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道教对日本阴阳道的影响——以阴阳道的泰山府君信仰为例*

2015-03-17孙亦平

关键词:府君阴阳师道教

孙亦平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日本阴阳道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依据,以“泰山府君”为信仰对象,以人神感应和阴阳咒术为技法,与中国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历史上看,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展开,道教所崇拜的东岳信仰经各种途径传入日本,在与日本文化相融汇后出现了一些新景象,如在日本真言宗中东岳大帝成为带着司命和司录两个助手的“泰山府君”,在修验道中成为一种为民众广泛接受的“峰中修行”信仰指导,在阴阳道中则出现了隆重热烈的“泰山府君祭”。本文以阴阳道的“泰山府君祭”为例,来展示道教东岳信仰的多重义涵及其在日本的传播及影响,通过比较中国道教与日本阴阳道之异同,以说明阴阳道是道教传入日本后,在那片异域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而开出的混杂着中日文化色彩的神道教派之一。

日本阴阳道借鉴道教东岳信仰,崇拜以“泰山府君”为首的天神地祇八百万神信仰。泰山是中国人尊奉的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之首。“东”为日出之地,五行之木,四时之春,阴阳之始,万物之初,故称之“泰”。从东方主生的思想出发,泰山被视为“天地大德”的汇聚之所,天上太一神在地上的居住之所,帝王的腾飞之地,在秦汉时就成为中国皇帝进行封禅大典的神圣场所,故称太一神为“泰山府君”。若仔细研究,就可见秦汉以来的东岳信仰中有两个富有特色的内容:在国家政治生活层面,东岳大帝被视为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由此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更被列入国家祀典,成为惟有天子尊享的祭祀权力;在宗教信仰层面,由于泰山地处东方,是太阳升起、黑暗消退、万物发祥之地,故被道教奉为山岳神灵中的王者东岳大帝:“气应青阳,位尊震位,独居中界,统摄万灵。掌人间善恶之权,司阴府是非之目,案判七十二曹,刑分三十六狱,惩奸罚恶,灵死注死,化形四岳四天圣帝,抚育六合万物群生。”①《元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范诰咒妙经》,《道藏》第34册,第730页。道教将泰山视为死后灵魂所归之处,东岳大帝成为冥府之王,是惩恶扬善、济生度死的正义之神,由此形成了道教特有的以“泰山府君”为核心东岳信仰,“在道教诸神中,对日本影响最大的是阴阳道引进的‘泰山府君’。”②[日]福井康顺等监修《道教》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页。

阴阳五行说是道教以“泰山府君”为核心东岳信仰的理论依据,其于6世纪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也成为日本阴阳道形成的基础。大和朝廷建立之时,正值朝鲜半岛上百济、新罗和高句丽三国之争日趋激烈,百济为了对抗新罗,曾多次要求大和朝廷出兵相援。面对百济的请求,大和朝廷的条件是要求百济输入中国的各种先进文化,促进了一些道教因素经百济源源不断地传入日本。钦明天皇十四年(553),遣使百济的同时下敕:

“医博士、易博士、历博士等,宜依番上下。今上件色人正当相代年月,宜付还使相代。又,卜书、历本、种种药物,可付送。③《日本书纪》卷十九。

第二年(554),百济又派遣易经博士施德、王道良,历法博士周德、王保孙,以及采药师若干人去日本。推古天皇“十年(602)冬十月,百济僧观勒来之,仍贡历本及天文地理书,并遁甲方术之书也。是时,选书生三四人,以俾学习于观勒矣。阳胡史祖玉陈习历法,大友村主高聪学天文遁甲,山背臣日并立学方术。皆学以成业”④《日本书纪》卷二十二。。由此推进了阴阳五行说在日本的传播。日本史学泰斗家泳三郎(1913~2002)认为,明治时代编修的规模最大的历史百科全书——《古事类苑》⑤《古事类苑》,吉川弘文馆1929年版。中的《方伎部》是保存到今天的最为丰富的阴阳道集成文献,⑥[日]下出积与著《日本古代の道教·阴阳道と神祇》,吉川弘文馆1997年版,第149页。其中就记载了自7世纪以来,中国奇妙而神秘的易经、天文和历法传入日本后,其核心思想阴阳五行说很快地得到天皇的重视,被用来观天象、定历法、占国运、定政策、勘风水等,尤其是运用到国家的公共管理和贵族的私人生活等方面,如著名的政治家圣德太子、天智天皇、天武天皇都曾运用阴阳五行说来解释日本的政治、律法、军事的祯祥灾异,为巩固以天皇制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服务。

