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奇·阿尔博姆小说的生命思索

2015-03-17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米奇死亡生命

常 珺

(海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



米奇·阿尔博姆小说的生命思索

常珺

(海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

摘要:追寻生命意义是米奇·阿尔博姆在小说中反复书写的主题之一,他的小说中充满对生命有限思索。通过对死亡的理性解剖,阿尔博姆试图指导人们应如何去生存,帮助人们建立积极的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米奇·阿尔博姆;生命;死亡;向死而生

从纪实性文学作品《相约星期二》开始,阿尔博姆的小说便得到广泛关注。该书一经出版就轰动了美国文坛,并被翻译成31种文字畅销世界各地。书中故事源自阿尔博姆的老师莫里教授辞世前的14堂“课”,这14堂人生哲理课给了阿尔博姆巨大震撼和启迪。亲眼目睹了恩师死亡过程,也给阿尔博姆心里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在他日后创作中,包括《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一日重生》《来一点信仰》《时光守护者》等都涉及到“死亡”这一永恒的文学母题,并在作品中探究死亡的意义以及人们面临死亡时应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因此,克服死亡恐惧,追寻生命意义成为阿尔博姆小说反复书写的主题之一。

一生命有限的思索

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实,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妄图破解的终极谜题。即使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类仍然无法破解死亡之谜。死亡如同悬在每个人头顶的一把剑,没有人知道它何时会刺下来。因此,对生命短暂的哀叹,对时间有限的思索,是文学家们笔下永恒主题之一。

《相约星期二》便是一部探究有限生命的小说。小说以阿尔博姆的老师莫里教授患上ALS(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为开端。阿尔博姆因机缘巧合重新回到恩师身边,并于每个星期二去看望他,聆听他的教诲,详细记录恩师临终前的身体状况与睿智思想。莫里教授告诉作者自己会怎样死亡,他说:“我会窒息而死。是的,由于我有哮喘,我的肺将无法抵御疾病的侵入。它慢慢地往上跑。现在它已经侵蚀了我的腿。用不了多久它会侵蚀到我的手臂和手。当它侵蚀到我的肺部时……”①米奇·阿尔博姆著,吴洪译:《相约星期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当疾病侵袭到肺部时,莫里就会窒息而死。书中多次描写莫里发病时的状态,死亡如同乌云投下的阴影,贯穿全书始终。除此之外,小说《你在天堂里遇见的5个人》也以主人公爱迪死亡倒计时为开篇,“在地球上的时间还剩50分钟”“距离死亡还有40分钟”“还剩下30分钟”“还能活26分钟”“在地球上的时间还剩下19分钟”……这种冥冥中的死亡倒计时,时刻提醒着末日来临,读之令人毛骨悚然。《一日重生》开端则是主人公鸡仔贝奈特因生活不如意而选择自杀,在经历了一日重生后重新回到往日生活。我们不难发现,阿尔博姆总是将死亡置于小说开篇,似乎是想直截了当告诉读者:这是一个关于死与生的故事。对生命有限的思索贯穿着阿尔伯姆的文学创作,《时光守护者》更是创造了一个追寻时间,渴望永生的现代神话——生于人类历史之初的多尔因为心爱的妻子去世,想要“改变神灵们的规则”,渴望时间静止。然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有限的个人时间终究敌不过无限的宇宙时间,人类自身局限性注定了死亡的必然性。

叔本华把死亡比作人生之船不可避免的目的地,在其著作中写到:“他(人类)也正是由此一步一步接近那最后的、整个的、不可避免不可挽救的船沉海底,并且是直对着这结果驶去,对着死亡驶去。这就是艰苦航行的最后目的地。”*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26-427页。固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将死亡视为最后归宿,然而死亡的必然性的确始终站在现世生命尽头,逼视着留恋世间的人们。因此,有限生命显得极为可贵。生命有限性,迫使人们思考如何握紧稍纵即逝的时间,如何把握变幻无常的人生。如果生命的长度无法延伸,是否可以通过拓宽生命广度的方式来充盈人生,达到不枉此生的目的?对于这些问题,阿尔博姆力图在小说中给出答案。

二死亡的理性解剖

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在生理学意义上,意味着生命终结。如果说人类在过去是用灵魂和来世的存在来消除死亡恐惧,那么到了现代社会,人类越来越能够用更为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死亡问题。

阿尔博姆首先肯定了死亡伴随而来的恐惧是人类正常的心理状态。莫里教授在谈到死亡时,也是他最害怕的时刻——他会害怕地剧烈喘着。每到这个时候,他也只能安慰自己:好了,这就是死亡恐惧。死亡恐惧来时,莫里教授没有回避它,因为他知道这种病痛带来的生理反应是避免不了的。“他的哲学是,死亡不应该是1件令人难堪的事;他不愿意为它涂脂抹粉。”*米奇·阿尔博姆著,吴洪译:《相约星期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他把这种恐惧当作习以为常的不速之客,来的时候尽量平静接受它,再试着摆脱它。

单单接受死亡恐惧是不够的,阿尔博姆还认为死亡也是人成长的一部分。死亡不仅仅是生命终结,更是人成长的最后阶段。在他的小说中,主人公们总是在面临死亡时,或者死亡后,明白了许多生前没能懂得的道理。无论是《一日重生》中的查尔斯、《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中的爱迪、还是《时光守护者》中的维克多,他们都在死亡逼近时或是已经死亡后,懂得了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爱,也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珍惜在世上每一秒无可替代的时间。他们的灵魂因死亡而得以升华,生命也因死亡而得以完整。

