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社工在儿童福利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定位

2015-03-17朱建峰

进出口经理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社工

朱建峰

摘 要:张家港市儿童福利院始建于1983年,逐渐形成集养育、护理、康复、特教、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孤残儿童养育机构。近几年在院收养人员保持在70名左右。为了拓展孤残儿童养育内涵,2009年5月福利院成立社工服务站并设置专业社工岗位,为院内孤残儿童提供社工服务,进行国内、外收养业务跟踪服务。此外,我院社工站还依托上师大、南师大等院校在我院设立社工实习点的机会,积极探索和开展有益的尝试,充分地调动机构及社会各类资源为收养对象服务,同时从一切有利于孤残儿童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找准社工角色定位,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发展模式。经过实践,我们认为社工在机构养育中担当的主要角色有以下几种。

关键词:社工;福利机构;角色定位为

一、机构支持性服务的提供者

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提供了全面的日常生活照料、教育、康复训练、生活技能培养等服务,但也存在缺陷,如:抑制儿童个性化特征发展;角色缺失,不能满足儿童成长中的情感需求;性格孤僻、心理封闭等问题;封闭的环境弱化了儿童的社会属性,由于衣食住行有人照料,收养人员对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各项生活自理技能的要求不迫切,造成了社会适应能力差。对此,我院从早期干预、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早期干预 通过社工理念的渗透,改变过去那种补救型的康复思路,将“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引入康复工作中。借助专业社工工作方法,对在院的婴幼儿进行评估,科学分类,并根据婴幼儿的需要提供不同的养育模式。

康复训练 考虑到孤残儿童自立需要,对院内智力缺损但不影响动手能力的残疾孩子,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用优势的视角挖掘其潜能,促进他们的发展。通过训练使其掌握基本的生活实用技能,帮助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时,由社工指导部分残障青少年进行勞动技能培训,提高其融入社会的能力。

心理辅导 福利机构收养的孤残儿童由于被遗弃的创伤、由残疾而生的自卑感会深深影响孤残儿童的自我价值感。我院将孤残儿童心理健康放到同生活照料、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社工通过全面评估孤残儿童的心理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认同感,提升自我接纳水平、社会适应水平,使他们逐步走出被遗弃的创伤,正视、接纳与超越自己,感受生活的美好。同时打破福利院相对封闭的局面,为孤残儿童接触现实社会创造条件。

二、机构融入社区的中介者

培养教育孤残儿童不仅要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培育优良的个人品德,更为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由于社会对弱势群体还存着偏见,缺少足够的空间和宽容去接纳他们,对福利机构成长起来的孩子只给予同情和怜悯,并没将他们当做创造和分享社会财富的平等参与者。我院社工通过媒体传播、倡导活动和派发传单等形式多层面的宣传来促进居民接纳、理解和关怀弱势群体,同时积极争取社区资源,倡导并推动与社区家庭取得互动。如定期地组织我们的孩子到社区过家庭生活,请社区部分家庭参观福利院,在院内组成临时家庭等。通过家庭小组治疗模式,让孩子们学习生活技能,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正确理解社会关系。此外,为了让成年孤儿更快的回归社会,社工站设计了“类家庭”项目,来促进孤儿自立,对评估后符合条件的孤儿进行类家庭生活体验教育。从烧菜做饭、缴纳水电费等简单生活技能开始,到社区环境的接触,人际交流、认识自我等各项能力沟通和指导,项目开展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推进了残疾孩子的社会融合,推动机构和社区资源互动。

三、爱心志愿行为的引导者

在社会福利事业中,志愿者(义工)群体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能够接纳和理解这些残疾孩子,还能为他们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同时通过他们可以把“接纳、平等、关怀”的意识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我院依托社工站积极探索和开展“义工引入”招募计划,形成“社工引领志愿者服务,志愿者协助社工服务”的互动模式。通过义工招募计划,一方面实现稳定、和谐工作气氛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对机构内部人员和孤残儿童予以心理支持和心理辅导,提升了福利机构职能。使义工来协助院内日常工作的开展、帮助院内孤残儿童了解社会,形成推动全社会关心儿童福利事业的格局。社工站积极联系市辖区内的大专院校和公益网站进行义工招募,对招募的义工进行社工知识培训,提高义工资源的利用效率。规范的义工管理制度,缓解了我院工作人员紧张的问题,同时也对我院的收养工作也是一种无形的监督,促使我们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目前,义工活动作为儿童社会工作的有益补充,已纳入了院内整体工作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社会优势资源的争取者

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是最弱势、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更加需要全社会的关爱。社工站作在争取和利用社会资源对孤残儿童事业的支持上发挥着劝募和搭建平台的作用。一方面充分利用春节、助残日、端午、六一国际儿童节等节日加大与媒体接触和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广泛关注度,构建社会福利支持网络;一方面利用节假日期间爱心人士前来看望慰问的时机,提前集合各部门资源,将院内的实际需求反应各界,避免了爱心资源浪费。同时通过向捐赠者发放捐赠证书、在接待大厅内加挂捐赠版面等形式,将爱心资源的使用情况回馈献爱心者,对社会慈善力量的捐助予以鼓励。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使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对福利院给予无私捐赠及爱心奉献,营造了儿童福利院爱心慈善的环境,为机构的长远发展及孩子们的成长建立了持续稳定的慈善平台,为孩子们的成长及成年后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社工
A SOCIAL CRISIS
A Social Crisis
青春社工
浅谈社工组织介入社区治理中的现状和对策
社工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上海故事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Outcomes of early phys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s treated by surgical clipping or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