天武天皇(631-686)在朝廷中设立“阴阳寮”对促进阴阳道的形成意义重大,也成为道教在日本传播之先导。天武天皇作为日本第40代天皇,文武双全,德才兼备,擅长天文学,精通占星术,是一位颇有道教信仰色彩的皇帝。他不仅亲身修炼阴阳术,登位之后,为求吉避难,巩固和发展大化改新的成果,还以阴阳术作为政治统治的手段之一,设立了一个专门负责观测天文气象以及占卜预测、制定历法的部门“阴阳寮”(又称“阴阳舍”)作为天皇掌握、控制国家权力的机构,其长官为阴阳头,下辖阴阳道、天文道、历道、漏刻道四个部门,设有阴阳博士一人、阴阳师六人、天文博士一人、历博士一人及两位漏刻博士等职位。他们在“阴阳寮”中分别掌管天文历法、占卜算命、祭祀鬼神、画符念咒、驱鬼降魔、施行幻术等工作,通过观察星宿,通晓人相学,以期了解人们看不见的力量——命运、灵魂、鬼怪之原委,掌握支配这些神工鬼力的技术。在官方和民间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阴阳师所在的“阴阳寮”已经成为国家机关的一个组成部分,若能够控制“阴阳寮”就等于掌握了诠释各种神秘现象的神圣权力。

后来的天皇们一方面重视阴阳师预测天地、占卜吉凶的能力,将阴阳师收编于“阴阳寮”中,以便于监视他们的行动,并利用他们的谶语作为统治人民的手段,另一方面,又严禁百姓拥有《河图》、《洛书》、《太乙》等卜书历本,使阴阳道成为国家的独占工具。710年制定的《大宝令》里明确规定,设置阴阳寮作为中务省管辖下的六寮之一。据《续日本纪》卷二十孝谦天皇(749-758在位)天平宝字元年(757)记载:

十一月,乙亥朔癸未,敕曰:“如闻:‘顷年,诸国博士、医师,多非其才,托请得选。’非唯损政,亦无益民。自今已后,不得更然。其须讲经生者,三经。传生者,三史。医生者,太素、甲乙、脉经、本草。针生者,素问、针经、明堂、脉诀。天文生者,天官书、汉晋天文志、三色薄赞、韩杨要集。阴阳生者,周易、新撰阴阳书、黄帝金匮、五行大义。历算生者,汉晋律历志、大衍历议、九章、六章、周髀、定天论。并应任用。被任之后,所给公廨一年之分,必应令送本受业师。如此,则有尊师之道终行,教资之业永继。国家良政,莫要于兹。宜告所司,早令施行。”

遣唐使吉备真备(695-775)学成回国后,带回《大衍历经》一卷和《大衍历立成》十二卷等,促进了日本历法的改革。他在大宰府任职时,模仿唐朝在“阴阳寮”之下设置天文学、历学、阴阳学诸科,置有博士教授学生,培养传生、医生、阴阳生、历算生等,为阴阳道提供了各类专业人才,进一步推动了“阴阳寮”的发展,也为日本接受东岳信仰提供了条件。

