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大学新闻教育述评
——以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为例

2015-03-17贾乐蓉

传媒国际评论 2015年1期
关键词:莫大苏联大学

贾乐蓉



俄罗斯大学新闻教育述评
——以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为例

贾乐蓉

本文以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为例述评了俄罗斯大学的新闻教育。认为,俄罗斯大学的新闻教育理念自苏联解体以来进行了较大改变,目前其主要特点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俄语训练、国际合作与交流。

俄罗斯 大学 新闻教育莫斯科大学新闻系

贾乐蓉,女,汉族,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博士。

一 俄罗斯大学新闻教育的起点:苏联时期的大学新闻教育

苏联的大学新闻教育可以追溯至卫国战争期间。1944年,白俄罗斯大学成立了新闻系。卫国战争结束之后,1946年,列宁格勒大学和乌拉尔大学相继开设了新闻专业。20世纪40年代,阿塞拜疆、维尔纽斯、哈萨克、基辅、里沃夫、塔什干和哈里科夫大学都相继开设新闻专业或新闻教研室。1947年底,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成立了新闻专业。1952年,在该新闻专业和莫斯科印刷学院的编辑出版系的基础上成立了莫斯科大学新闻系。

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大学新闻教育体系开始形成。从6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创办新闻专业和新闻系的热潮。当时,沃洛尼什大学、远东大学、伊尔库茨克大学、喀山大学、罗斯托夫大学和其他大学都陆续创办了新闻专业或新闻系。及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共有24所大学设有新闻系或新闻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七国新闻传播事业[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371.

与苏联新闻业的主要功能相一致,苏联新闻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对于意识形态的高度重视,这可以从它的课程设置中看出来。例如,苏联新闻院系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这样一些:“苏联共产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理论基础”、“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理论与实践批判”、“意识形态工作的宣传和方法的科学基础”、“党建与苏维埃建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

苏联新闻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通识教育。在苏联新闻院系的课程设置中,哲学、经济以及地缘政治这样的课程是必修课。此外,对于文学、语言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视的。其原因有二:一是苏联的新闻专业或新闻系大多是依托于语文系或自语文系发展而来,因此有重视语言学教学的传统,另一方面,新闻事业本身就是一门运用语言的职业。苏联时期,毕业于新闻系的大学生在哲学、人文方面的坚实基础获得了用人单位很高的评价。

苏联新闻教育同时也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以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为例,它设有自己的印刷厂,从1956年起,出版教学报纸《新闻记者》就被纳入了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的教学计划。这样,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出版报纸,并得以在此过程中领会办报的整个过程。此外,在1973年的教学计划调整中,苏联教育部要求新闻系或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因此,学生们还必须去新闻单位实习。

但另一方面,苏联新闻教育与其他社会领域一样,由于过分强调与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因此忽视甚至蔑视对外国经验的研究和借鉴,即便是开设了关于西方新闻事业的课程,例如“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理论与实践批判”,其目的也是以批判为主,而非吸收、借鉴。

二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学新闻教育的主要特点

苏联解体后,伴随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受到取消新闻检查、自由创办大众传媒、对新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的大学新闻教育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新闻教育理念的变化

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导致社会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相应地,俄罗斯的新闻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垄断地位不复存在,甚至被边缘化了。如果说,苏联新闻教育的所有方面都是以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为基础展开的,那么,苏联解体后,伴随社会的转型,多元化的、民主的教育结构开始形成,出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即应当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提供独立形成关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观点、世界观的可能性。*Отчет о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факультета за 2001 год, Москва-2002,с.3.莫斯科大学前新闻系系主任扎苏尔斯基教授认为,俄罗斯新闻教育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前提,即哲学和政治上的多元主义,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哲学与政治立场,而新闻教育者的主要任务在于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广泛的形成自己立场的可能性。因此,新的教育理念是定位于个性自由、个性的发展与自我发展之上的,是定位于为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获得教育、知识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的。*Там же.с.4.

