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物流信息建设的研究

2015-03-17彭莹

进出口经理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区域物流增长效率

彭莹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区域物流信息化发展迅速,是未来区域物流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大量的促进了物流需求的增长,推动了物流营运效率的提高,本文将就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区域物流;信息化;增长;效率;发展

一、区域物流的概况

区域物流是指全面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而建立的适应区域环境特征、提供区域物流功能、满足区域经济、政治、自然、军事等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空间结构和服务规模,实现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物流活动体系。区域物流主要由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区域物流信息支撑体系和区域物流组织运作体系组成。非均衡发展理论,最初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一种理论选择。但由于区域与国家在许多的相似性,使得这两种理论成为区域开发与规划时,经常被引用和借鉴,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基础。着眼于交通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物流核心枢纽和骨干通道,形成网络化布局、一体化运作的区域物流服务网络,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先进运输模式的推广,提升区域物流服务能力,支撑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着眼于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加快区域交通、运输、物流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对接,推动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打造区域统一开放的物流市场,支撑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物流业将充分发挥产业自身优势,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助推形成区域经济优化开发和合作共赢的新模式。

二、区域物流信息建设

未来物流业将呈现集约发展、整合发展、联动(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协调)发展的总趋势,向供应链转型是物流业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大数据、大金融、大物流”背景下,物流及供应链一体化发展将受到广泛关注。

物流信息平台(ULP)的建设包括:电子商务门户网站、物流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货运商城、CRM系统GPS定位系统、手机短信发送平台等等。该平台必须要以业务流程的再造为前提,力求要把整体物流作业链上每个节点上的操作实行规范化管理。使托运方、承运方对自己的作业要求、收益一目了然。信息平台体现了承运方和托运方之间有统一的计量单位、作业标准、结算标准和价格体系,从接单到货物送达完全按照规定的工作节点、流程、作业标准、服务标准与价格标准来操作。该系统是公司物流信息技术上的再一次突破,为整个联盟平台的构建起到关键性的技术保障作用。该平台完全支持联盟企业的联合运用与往来结算,使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更具优势,保持了在省公路物流行业的技术领先、服务领先地位,并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一批加盟企业共同转型升级,为发展地方经济做出积极的贡献。

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必须以物流信息窗口、业务桥梁、物流管理作为支撑。其平台具体功能分为:物流交易管理系统、物流EDI接口系统、物流数据库、网上物流市场管理系统、 公共物流信息系统、企业物流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宏观决策支持系统、信息系统接口、平台维护管理系统等,以实现区域物流法律保护、区域物流关系管理、电子票据中转发送、 区域物流活动数据库、区域物流信息审查和设施管理、区域物流信息的发布和业务查询、 区域物流运行状况分析和物流各企业间的竞争力分析、区域物流数据和经济适应性及发展分析、区域物流各部门信息系统的相互连接,以及对物流信息平台系统的维护管理等。很多城市基础设施相比发达城市还较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资源不能共享、有的业务多次外包、无标准化管理、物流网络各自为政等,严重制约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政成拥有三十年的物流管理专业经验,还有一支技术精湛的信息技术团队、成熟的公路运输网络与甩挂组织经验,长期致力于物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加快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公司拟建立政成物流联盟平台。

将丰富的教育资源运用起来, 为物流信息管理方面储备优秀的人才。物流业属于新兴行业,我省各大院校刚刚开始设置相关专业。不少物流公司的现有员工尽管从学历、年龄结构看还比较合理,但其中真正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高端专业人才非常缺乏。为此,应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构建一种产、学、研相结合,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相衔接,社会、企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互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使学生做到既懂理论知识,又善实践操作,还能思考研究,满足社会和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要。一大批既懂物流业务,又具备信息化专业知识人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而四川成都开创的“导师”模式,可以让每一位职员都可以成为其所擅长领域的老师、每周的分享会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让每位人才都能尽情展露自己的能力。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目标,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以资源整合为手段,坚持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方向,促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建设全国区域性的现代物流中心。为了提高对物流中心的承载能力,历城区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像巴夫洛、普洛斯等以合资或独资形式建立的外资物流企业,为其在中国的生产、销售和采购等物流活动提供越来越全面的服务;顺丰、申通等民营物流企业,是按照現代物流理念和经营模式建立的新型专业物流服务企业,是物流市场最具活力的力量;以盖世、零点、维尔康等传统运输、货代、仓储、批发为主的企业,是历城物流市场的主力。打造国家级电商产业园和国家级物流聚集区,把初级物流逐步升级为高级物流,通过货仓引进货商,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调整战略布局,引进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两业联动等将加快地区建设物流中心的步伐。此外,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并不是一个部门就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多部门共同促进形成,而且要形成一个统一的物流区域规划并逐步实施,建议政府将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及产业规划“三规合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区域物流的发展中,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我们要从大的方向思考与规划。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企业本身的发展需求来积极推进,从而落实好物流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谈丽萍.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2]朱长征.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D].长安大学,2006.

[3]丁喻珺.完善福州市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4.

[4]刘亚姝.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运营模式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

猜你喜欢

区域物流增长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谈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机理研究
区域农产品物流交通量分布预测系统的设计
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物流教育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研究
增大火炮射程的技术策略探究
北京市区域物流配送运输调度成本控制研究
莫为“增长”遮望眼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