在中国道教山岳信仰中,五岳皆建有本庙,唯独东岳信仰遍天下,不仅被列入国家祀典,而且还流播于东瀛。唐代时,泰山府君信仰在山东赤山沿海一带流行并逐渐传入日本。天台宗僧人圆仁(793-864)及弟子修建京都赤山禅院供奉泰山府君①平安时期,日本高僧圆仁于839年随同遣唐使来到中国,为了求法,历尽艰辛,期间曾至山东境内的赤山(今荣成县),因在海上遭遇风浪,圆仁乃向赤山寺内供奉的泰山神祈愿,请求佑护自己平安归国。圆仁回到日本后,为了报答泰山神(泰山府君)的灵佑,便立誓为之建造禅院,加以奉祀。其法嗣谨承遗志,于888年在京都建起供奉泰山神的赤山禅院,推动了泰山府君信仰在日本的传播。。“一千余年过去了,但座落在京都市左京区修学院关根坊町的赤山神社岿然尚存,圆仁请来的泰山府君造像也保存至今。其神造形有如毗沙门天,系武将装束,身着红色战袍,头戴一顶类似印度三宝章的锹形柱状帽壳,两手分持弓箭,威风凛凛。这位‘威灵显赫’的泰山府君‘凌万里之沧溟’(日本桔直斋语)而在东瀛‘落户’的故事,应是泰山文化之影响远及世界的一个例证。”②泰安市泰山区档案馆编《周郢文史论文集·泰山历史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87页。道教的“泰山府君”成为日本佛教真言宗和阴阳道共同信仰的神灵。

道教的泰山府君传播到日本后,与神道教的素戋鸣尊及佛教的地藏菩萨信仰相结合,具有掌握人们命运的神奇力量,成为人们祈求长寿幸福的对象,被阴阳道纳入神灵体系中,得到了日本皇室的极大尊崇。因泰山府君是从山东赤山请来的,故清和天皇、光孝天皇、宇多天皇、醍醐天皇又尊其为赤山大明神。

由隋朝萧吉所撰中国最重要的论述五行的著作《五行大义》大约在奈良时期传到日本。据《续日本纪》卷二十“天平宝字元年(757)十一月”条记载,孝谦天皇主持制定《诸国博士医师任用法》时提到了《五行大义》,将“五行”作为万物的基础、人伦的开始,认为天地间的所有东西都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变化的结果。五行作为阴、阳的根据,不仅构成了精灵、鬼神之体,而且也构成了宇宙世界变化之依据③[日]中村璋八、古藤友子著《五行大义》上,明治书院1998年版,第46页。,这为日本阴阳道提供了一种技能哲学。为了进一步将阴阳五行说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据《续日本后纪》记载,仁明天皇(833-850在位)派遣阴阳师春苑玉成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新历法:“遣唐阴阳师,兼阴阳请益正八位上春苑宿祢玉成。在唐间,得《难义》一卷。今无传本,令阴阳寮诸生传学。职员令、阴阳生十人,掌习阴阳。”④《续日本后纪》卷十《仁明天皇》承和八年条。阴阳师春苑玉成找到阴阳学经典《难义》一卷,潜心钻研,回国后于“阴阳寮”中教授学生。

“阴阳道”这个名词在10世纪时正式出现在日本史料记载中,成为天皇的御用之学,后逐渐分成历道和天文道两大家,分别由贺茂家和安倍家来承担。阴阳师因长期接触政治斗争的内幕,他们的官阶虽然不高,但却受到权臣贵族的尊敬与仰仗,其地位有时能够凌驾于一般官员和武士之上。贺茂家本来是世代掌管“阴阳寮”的阴阳头,到平安中期时,家族中出现了一位重要的阴阳师——安倍晴明(921-1005),依《今昔物语》、《古今著闻集》、《宇治拾遗物语》等物语文学的描绘,他是一位“拥有超人能力的阴阳师”。如《今昔物语》记载:安倍晴明幼时即随阴阳师贺茂忠行学道,昼夜苦学钻研不倦。贺茂忠行是修验道开祖役小角的后裔,他精通多种学问和擅长法术,以占卜准确而著称于世,其实力在当时的阴阳师中位居第一,由此可见阴阳道与修验道之间存在着一种隐秘联系。忠行对晴明非常倚重,将阴阳术如瓶泻水般地悉心传授给他。晴明终于独得秘传,名重朝野。①北京编译社译《今昔物语》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63页。