教育理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设置的变化——除了取消有关共产党新闻史和共产主义思想以及批判西方新闻学的课程外,还因应社会的新需求开设了一些新专业,例如,苏联时期的教学计划中所没有的广告、公共关系方面的课程、新闻与广告社会学、新闻与广告心理、大众传媒的管理与经济课程,新闻事业的法律基础等课程。关于外国大众传媒的相关课程也增多了,开设了诸如“世界新闻事业导论”、“外国大众传媒”、“国际人文法”这样的课程。在许多大学里开始讲授分析新闻学、调查新闻学。例如,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开设了“大众传媒理论与经济教研室”、“新媒体与传播理论教研室”,而以前的新闻社会学教研室开设了“网络媒体社会学”、“网络新闻学中的互动”等课程。

(二)实践教学

从苏联时期开始,实践教学就是大学新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社会转型之后,尽管莫大新闻系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但是,仍然保持了以往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

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始创之初的宗旨是培养能够写新闻报道的记者(此前苏联新闻干部都是由党校培养的),这实际上为莫大新闻系的培养方向定下了重视实践的调子。为此,采取了严格遴选学生、完善教学计划、举办创作竞赛等多种措施来选拔和培养人才。*Там же.с.4-5.除了开设专业课和创作课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莫大新闻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期间,学生需要出版教学报纸、广播和电视节目以及网络出版物,由教师指导和给予评价。此外,学生们还需要去新闻机构实习。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就可以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平,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

伴随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为了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对新闻与传播人才的要求,莫大新闻系不仅开设了“计算机实践”这样的课程,还创办了数字新闻学实验室,致力于培养学生们成为可以同时为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提供材料的“全能记者”。莫大新闻系的学生们在校期间就掌握了电脑排版技术、使用数码相机拍照、利用互联网搜索信息、用手机进行新闻报道等技能。

此外,莫大新闻系还经常邀请新闻业界人士为学生开设讲座。打开新闻系的页面,就会看到有大量的此类通告。

(三)俄语训练

前文已述,苏联时期的新闻教育特别强调语言能力。目前,俄语在莫大新闻系的教学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在莫大新闻系的教师看来,记者的主要工作手段就是语言,因此,必须对俄语教学予以高度重视。莫大新闻系下设俄语修辞教研室,其任务是培养能写出修辞水平较高作品、能够专业地分析和评价新闻文本的记者。该教研室俄语教学的特点是有机地结合理论和实践。在教学中,使用当代大众传媒的文本,布置创作性质的任务和作业。同时还注重学生们的语言规则训练,如预防词汇、句法和修辞错误。此外,还注重学生们在拼写和标点符号方面的训练。

莫大新闻系的学生们在一至四年级都要学习语言学方面的课程。例如,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学习“现代俄语”、三年级学生要学习“俄语实践修辞”、四年级学生则要学习“文学编辑”。

(四)通识教育

一些俄罗斯新闻教育者认为,俄罗斯新闻教育的特点是:强调深度、广度和侧重点,其目的是培养具有人文思想和较高文化水准的学生。这一目标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实现的。这可以为记者打下扎实的新闻学、历史、哲学、社会学和文学基础。

以莫大新闻系为例,它的教学特别重视学生们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因此开设了政治学、经济学、法律以及国际关系等课程。此外,还高度重视人文教育。2006年,莫斯科大学前新闻系主任扎苏尔斯基教授在接受笔者应人民网邀请而做的采访中谈到,莫大新闻系始终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培养学生们的伦理道德和对于人类最高价值的理解。这些素质的培养,扎苏尔斯基教授认为,可以通过对文学的学习达到。*人民网,2006-5-15.扎苏尔斯基教授特别强调文学对于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这类课程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对这些作家作品的了解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艺术趣味,进行文学和美学教育,还可以形成学生们的人文世界观,培养他们对于人的个性的尊重,而这些对于自由民主的社会来说是特别重要的。*Отчет о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факультета за 2001 год, Москва-2002,с.7-8.扎苏尔斯基教授认为,在俄罗斯及国外的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人类的哲学、审美遗产,呈现出世界观的多样性,它们使得学生们有可能在接受这些人类艺术巨匠成就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立场、观点,从中感受到某些哲学思想,因为这些文学大师同时也是重要的思想家,从而有助于学生们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意识行为方式。*Там же.с.7.他认为,如果说莫大新闻系的毕业生们保持了人文的世界观,那么这首先得益于他们的最重要的老师是伟大的智者和艺术家、思想家,如普希金、托尔斯泰、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莎士比亚、歌德、海涅、狄更斯、加缪等人。尽管在50年*指莫斯科大学新闻系自1952年创办以来。——笔者注中,国家的意识形态曾经有过多次改变,但是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们正是通过这种文学教育保持了他们的人文思想,保持了对人的尊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不只传授给学生们知识,还用这些大师们的作品培育他们的个性,同时也使学生们在理解人类历史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目前,莫大新闻系的课程设置就体现着对于通识教育的重视,在一、二年级的教学方面都是通识性课程,三、四年级才进入专业学习。在乌拉尔大学新闻系的教学计划中也体现出大体一致的原则,一、二年级的课程主要由外系教师承担,三、四年级才是专业课,由本系教师承担。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

