桌凳和煤油灯、笔墨纸砚等物品。大厅正中间是小金及周边县的地形模型,用光电控制可清晰地看到红一、四方面军行军的痕迹和会师的地点。大厅两侧布展着小金自建县以来的发展历程。随着讲解员生动的讲述,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当年的场景。这个当年传教士布道讲经的地方,现在正向参观游览的人们讲述着它的历史,八十年前那场盛大的联欢会,以及小金自建县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3年,“同乐会”会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四川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6年,这里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正吸引着游客们关注的目光,也是以长征为题材的影视作品珍贵的外景场地。

两河口会议,翻开革命新篇章

坐落在梦笔山与虹桥山之间河流汇合处的两河口(今小金县两河口镇境内),是小金县北面的交通要道,向北翻梦笔山到卓克基,向东北面翻虹桥山通理县杂谷脑。河谷地带地势较平坦,以农业为主。这里,是长征路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河口会议会址所在地。

历史长镜头

1935年6月24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两河口。6月26—28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两河口会议”)在两河口关帝庙内举行。会议首先由周恩来作战略方针的报告。会上通过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中大量消灭敌人,创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新的战略方针。

会议结束后,中央红军在两河口休息了几天,于六月底离开两河,翻越梦笔山进入马尔康地区。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及中央机关离开两河口后,红一方面军后续部队以及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九军部分部队仍留在懋功境内,帮助各族人民,建立了县、区、乡、村的革命政权,组织游击队,开展了土地革命运动,开辟了根据地,支援了北上抗日的斗争;并且在懋功建立了党的组织,具体领导了懋功的革命斗争。

现场回访

如今,两河口会议会址已被列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区之一。2009年5月,小金县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和江西对口援建的机遇,结合全州“三百”工程建设,倾力将纪念馆打造成为西环线上重要的红色旅游纪念馆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将两河口会议会址列入对口援建十大示范项目,投资4500万元,对会址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

6月2日,记者一行驱车从小金县城沿抚边河上行70公里,来到两河口会议会址纪念馆,正巧碰上康巴卫视《康巴讲坛》栏目组为纪念红军长征走进藏区80周年,推动藏汉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在此以现场讲座的形式录制“红色文化系列”之“红军从这里走过”特别节目。讲座形象生动地讲述了红军在小金会师和召开两河口会议的历史,现场观众认真倾听,受益匪浅,掌声不断。

围绕着红色主题,这里,曾经、正在、以后也将长期被各家媒体关注。

记者一行拾级而上,走进纪念馆大厅。建筑面积2140.1平方米的纪念馆,以“胜利会师 决策北上”为主题,按照红一、四方面军在小金的战斗生活历程为脉络,将展厅分为序厅、会师同乐厅、政权建立厅和两河北上厅,利用声光电多媒体进行场景还原,同时用雕塑、油画、实物、图片、文献资料等艺术形式进行展陈,层次清晰。

走出大厅,转到纪念馆左侧厅,这里,用声光电的效果模拟出当年两河口会议的场景。随着灯光的闪烁,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声音正逐一播出,恍惚间,穿越到八十年前的会议现场。原来,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纪念馆还专门请人模仿参会的十三位领导的口音口吻进行发言录制。

两河口会议会址纪念馆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而两河村的村民也因发展红色旅游而受益。“2013年、2014年每年都有3万多人来参观两河口会议会址纪念馆,我们就想要把游客留下来,把旅游发展起来。”两河口镇镇长石永健告诉记者,两河口村目前的农家乐只有380多张床位,接待能力还很有限。从去年开始,480平方公里的两河口风景区,依托核心红色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招商引资,修建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按照“三沟三山一园一址”的规划进行景区整体打造,预计2017年完工。

两河村村民们在自家门口张开热情的臂膀,迎接着天下的游客。红色旅游正将红色文化、红军长征的精神化作助民致富的金钥匙。

“四山四桥四遗址”,打造红色旅游名片

在小金采访的几天,记者一行几乎在不停地翻山过桥观址。“小金的红色文化正是通过‘四山四桥四遗址’展现出来的。”小金县旅游局局长牛先文告诉记者。

“四座山”,除了记者一行翻越过的梦笔山、巴朗山,抵达过的夹金山之外,还有一座虹桥山,位于小金县内东北方,海拔4592米,山上终年积雪,地势险要。1935年懋功会师前,红四方面军九军二十五师从理县米亚罗翻越虹桥山,占领两河口。

“四座桥”,首要的当然是那座著名的达维会师桥,此外,还有当年红军与国民党敌对势力激战过的猛固桥、马鞍桥和三关桥。

“四个遗址”,除了同乐会址和两河口会议会址纪念馆之外,还有红一、四方面军组织召开会师大会的遗址——达维喇嘛寺,以及红军战斗、生活并展开声势浩大的革命宣传活动的革命遗址——抚边乡粮台村老街。

两河口会议会址纪念馆

“红军在我县活动长达11个月,为这片红色的土地留下了多处历史遗迹和成百上千件文物,这是非常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牛先文告诉记者,小金县正以创建“红色家园”旅游品牌为目标,抓住全国“雪山草地”红色旅游精品区和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契机,以两河口会议会址为重心,以“四山、四桥、四遗址”为基点,深度挖掘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旅游内涵,着力建设夹金山—梦笔山红色文化旅游景观长廊,着力把小金打造成“重走长征路、追忆红色情”的体验地。目前,小金已精心推出了5条“红色旅游线路”。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个景点很有意思。抚边乡境内的象鼻山,这里是一道天堑,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峻,是小金北上的要塞。据了解,清军在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的进军途中,其一员大将温福就阵亡于此,随之而亡的士兵多达两千人以上,为此震怒了清廷。于是,清廷便换帅增兵,加大了对大小金川的强烈攻势。时隔一百多年之后,中国工农红军又在此与负禺顽抗的国民党守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如今,古战场遗迹非常完好,清晰可见。这个经历了几百年沧桑,见证了无数激战,而今依然站在这里的古战场,向那些顺江而下或者溯江而上的游客们诉说着那些尘封的历史。

近年来,红色旅游已成为新风尚,但当前红色旅游多以参观为主,面临着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消费动力欠缺等普遍问题。红色文化与当地的嘉绒藏族文化,以及上天馈赠的秀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小金,正在打造独特的旅游名片,将红军长征精神融入山水之间,在体验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正在两河口、夹金山打造的“红色”和“户外”融合发展的旅游综合项目,穿越、攀岩、徒步及红军餐等多种形式的“红军长征体验游”……这些年轻化、时尚化的爱国主义旅游产品正从小金的云山雾水中惊喜跃出。(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王静)

猜你喜欢

小金县会址会师
天宫会师!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掠影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井冈山会师》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雪山中的洁白丝绸
“长征路”上胜利会师
四川偏远山区教育扶贫改革研究
“八闽巾帼心向党·万村千居唱起来”古田会址展演兴起“大学习”热潮
小金县旅游业发展对策分析
小金县甜樱桃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探析
小金县旅游市场营销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