忠行去世后,安倍晴明又跟忠行的儿子贺茂保宪(917-977)学习天文道②据藤原行成日记中记载:“本朝阴阳道之规模乃保宪所定。”。贺茂保宪把阴阳道中的历道传给其子贺茂光荣(939-1015),把天文道传给安倍晴明以后,“阴阳寮”中就形成贺茂、安倍两家并驾齐驱的局面。安倍晴明在“阴阳寮”中担任观测天体天候的职务,历任大膳大夫、天文博士、左京权大夫等职,成为当时极富盛名的阴阳师。长保三年(1001),安倍晴明任从四品下,超出了“阴阳寮”中担任从五品上“阴阳头”的最高品衔。安倍晴明发明的可一笔画出的“五芒星”符号,被视为降妖伏魔的工具,又称“晴明桔梗印”③《晴明神社由绪》曰:“本社的神纹,俗称晴明桔梗,是由晴明所独创的特别符号,也是阴阳道所用的祈祷符号之一。……它象征着天地五行,表示宇宙万物的除灾和清净。”,其咒文是道教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④此九字真言出自东晋葛洪撰《抱朴子内篇·登涉》,传入日本后,被误抄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既成为日本修验道的山伏所重视的咒法,也是阴阳道施行的咒文。九字真言,象征着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因动态平衡而消灾去邪之精髓。

安倍晴明虽是历史上真实活跃的人物,但正史中没有明确记载其身世,有关他的出生地,就有大阪说、茨城说和香川说,有关他的身世及生平事迹都表现出非同寻常的传奇色彩。有说其父亲安倍益材是负责天皇膳食的宫内省官员,他从凶恶右卫门手中救出一只在和泉国(今大阪)森林里修行多年的狐仙“葛叶”。狐仙为报恩而化身成女人,嫁给了晴明的父亲,后生下晴明。由于母亲特殊基因,人狐相恋的结晶让安倍晴明从小就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超自然能力。另据《宇治拾遗物语》和《古事谈》记载,安倍晴明是由一位道行非凡的高僧转世而来,通过修行又获得了操控鬼神精灵的能力;也有说安倍晴明是天皇家族的后代等等。安倍晴明曾以一种特异的方法治好天皇的病,从此受到了天皇的重视,也受到举国大众的尊崇和信赖。安倍晴明死于宽弘二年(1005),享年85岁,一生奉侍了朱雀、村上、冷泉、圆融、花山和一条共六代天皇,安倍晴明的两个儿子吉昌和吉平,也被任命为天文博士和“阴阳寮”的次官阴阳助,安倍家族在晴明这一代就成为能跟师父忠行的贺茂家族相提并论的阴阳道世家了。

近年来,随着《阴阳师》的奇幻小说和电视剧的畅销,安倍晴明高超的阴阳术也被放大了,他不仅是捉鬼除怨的高手,而且最擅长预言和占卜。安倍晴明那飘逸恬淡又爱戏谑人间的性格,令人眩目的各种行迹,犹如道教仙传中对修仙高道的描绘,是否称之为道教神仙的日本化形象还需要再推敲,但可见的事实是,安倍晴明在成为阴阳师后,吸收了道教的许多元素,如在信仰上尊奉以道教“泰山府君”为首的天地神祇八百万神,以道教的阴阳五行说来预言天道的运行,运用阴阳术来操纵鬼神。安倍晴明身边有随时听从召唤的媵蛇、朱雀、六合、勾陈、青龙、贵人、天后、大阴、玄武、白虎、大裳、天空十二神将,其神名也来源于道教,分属于五行“前尽于五,后终六,天一立中央,为十二将定吉凶而断事者也”⑤《占事略决》卷第四《十二将所主法》。。召神役鬼术是道教法术之一,安倍晴明在吸取之后,使之成为一种借助于神将来施行的阴阳术。阴阳道日趋神秘化,成为东亚奇幻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型。

镰仓时代,随着朝廷势力的衰落,阴阳师的作用也日渐式微,许多宫廷阴阳师走入民间,与佛教密教、神道教等相结合。在日本民俗中,为对付鬼魅、天宫和怨灵,求福消灾,经常采用阴阳道的物忌、方违、星辰信仰等仪式或咒法,形成一种适应大众需要的新阴阳道。