此外,阿尔博姆否定自杀。正如叔本华所言:“人们将会发现,一旦生之恐怖超过了死亡之恐怖,人就会结束他的生命。”*叔本华著,绿原译:《叔本华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在这种观念之下,死亡成为人逃脱苦难,寻求解脱的方式。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80万以上的人死于自杀,并且还有更多的人企图自杀。与因疾病带来的死亡不同,自杀是可以预防的。阿尔博姆认为自杀是不可取的,因为自杀不仅是对自我生命的不尊重,更是对家人、朋友的不负责任。《一日重生》中的贝奈特因认为被家人抛弃而自杀,《时光守护者》中的萨拉为情所伤而想要自杀,他们最终都被家人感化,明白了生命的可贵,获得新生。

阿尔博姆将死亡放诸理性的手术台上,进行层层解剖。他认为生命是无比珍贵的,也是无比脆弱的,因此人可以有害怕死亡的权利。然而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如果只接受死亡的恐惧,那么死亡将给余生蒙上一层阴影,从而影响人的现世生活与自我的最后成长。所以他认为人应该自然面对死亡的必然性,将死亡视为生命的最后阶段:当生命以疾病或意外方式而即将结束时,不虚度余生;当面对生活打击而郁郁寡欢时,不以自杀来作为逃避现世中的困难的方式。阿尔博姆认为如何面对死亡,也直接影响着人们选择生活的方式。

三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

正如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指出的:“死亡,是每一个诞生在光线之中的人的共同命运……在对死亡的认知中,乃产生了一种文化的世界景观,由于我们具有这种景观,便使我们成为人类,而有别于禽兽。”*斯宾格勒著,陈晓林译:《西方的没落》,台北华新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305页。斯宾格勒所说的“文化的世界景观”即为人类面对死亡是产生的一种意志,这种意志有着普遍性,能够使人们了解生的意义,提醒人们选择某种自认为有必要的生活方式。“死亡是每个人自己的无可替代的可能性。所以,领悟着死来为存在作筹划,就是从根本处来筹划各种可能性了。”*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与“未知生,焉知死”相反,阿尔博姆小说中流露出“先知死,后知生”的死亡观,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

死亡是横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面对死亡,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真正豁达。阿尔博姆笔下的人物也不例外,他们面对死亡的“达观”建立在死亡无可避免的基础上,因此,这份无可奈何的豁达浸染着些许悲哀意味。《相约星期二》中莫里教授患病后开始思考是否应“枯竭”活下去还是不虚度剩下的时光。死亡阴影逼迫人们去思考现世人生,小说里反复出现一句话: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生命有限性促使着人们在划定好的时间里奋力活着,从这一方面来讲,正是有限生命给了人们无限创造的动力。莫里教授认为,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一旦人敢于面对死亡,并把必然的死亡作为现世生活的动力,以一种向死而生的态度活着,人便会拂去心灵尘埃,看到生活真谛。经历过“一日重生”的查尔斯醒来后“戒掉了堕落的生活,得到了家人的关爱”(《一日重生》);预见了死后场景的维克多放弃了人体冷冻的妄想,和妻子共同度过生命中的最后时光(《时光守护者》)。正如阿尔博姆在《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中写到的:“这是上帝能够给予你的最好的礼物:理解你生命里发生的一切。让你的生命得到诠释。你一生所寻觅的正是这种宁静。”*米奇·阿尔博姆著,赵晓春译:《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海德格尔区分了亡故与死亡,他认为亡故是一个存在的终结,而死亡是指一个存在走向终结的过程。当死亡成为一条线而不仅仅是一个点的时候,走在这条线上的每一步都值得考量。“人的有限性不同于世上其他事物的有限性,虽然人确定地生存于其具体情境里,但一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他就在有限事物中分享了无限。尽管他会在忧惧中经验到空无,人仍然有可能通过选择属于自己的存在而肯定自己。”*卡尔·雅斯贝尔斯著,亦春译:《悲剧的超越》,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 157 页。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带给人们或积极或悲观的生存态度。阿尔博姆笔下的主人公们在对死亡景观的独特想象中,认真思考存在和死亡,从中获得了生存勇气与智慧,也完成了生命最后的成长。从中不难看出,阿尔博姆希望人们能够从死亡中寻求到积极的生命力量,并以其巨大精神指引作用,支撑余生每一步。

阿尔博姆小说中充满了对生命有限的思索。通过对死亡理性解剖,阿尔博姆试图帮助人们建立积极的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对生命关注,对人类应该如何生存的思索,是阿尔博姆一跃成为畅销书作家,作品获得巨大市场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叔本华著,绿原译.叔本华散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2]斯宾格勒著,陈晓林译.西方的没落[M].台北:华新出版有限公司,1976.

[3]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张玉秀)

(转至第27页)

作者简介:常珺,女,汉族,黑龙江鹤岗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收稿日期:2015-09-11

DOI: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5.04.008

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43(2015)04-0037-03

猜你喜欢

米奇死亡生命
好奇无界:米奇艺术展全球巡展深圳站
“铲屎官”和“小祖宗”
小兔子开博客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