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秤,旺一点儿!

2015-03-17孙兆钧杨登甲

中华手工 2014年9期
关键词:秤杆杆秤手艺

孙兆钧 杨登甲

清晨弥漫着些许凉意,老街柴桥店铺的大门自然开得迟些。早上八点钟左右,秤店的拉栅门像往日一样“吱嘎”一声拉开,企盼着每日的第一笔生意。这是柴桥街唯一一爿([pán])制木杆秤的店,它坐落在宁波北仑芦南社区薪桥南路。店内临街摆设一张工具桌,三面内壁挂满了各种规格的木杆秤;有大小钩子秤,长短不一的铜盆秤,还有落地排列的电子秤等,可谓琳琅满目,任凭选购。

女老板郑银娥今年67岁了,却依然一头乌黑的头发。她腰缠印花围裙,开口便露笑容,亲切可掬。说起手工制秤技艺在2009年被列入北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她笑呵呵地说:“我的名字还上了宁波出版社出版的《甬上风华》一书呢,现在真正成了传承人。”

见秤生情的女匠人

纯手工制作木杆秤的艺人们已经很少见了,更不要说郑银娥还是位女匠人。

1968年,郑银娥经人介绍出嫁到柴桥,成了老字号“董复兴秤店”的大媳妇,从此耳濡目染的尽是大秤小秤,秤钩秤砣。出于好奇,她好几次要求公公教她制秤技艺,可由于传男不传女的祖传行规,再加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老观念,郑银娥只好默默无闻地围着井台、灶台,给男人洗衣烧饭干家务。一旦忙完,就在丈夫的柜台前目不转睛地窥视钉秤手艺。

由于社会变迁,郑银娥的丈夫进了柴桥日用制品社,之后又调到钟厂跑供销。为了让妻子也有个工作,丈夫答应郑银娥利用假日秘密传授她制秤手艺。

木杆秤看上去简单,却要经过4道工序:刨杆、装纽、钉花、包铜皮。一般学徒需要苦练3年才能熟练操作。“我一般选取优质红木料作杆秤,因为它的木质不容易变形。”郑银娥介绍,将杆刨好后,再进行钻孔、穿绳——每杆秤前端必须钻孔眼三个:一孔安装秤钩,二孔称“外钮”,三孔称“里钮”,需串木纽绳。

接下来就是钉秤花。按照计量部门规定的标准,需要在直线上用木制压钻分别钻孔。郑银娥取出了一件古老的木钻,细看钻头只有纳鞋底用的银针那么大。工具呈十字状,横杆两端置有钻绳连接于钻杆末端,使用时,将两根钻绳缠绕在钻杆上带动钻杆旋转,就能在木杆上打孔了。虽然戴着一副厚重的老花镜,不过郑银娥打起孔来娴熟到位,一钻一个准。

她将打好孔的秤杆固定在工具桌上,用左手将一根铮亮的细软铅丝按顺序插入孔眼。右手提一把特制“快刀”,割断铅丝,然后轻轻敲一下,便在秤杆上留下了“秤花”,秤花不能有丝毫偏离,必须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此道工序全凭手艺,需一气呵成。

“之后,再用紫铜片将秤的前端和末端包裹牢固。而秤铊、秤钩则由计量部门定点工厂生产。”郑银娥说,经过调试,配上计量部门定制的秤砣后,一杆锃亮光滑的杆秤便制作完成了。

独当一面的掌柜

从公公,到丈夫,再到自己,如今,郑银娥经营的秤店经过三代传承,依然保持木制秤杆不变形,秤纽、秤钩灵活准确的优势。

曾有位春晓镇昆亭来的老年人,背着一杆秤花为150市斤的大号杆秤前来修理,令她十分感动。“这是从一位走街串巷的个体小贩中买来的,秤杆尚未变形,但‘三纽不直,致使秤杆不稳,衡量不准。”清洗、调试、上油,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一杆乌黑油光的杆秤呈现在这位老年人面前。但郑银娥却只收了材料费,几元钱就打发了。只要看到有人还在用木杆秤,郑银娥就满是欣喜。仅一年时间,她就修理了上百件木杆秤。

在如今电子秤盛行的世道下,郑银娥就是靠精湛的手艺和热忱的笑脸迎来八方朋友。“只要有一笔订单,我就会继续把木杆秤的生意经营下去。”话虽这么讲,不过她打心眼期望,这一张订单永远都不要断弦,让木杆秤这门技艺能一直存活于民间市井。

在巴渝之地,常有挑着担子沿街售卖蔬菜的小贩,木杆秤是他们的必备工具。每次称菜时,买家几乎会习惯性地说:“称旺一点哟!”意思是重量多一点,让秤尾翘得高一些。尽管远在江浙之地,但这里的“旺”字也折射出一种期望——郑银娥经营的秤经营能积极向上,兴旺发达。

猜你喜欢

秤杆杆秤手艺
一杆老秤挑起尘世的盖头
手艺
最贵的不是手艺
曾云英 心中有杆秤
代表心中有杆秤
《寻找手艺》让“手艺”文化走红
老手艺
哲理漫画
做杆秤的师傅
荷叶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