南北朝战国时代,皇权没落,武士阶层横空出世,阴阳师逐渐从历史前台走向幕后,一些人成为大名将军身边的军师,以占卜咒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战争的残酷,使大名将军们比较在意通过占卦来预测吉凶,武士手中的军扇有时也成为一种施展道术的工具。军扇两面分别画上日和月,代表着一阴一阳、一吉一凶,万一碰到凶日又不得不出战时,那就在白天把军扇的月亮面显现在表面,让日夜颠倒,由此将凶日改为吉日。到室町朝,“阴阳道祭祀就具有了公共的权威性。由于其掌管国家的祭祀礼仪和民间的祭祀活动,阴阳道的教义也不断吸收佛教、各派神道教义中的思想,出现阴阳道与佛教、神道各派别相互融合的趋势。”⑥王维先著《日本垂加神道哲学思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在此过程中,阴阳道中依然保留了一些道教因素。⑦日本福岛县发现战国时代阴阳道指南书《阴阳杂书摘录》以及占卜之书,据说它们是在永禄六年(1563)和元龟三年(1572)分别抄写,一直流传到现在的风俗习惯,其中有关时辰、方位吉凶、节气划分之类的记述与道教有关描述十分相似。室町朝后期,大名将军德川家康(1543-1616)在创立江户幕府时,非常重视阴阳咒术,他聘请天台宗僧人南光坊天海(?-1643)做幕僚顾问。天海具有丰富的阴阳道知识,被称为“黑衣宰相”。阴阳五行兴替的思想在江户时再次得到重视时,安倍家直系后裔土御门家随之复兴,嗣子断绝的贺茂家也凭借其支流幸德井家重兴起来。

阴阳道中发展出奉安倍晴明为始祖的安倍神道,又称土御门神道、土御门家、安家神道、天社神道。安倍神道是安倍家第十八代孙安倍泰福(1655-1717)跟从山崎暗斋(1619-1682)学习垂加神道,把土御门家的阴阳思想与垂加神道教义结合起来。第十九代孙安倍有修(1327-1405)受赐号“土御门”,当上了“阴阳寮”的首席阴阳头,官封从三位,其主要职责是观察天文、制定历法,同时利用咒术、谶纬、占卜等方式来解释天地灾变,为统治者提供避难免灾的方法。从此,安倍家(土御门家)在“阴阳寮”中的地位超过了贺茂家(后改姓“幸德井”)。江户时代中期,土御门神道终于取得了全日本阴阳师的支配权,促使阴阳道在社会生活中再次盛行起来。例如,将阴阳道祖师安倍晴明奉为安倍大明神,建立晴明灵社加以供奉,“晴明灵社祭”成为土御门神道的重要祭典,亦称“灵社祭”。土御门神道仍然以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将本属于安倍家的“泰山府君祭”逐渐演变为一种与国家权力紧密结合的祭典,同时还保留了一些道教因素:“天社土御门神道本厅藏有《太上神仙镇宅灵符》,灵符上有八卦图,中央是北斗星象图,下有天尊及侍者像,天尊像类似真武坐像。《太上神仙镇宅灵符》包括七十二灵符,符的画法与道教之符全同。另外,至今仍可在京都市的晴明神社买到《晴明镇宅守护》,上面绘有类似道教之符的标志。”①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四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89页。

