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慧眼识玉辨真伪

2015-03-17

醒狮国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籽料皮色玉质

肉眼分辨和田玉籽料五个方法

很多玉友看籽料,电筒、放大镜等工具随身携带,这是一个好习惯,但如果没有工具辅助的情况下看料子,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其实最根本的就是应该了解其皮色特点。

一、全包裹、微透明

了解和田籽料的成因,就知道和田籽料呈浑圆状,外表有厚薄不一的皮壳,颜色常有枣红皮、秋梨皮等。浑圆状的籽料,皮色一般为全包裹。巧雕、人工开门子和分割成小块的除外。皮呈微透明、亮亮的或叫“有油脂光泽”,手捂或手握1~2分钟,即见其“出汗”。

二、颜色自然

籽料在河床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松软的地方沁上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则由浅至深。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很喜人,抢眼而不碍眼,并且,色泽随岁月增进愈显亲和力。

三、皮色有层次感,皮肉呈渐变过渡状

由于籽料的皮色是在原砾石表面慢慢形成的,是风化和水的解析作用以及大、小气候循环制约等因素制造的,是分阶段的,所以颜色沁入玉内有层次感,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且呈渐变过渡状。

四、皮似有一层不同颜色的毛毡

这类籽料多为石皮籽料。由于形成璞玉的特殊围岩条件以及透闪石矿物的纤维交织结构,这类籽料尽管已风化磨砺为浑圆状,但是其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砂眼”,呈毛毡状,在10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出。

五、无皮色的籽料

无皮色的籽料多属于山流水料,肉色即是皮色,皮色即是肉色,可呈深浅不同的绿色。所以,也有人按颜色对和田玉进行分类。不过无论是白玉、黄玉或墨绿色玉,其表面多少有层包浆或沁色。

和田玉籽料和山料的区别

和田玉籽料与山料的区别非常大,在外形、玉质、价值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二者之间却又渊源深厚,表现既同质又有差异性的关系。

了解和田玉籽料与山料的区别的前提在于明白二者的成因,以及微妙的关系。和田玉山料是原生矿,是在地质运动之中矿物聚焦而形成;和田玉籽料是次生矿,由山料而来,因而山料又被称为“籽料的母亲”。和田玉山料因地质变化,岩石崩落再由雨水雪水等带入河流之中,受到河水长期浸润冲刷玉质发生改变。

外形区别:和田玉山料块度大,棱角分明呈无规则排列;籽料则块度小,形如鹅卵,饱满圆润。

玉质区别:和田玉山料质地较籽料粗糙,玉料缜密性、油脂度均不如籽料好;和田玉籽料则因为河水作用玉质发生改变,质地细腻坚韧,油脂度好,光泽温润,河水的压力使得玉料结构更为紧凑坚硬。另外,皮色和汗毛孔都是和田玉籽料独有的特征,因河水作用而形成。

价值区别:尽管矿物成分上都以透闪石为主,但是和田玉籽料和山料在价值上相差很大,同样的玉质下,和田玉籽料的价格十倍于山料。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和田玉籽料玉质好,另一方面则是籽料数量稀缺,物以稀为贵,也让和田玉籽料身份增加不少。

和田玉籽料收藏购买六要素

现在很多人越来越喜欢原籽了,但是收购怎么样的原籽才能保值而且要它升值呢?关键在于几个方面:型、纯、皮、细、裂、僵!

型:要收好的籽先要看型,关键要看籽型是不是完美。不能找那样歪七扭八的籽,盘起来会不舒服,如果日后当作料,很难出精品。

纯:再就是要看籽的纯度。无杂质,无脏沁。结构匀称,无棉无花,方可收购。

皮:皮色对于一个好的籽非常重要,有漂亮的皮色价格会一路攀升。当然,要当心染色的。

细:何为细?籽的肉细不细取决于料子的糯性,这决定了日后雕刻会不会蹦口。细的籽料用手摸起来很温润细腻,籽的颗粒结构越细小料子越细腻。

裂:好的籽玉不能有裂,最起码不能有大裂。小裂或者附在表面的裂是可以接受的。俗话说“十籽九裂”是没错的,但是如果裂太深,裂的多,此料就基本废了。收来也只能保值了。

僵:也叫石,是已经坏死的或者没有形成玉的部分。僵的籽料大多生硬,质地软,多数藏匿于玉石的皮色之下,新手很难发现。收藏者用强光手电打一下就可以看见,如果有僵的地方是不透光的。

总之,收好的籽玉要注意:型好,肉细。无花无僵,无大裂或深裂。能保证以上几点,哪怕是收青白玉籽,也是会升值的。

和田玉收藏“四重四轻”须谨记

收藏和田玉似乎很简单,但内里的学问其实还真不小,想要做好,着实不易,尤其是在当下这个鱼目混珠、以假乱真的时代里。对于和田玉收藏,熟知“四重四轻”很重要。

重细度轻颜色

资深专家提醒收藏者和消费者,不要盲目追玉石的颜色,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玉器最重要的不是白度而是油性、纯度与细度。羊脂玉是一个新疆民间对和田玉极品的称谓,所谓的“色如凝脂”指的便是极品的羊脂玉。然而业界人士同时也认为,羊脂玉所指的并不是一味的纯白,而是带有油脂光泽的奶白,甚至是透出微黄的白色。现如今人们一心重“白”,其实早已走上歧途。

重质地轻产地

近年来,和田玉原料被相继发现于青海、俄罗斯、加拿大等地。不论收藏者、消费者,包括经营者,都应该更多的重视和田玉的质地,而非它的产地。广义上的和田玉是没有产地概念的,不管产自哪儿,只要是透闪石就是和田玉;只要色泽纯正,质地细腻,那就是上好和田玉。

事实上,在综合比较了各地的和田玉后,甚至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除籽玉外,新疆当地产的山料白玉、碧玉的成色并不如其他产地中优质玉品。

重结构轻产状

现在的多数收藏者,一听到籽料二字,就感觉是好东西,其实这种观念不但有误,而且也正是如今山料假充籽料现象泛滥的最终原因。

和田玉不论山料、籽料、山流水料还是戈壁料都有上品。籽料的品相未必就一定胜过山料、山流水等,对广大的收藏者来说,只要色泽纯正,质地细腻,就是值得收藏的。譬如著名的“95于田料”(产自新疆于田),其手镯毛坯山料就高于一般的籽料价格。同理,上乘的脂白山料的品相也未必就输于籽料。

重艺术轻出处

在玉雕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各地工艺大师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然而,是不是只有大师的作品才具有收藏价值呢?

其实不然。大多数理智的人都能明白,大师固然有其跻身大师的理由,然而民间却也不乏高手,所以对于这一点,我们的建议是,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相信自己的眼光,不迷信,勿盲从,一切以作品为准。

综上所述,和田玉收藏应该多看、多学、多赏、多玩,培养出独属于自己的审美观与喜好。只有这样,才能从当今堪称浩瀚如海的玉雕作品中,寻觅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块“有缘玉”。endprint

猜你喜欢

籽料皮色玉质
碱液显色鉴别小麦皮色的方法研究*
VR宝石显微镜下和田玉籽料的鉴别特征
浅谈和田玉籽料
玉质天成
第15届中国当代玉雕大师(籽料作品)拍卖会
探讨小麦皮色的化学检验方法
知玉珠宝店聚天地之灵气 凝日月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