苏联时期,由于社会封闭,再加上对于意识形态的高度警惕性,苏联的新闻教育也呈现较为封闭的状态。但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打破了以往的封闭状态,大学教育也开始与国际接轨甚至同步。

以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为例,它目前与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签署了科研与教学的合作合同。根据合同,大学生们可以出国学习或实践,教师们也可以到国外的大学进修或讲课。例如,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之间的合作除了讲学、共同举办研讨会之外,还共同成立了传媒融合实验室,目的是教会学生们在数字技术条件下为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手机提供材料。*人民网,2006-5-15.此外,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还合作出版俄文与英文的学术著作,与芬兰学者合作进行研究并出版研究成果。莫大新闻系与笔者供职的中国传媒大学也保持有长期的合作关系,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召开了十届“21世纪中俄大众传媒”学术研讨会。

近几年来,莫大新闻系还与国外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合作出版英文书籍,以扩大本国研究成果的国际化。例如,近几年来定期出版英文年鉴《World of Media Yearbook of Russian Media and Journalism Studies》。

莫大新闻系还是许多国际性学术团体和国际组织的成员。例如,莫大新闻系是“信息与大众传播研究领域的国际协会”、“欧洲传播研究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与大众传播的国际网络”等组织的成员。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现任系主任瓦尔丹诺娃教授是欧洲委员会的信息社会问题专家。得益于广泛的国际合作,今天,莫大新闻系的研究和教学是与西方同步的。

与此相关,莫斯科大学新闻系非常重视学生的外语水平,系里专门开设了外语教研室。例如,密苏里大学的学者们就认为,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较高,可以毫不费力地听懂他们在莫大的讲课内容。

总的来说,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不只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还为教师们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的机会。

(六)学术活动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莫大新闻系已经连续三十年每年召开全俄罗斯的年度学术会议(通常在每年的一、二月份召开),其宗旨是总结上一年度新闻事业的发展情况,研究大众传媒发展的趋势与规律。主要参加者有:新闻媒体中的工作人员、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政府官员等。此外,莫大新闻系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每年召开“罗曼诺索夫”大学生、研究生和年轻学者的学术研讨会,目的是为年轻学者们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再有就是每年举办大量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此外,莫大新闻系还出版几种专业性学术刊物,它们是:《莫斯科大学学报·新闻卷》、《新闻学与俄语文化》、《媒介文选》以及电子出版物《媒介趋势》等。

三 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几点启示

通过上文对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情况的介绍,笔者认为,该系有以下一些方面值得中国同行们借鉴,简而言之,这就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对于实践教学的高度重视、高度国际化的研究与合作以及与时俱进的办学精神。

值得强调的是,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现实,莫大新闻系在解体以来进行了与时俱进的调整,从新闻教育理念的变化直到课程设置的调整等,但与此同时,在俄罗斯新闻教育经历了较大变化的同时,体现出了对传统的高度重视。事实上,新闻教育理念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对于传统的抛弃。今天,苏联新闻教育中对于人文教育、基础教育、实践教学高度重视的传统仍然保留了下来。*2006年12月4日对扎苏尔斯基教授的采访。

本文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是以莫大新闻系为例来介绍俄罗斯大学新闻教育的,但是,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的经验并不能代表整个俄罗斯新闻教育的经验,尽管就俄罗斯新闻教育的整体而言,大体上都有一个相同的框架,这就是新闻教育都是由历史—人文、社会—经济与新闻学专业教育三个部分组成的,都较为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但毕竟,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的历史传统,它在俄罗斯的国家地位、所获得的资金支持都是其他大学暂时还不能望其项背的。

猜你喜欢

莫大苏联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七)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给你莫大勇气的神回复
知足
大学求学的遗憾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等文中引用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