明治维新后,随着西方文明传入日本,科学思想日益昌盛,社会逐步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新政府不但剥夺了土御门家在祭祀和历算方面的垄断权,更将之视为“淫祠邪教”而进行废止。一些土御门家的旁支自发联合组成“土御门神道同门会”,使阴阳道中的部分内容,如“泰山府君祭”在民间信仰中保存下来,有些还流变为日常生活的习俗,例如,孕妇在怀孕五个月时,要在戌日缠上祈望能平安生产的“妊妇带”,祈求心愿时折叠的“干羽鹤”等,都是阴阳道咒术的遗留物。“1952年左右,美国麦克阿瑟将军拟订‘信教自由宪法草案’,土御门神道才得以成为正式宗教,以‘家学’名义保存着阴阳道遗产直至今日。”②[日]茂吕美耶著《平安日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据说,安倍晴明曾著有多种阴阳道书,但仅有《占事略决》留存于世,成为阴阳道的重要经典。现保存于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的《占事略决》讲述了阴阳五行的道理和六壬类占卜法,上面有“天元六年岁次己卯五月二十六日,天文博士安倍晴明撰”③[日]下出积与著《日本古代の道教·阴阳道と神祇》,吉川弘文馆1997年版,第184页。的字样。虽是日本阴阳道的重要文献,但其中的四课三传法、课用九法、天一治法、十二月将所主法、十干罡柔法、十二支阴阳法、五行王相法中却充满着道教因素。据下出积与先生研究,除了《占事略决》一卷之外,阴阳道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拥有了自己的阴阳道书,如《簠簋内传》五卷二册、《安倍泰亲朝臣记》一册、《东方朔秘传置文》一册、《太上感应篇俗解》二卷二册、《太上感应篇倭注》一册、《太上感应篇灵验》一册、《镇宅灵符缘起集》二卷二册、《修仙灵要录》二卷二册、《和字功过自知录》一册、《阴骘文绘钞》二卷二册。④[日]下出积与著《日本古代の道教·阴阳道と神祇》,吉川弘文馆1997年版,第182~206页。但笔者认为,除《簠簋内传》、《安倍泰亲朝臣记》之外的阴阳道书大多源于道教。

从祭祀上看,阴阳道保留了日本原始宗教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视作具有生命、意志和权能的对象而加以崇拜的特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祭祀礼仪,主要有祭祀北辰的仪式,如玄宫北极祭、镇宅灵符神祭,还有太阳祭、太阴祭、属星祭、本命祭、七十二星祭、三万六千神祭、地震祭、雷公祭、风伯祭、土公祭、水神祭、火灾祭、代厄祭、七漱祭、河临祭等。但其中最富有特色的却是与道教东岳信仰密切相关的泰山府君祭和天曹地府祭,它们堪称“阴阳道祭祀的双璧”⑤王守华、王蓉著《神道与中日文化交流》,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39页。。

阴阳道的“泰山府君”源起于道教的东岳信仰。府君是长官主帅之意,如《云笈七签》卷七十九称:“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所宗者也。世俗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归泰山受罪考焉。”⑥《道藏》第22册,第561页。道教认为,泰山府君既是道教山神,又是地狱之王,从掌管人的生死、魂魄之神,成为在诸神中占有崇高地位的东岳大帝。人死后的亡魂不得归天,只往世界最高的泰山,接受泰山府君审判,所有人的性命都掌握在泰山府君手心里,这种“泰山治鬼”信仰传到日本后,对民众产生了很大的威摄力。据千田稔先生研究:“从歌人藤原定家(1162-1241)用汉文写的日记《明月记》里,可以了解当时贵族阶层信仰的实际状况,其中提到‘上公御祭’,‘咒诅御祭’、‘泰山府君御祭’等,而这些活动的实行者,是那些被称为阴阳师的人。日本人把中国的道教作为阴阳道来接受这一事实,也不可忽视。”①[日]千田稔著《中国道教在日本》,载蔡毅编译《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3~64页。来自于土御门家的《泰山尊神由来》中说,泰山府君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从唐土传来,至今已有千余年,是主国家安定、福寿贵贱之神。其神德综摄天地、司合造化、科定祸福、增减寿命。从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名山大川到镇宅灵符、妙见尊星的部类眷属等,是统摄天神地祇的最高神。首先,能免除天上的三灾,使四海太平、五谷丰登;其次,能消除平日的凶杀及三十六衰、七十二厄,授以虔诚敬信之辈以昌运,转凶为吉,除祸赐福,延长寿命,避免水难火灾,免除一切不虑之灾难。”②[日]远藤克己著《近世阴阳道史的研究》,丰文社1988年版,第710页。与中国道教东岳信仰相似,阴阳道看重泰山府君治鬼消灾、护佑灵魂、延年益寿的功能。安倍晴明盛赞泰山府君的威德,并于泰山府君祭的仪典上,一边诵念敬呈泰山府君的祭文来呼魂唤魄,一边跳着身段优雅超俗且柔中带刚的晴明舞。

