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会计信息化的企业内部控制探讨

2015-03-17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商论 2015年10期
关键词:企业会计计算机信息化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孔 丽

基于会计信息化的企业内部控制探讨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孔 丽

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在不断加深,IT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企业会计为顺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需要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同时这也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做好,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会计信息化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着手,分析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继而提出完善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议。

会计信息化 企业 内部控制 建议

近年来,世界经济在IT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带动下,生产和经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会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并且适应时代的潮流,逐步完善其形式和内容。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其中会计信息是管理信息的资源,企业会计通过运用网络通信、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对其相关财务信息进行加工、应用、传输等处理,为企业经济运行、控制决策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实时、充足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既是适应信息社会的产物,同时也是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先进信息技术与传统的会计工作融合,它还包含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等更深层次的内容。会计信息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智能性以及全面性等特征。

1 会计信息化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

1.1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首先,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有所增加。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会计工作增设了销售、库存、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这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增加了。另外,原有岗位也会做调整,增加系统管理员等岗位,这些变动也会增加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其次,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形式有所转变。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传统会计中一些内部控制的方式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比如核对账证工作。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下,由计算机登记凭证数据,一般只要计算机程序没有问题,登记过程便不会出错。另外,还有一些内部控制手段由计算机强制执行。实施会计信息化后,计算机程序将逐步代替传统的内部控制手段。内部控制形式转变为双重控制,即程序控制为主,制度控制为辅的控制形式。再次,企业内部控制对象有所改变。传统会计制度下,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仅仅限定在企业工作环境下。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会计核算的必备设备就是计算机,这使得内部控制的范围不仅仅限定在企业工作环境下,员工在离开单位后,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也可以获取相关资料,这就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变得复杂了许多。最后,企业内部控制的对象有所改变。传统企业内部控制的对象为财务工作人员,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企业内部控制的对象增加了计算机系统。

1.2 企业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

首先,企业内部控制影响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企业的领导层决定该企业是否实行信息化以及实施信息化后该怎样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领导层对信息化的认识以及制定的信息化相关战略。其次,企业内部控制影响企业信息化的效率。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是指工作人员在结合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对企业信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获取、处理、输出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企业信息化的效率主要是由企业内部控制的好坏决定的。最后,企业内部控制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企业能否健康地向前发展。故此,只有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才能使得信息系统更加安全和有效,最终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2 会计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挑战

2.1 原有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未能适应新时期的会计信息化需求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就是企业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已经远远落后于信息时代的新要求。会计信息化是整个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板块需要与企业内部其他信息化板块进行对接,这样一来,需要重新调整企业内部许多岗位权责,这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设和完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会计信息化下数据的存储存在安全隐患

传统会计形式采用纸质形式记录各种账簿,如果记录出现差错,只许可相关责任人员通过正常的错账更正方式进行修改,并且相关责任人员和经手人还要签名或者盖章,这种情况下容易控制。但是在会计实现信息化后,相关的会计数据都

存储于计算机中,这样一来,如果有人对会计信息进行更改、增减、拷贝是不容易被发觉的,很容易导致会计信息泄露。

2.3 会计信息化岗位之间难以牵制

传统会计形式下,会计相关工作人员对自己经手的账簿采取签字或者盖章的形式来分清相互之间的责任。实施会计信息化后,原来的大量复杂的手工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来完成,效率和准确率都有所提高。这种形式的转变,如果没有相对完善的岗位之间的制约、监督机制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将会有很大的风险。

2.4 网络环境下风险程度加深

实施会计信息化后,大量的工作都由计算机来完成,传输速度和工作效率都有所提高,但是使用网络传输,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比如,企业网络数据一旦遭受到黑客的攻击,企业的商业机密就会泄露,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另外,计算机病毒也是对计算机系统安全造成威胁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内控方法已经不再适用,这就增加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

3 完善会计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3.1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调整组织结构。企业应当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进行合理的职责分工,并且通过岗位职责的制定、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控制,从而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目的。根据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企业可以分为系统安全组、数据收集输入组、会计信息分析组等。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其次,培养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和信息化观念。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管理层工作人员必须要更新观念,注重对企业进行实效管理。最后,加大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关键。想要实现企业内部有效的控制制度,应当注重培养会计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人才。

3.2 正确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

实施会计信息化后,由于会计信息系统自身的特点,使得企业会计工作增加了许多风险。主要包括设计研发、实践操作不规范、不可控制等方面的风险。管理者应当正确地分析和评估这些风险,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首先,系统操作控制。系统操作控制需要明确规定各个用户的安全等级和身份标志,并且定义具体访问的对象。工作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系统操作。其次,系统维护控制。定期对工作系统的软硬件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定期对软硬件系统的程序进行升级,确保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最后,档案管理的控制。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档案大部分以磁盘形式保留,应当定期对会计档案进行备份和检查,并且要保证磁盘的存放环境安全可靠。

3.3 加强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增设审计部门,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进行审计。内部审计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定期审计会计资料,查看系统账务的处理是否得当。第二,审查书面资料是否与计算机内部数据一致。第三,监督数据保存方式是否合法、安全。第四,审查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免存在漏洞。

[1] 周丽滔.中央企业信息化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关系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

[2] 闫文琰.会计信息化及其对企业内部控制影响的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3(34).

[3] 苗壮.会计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要求[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F208

A

2096-0298(2015)04(a)-022-02

猜你喜欢

企业会计计算机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计算机操作系统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企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延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