道教的泰山府君信仰传入日本后,被阴阳道奉为能够助人“转凶为吉,除祸赐福”的神灵,“泰山府君祭”也成为富有日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祭祀活动。大约从平安朝中期起,由阴阳师主持的“泰山府君祭”,因张扬泰山府君特有的主宰生死、求福消灾等重视实际利益的功能,在日本上层社会流行,逐渐成为阴阳道的主要祭祀之一。后冷泉天皇(1045-1068在位)曾亲笔写《泰山府君都状》表达向泰山府君祈求免除灾祸、保佑朝廷平安的心愿,其内容与形式犹如道教斋词:

谨上 泰山府君都状 南阎浮洲大日本国天子亲仁御笔 二十六

献上冥道诸神一十二座

银钱 二百四十贯文

白绢 一百二十匹如上

如上,亲仁谨启:泰山府君、冥道诸神,御践祚之后,未经几年,顷日苍天为变,黄地妖致,怪物数数,梦想纷纷。司天阴阳,勘奏不轻,其徵尤重。若非蒙冥道之恩助,何攘人间之凶厄哉。乃为攘祸胎于未萌,延宝祚于将来,敬设礼奠,谨献诸神。昔日崔希夷祈之东岳延九十之算,赵顽子之奠中林获授八百之祚,古今虽异,精诚惟同。伏愿垂彼玄鉴,答此丹祈。谨启拂除灾危,赐余宝祚,删死籍于北宫,录生名于南简,延年增算,长生久视。③[日]远藤克己著《近世阴阳道史的研究》,丰文社1988年版,第715~716页。

永承五年十月十八日 天子亲仁(御笔)谨状

从这篇都状中可见,天皇愿意供奉数目可观的银钱、白绢等来敬设礼奠,谨献泰山府君、冥道诸神,以获得福禄寿财等现实利益。“都状”又称告玄都状,具有祈祷祝愿的意思。这些用汉文撰写的都状是否来自于道教中的“都功”、“都讲”等词还值得再研究,但有意思的是,“中国泰山的愿文碑刻,却并不见都状一词。日本典籍对泰山府君祭中的愿文,都明确以都状相称。……《土御门文书》中那些与泰山府君祭合祭的天曹地府祭的祭文,也无不以都状相称,可见从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的千余年来,都状这一名称一直与泰山府君联系在一起。”④王晓平著《泰山府君与日本古代的都状》,《寻根》2008年第1期。这些是否反映了中国道教的“泰山府君”信仰经过阴阳道的改造在日本社会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据福永光司(1918-2001)研究:“这里所说的道教,是老庄思想与咒术宗教信仰相结合的东西,在日本则多与神社信仰、山岳信仰、星宿信仰等习合,而被称作阴阳道的咒术宗教的道教——其技能哲学占有很大的比重。”⑤[日]福永光司著《道教と日本文化》,人文书院1982年版,第249页。

阴阳道把泰山府君信仰与日本的神社信仰、山岳信仰、星宿信仰相结合,贯穿于各类祭祀活动中,上至朝廷的仪式典礼,下至百姓的冠、婚、丧祭礼,这使原本属于阴阳道土御门家的“泰山府君祭”逐渐发展成隆重而热烈的国家祭祀。每逢国家有灾难时,土御门家就设坛建醮,天皇、将军亲临祭坛。阴阳师在祭坛上礼拜泰山府君的步态和动作都采用道教的禹步法,亦称“步罡踏斗”,以示天人感应。江户初期,土御门神道宣扬,敬祭泰山府君就可消灾除祸,泰山府君进入神道教神祇系统中:

天御中主尊、国常立尊御馔都神、御水云神,神体飞空自在天,同听发言,精气灵镜也。水珠所成王,常任法身妙理也。大日灵贵、天照大神、天照大日灵尊,八咫之镜座是天镜也。火珠所成王,本有法妙理也。皇孙尊、天上玉杵命二柱一座,天津彦火琼琼杵尊亦名独一尊王,亦名杵独王,亦名示王神,亦名爱护神,亦名左天神。天上玉杵命神体是八叶形灵镜、无缘圆轮御灵镜也。……摄政别宫多贺御前神亦名泰山府君也,止由气皇大神荒魂亦名伊吹户主神也。①1623年春日大社纪录的《神祇灌顶泰山府君祭作法》,[日]远藤克己著《近世阴阳道史的研究》,丰文社1988年版,第733~734页。

阴阳道中出现以祭“泰山府君”为首的天神地祇八百万神的信仰,依远藤克己的看法,从信仰层面上看,土御门神道成为“当时神道诸派的联合体”②[日]远藤克己著《近世阴阳道史的研究》,丰文社1988年版,第836页。。

阴阳道的“天曹地府祭”也来自于道教。道教所说的“天曹”是指天上以紫微星为中心的天宫朝廷。天宫中间是天帝的座位,北侧半圆内的星象征着内臣,南侧半圆内的星象征着外臣,出入内外臣之间的是外征将军太白金星。“地府”是指掌管人世间的生死富贵以及人死后灵魂户籍的泰山府君的冥道府第。天曹地府信仰与泰山府君信仰相关,但所祭祀神灵也有特色:

天曹地府、北帝大王、五道大神、泰山府君、司命司禄、六曹主者、南斗北斗星官谨启:伏惟至尊至重,惟正惟明,统领生死,记住善恶,寿命修短,不得由之,祸福兴衰,皆在科简。伏闻,神道不远,祈必降灵。③[日]村山修一编《日本阴阳道史总说》,镐书房1981年版,第418页。

天曹地府祭以“祭祀天地五行相生”之名,参拜掌管各种事务的职能神,以期借助神威,祈愿天下太平、百姓康泰,一般是在天皇即位或新一代将军就任时举行,相当于中国皇帝举行的泰山封禅仪式,以证明自己是真命天子,既为自己权力的合法性提供神圣依据,同时也感谢上天授命,并祈求上天保佑皇运久远、国富民丰,故称“一代一度的天曹地府祭”。

天曹地府祭的仪式如同道教的斋醮科仪,必须斋戒沐浴、设祭坛、摆供品,才能向神祈求:“清静洁斋而设四方之祭坛,备十二座之清供,致礼奠,抽精诚。所奉祈者,今度天变地妖之灾孽,连月积日之出现,是偏恶人伦奢侈,彗孛地勤,病蚀数筒之。天运地理之恶气显乎,天道其慎大不轻,因此赎人罪于天道,所祈者纵然大,虽有祸难,避其祸难。……愈朝家繁昌,玉体无恙。犹以心中诸愿悉成就,圆满而如神明昊镜。”④[日]远藤克己著《近世阴阳道史的研究》,丰文社1988年版,第748~749页。“天曹地府祭”之所以要备“十二座之清供”,是因为要供奉冥道十二神,如阎罗天子、五道大神、泰山府君、天官、地官、水官、司命、司禄、本命、同路将军、土地灵祇、家亲大人。“天曹地府祭”曾取代日本传统的大尝祭,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礼仪,由那些有着极强能力的阴阳师来担任司仪,这使阴阳道中的神道教色彩日益增加。近代以来,随着日本社会走向现代化道路,那些在神社进行的“泰山府君祭”中的道教信仰因素逐渐淡化,但时值今日,泰山府君仍然是日本神道信仰中最具有道教特色的神灵之一,这与东岳信仰中内含的顺应自然、规范人伦、奖善罚恶、敬畏生命的宗教精神是联系在一起的。

猜你喜欢

府君阴阳师道教
渠县汉沈府君阙
“五不翻”音译思想的现代应用
西夏道教补议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民间信仰:汉族村落阴阳师角色解读
《阴阳师》:世上最短的咒,就是名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府君山下的城
黄道周
论阴阳师安倍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