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风古舞
——神秘的土族“跳於菟”

2015-03-17尹生香

中国西部 2015年11期
关键词:妖魔拉瓦土族

文·图/尹生香

楚风古舞
——神秘的土族“跳於菟”

文·图/尹生香

①头顶五佛冠,手执羊皮鼓的法师拉瓦。

②法师阿吾帮他们往身上抹香灰,很快这些精神饱满的青年变得灰头土脸,但神气更加昂然。

③小“於菟”喝酒驱寒

早晨七点坐车来到黄南同仁上吾屯年都乎村。年都乎村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境内的隆务河谷中段,是一个拥有343户人家1400多人口的土族村寨,它和周边的吾屯、郭麻日、尕撒日是闻名海内外的唐卡艺术之乡。“跳於菟”是当地民间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是原始人万物有灵的宗教文化观念在民间艺术中的遗存。“跳於菟”是古羌部族的古风遗俗,他们认为老虎可以驱除一切邪恶、疾病,给人们带来新一年的吉祥和平安。“跳於菟”定于农历十一月二十,土族相传这一日为“黑日”,是一切妖魔鬼怪兴风作浪的日子,所以一定要在这一天借助诸神之力,由“老虎”到各家去驱鬼逐邪。“於菟”一词在古汉语中指的是老虎。“跳於菟”即“跳老虎”,是现仅存于青海同仁县年都乎土族村的一种原始拟兽舞在当代土族民俗活动中的形态表现,是极具人文价值又很独特的古羌部族虎图腾崇拜遗俗。

“跳於菟”仪式在二十日下午二时前后举行。年都乎村的土族百姓上午集中在该村寺院里进行诵经活动,当时辰到正午时,每家的男主人集中到山神庙举行敬神和煨桑仪式。山神庙内供奉的是二郎神,年都乎村的百姓认为全村得以安宁、五谷丰登,全靠二郎神的保佑。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人在二郎神庙外的村庄附近等着观赏和拍摄“跳於菟”,其中也有不少国外摄影师。

仪式前的准备

在二郎神庙大殿旁边。有很多人在这里等着看给“於菟”化装。法师阿吾还没有来,一点左右,开始清场,说是要买门票,数量有限的门票一张50元,我们都被赶出来了(这50元门票说是给今天跳“於菟”的青年人买酒),大家等着买门票。我有这次活动的特约嘉宾证,拿着嘉宾证就进去了。在人群中看到一个憨厚的小伙子,他是其中一个叫的小。我和“更藏”加聊了起来,他腼腆地给我解释着装“跳於菟”的过程。这时化装的时间到了,更藏加和六个小伙子(七个“於菟”两个大的,五个小的)在严冬凛冽的寒风中脱光上衣,把裤腿卷上去,使上身及大腿裸露,法师阿吾抓起煨桑的香灰帮他们往身上抹,他们扑打涂抹全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灰粉在光束中飞舞,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香味和烈酒的味道。

很快这些精神饱满的青年便变得灰头土脸,但神气更加昂然。抹完后就到二郎神大殿旁的台子上,化装师开始在他们身上画图案。几位神情庄重的“画师”(他们中有当地著名的唐卡画师,年都乎村乃是热贡文化中的一个唐卡艺术之乡)师用锅底黑灰和黑色墨汁,在“灰头土脸”的青年们脸上信手勾、抹、涂、画,一张狰狞表意的象形虎脸生动古朴,有如文物器皿上的兽面图案,叠加在灰扑扑的人脸之上。随后画师在青年的身体、手臂、腿脚上飞快地画出水波样的虎斑纹和 铜钱样的豹斑纹。

⑤“於菟”起身随鼓点在殿前垫步吸腿跳舞片刻,继而舞步出庙,在庙外场地沿外围环舞一周。

④化装完毕的小“於菟”

给七名“於菟”裸露的身体和四肢画虎豹斑纹完毕后,并把他们的头发撮撮扎起,朝天立起,似虎狂怒状,装扮成“於菟”的愤怒像。他们双手各持顶端贴有福旗的荆条棍,在头顶五佛冠,手执羊皮鼓的法师“拉瓦”主持下,由副手持锣,命令“於菟”排两列纵队单膝下跪于殿前,两手竖持荆条棍。在殿内下跪击鼓敲锣诵经。跪拜二郎神与山神,然后由拉瓦一一灌酒,使虎魂附体于“於菟”。此时,这些不能再说话的“於菟”,在民众的心目中已将原有的人格转为现有的神格,并且获得了驱鬼逐疫的能力。舞蹈时,舞者双手各执两根长约2米的荆条棍为道具,荆条棍上端结有书写镇邪之意的经文白纸。

①攀墙而上,上到村内人家屋顶,而后分南北两路穿越人家,且只能越墙而入,不得从正门进院。

②在村民们看来,“於菟”从谁家,都被认为是驱走了隐藏在自家的妖魔,预示着来年人畜平安、吉祥 。

③驱除了妖魔之后的“於菟”这时手持串满圈馍的树枝,口叼鲜红的生肉,以“垫步吸腿跳”的动作舞向村口。

祛病除邪的“跳於菟”

众“於菟”起身随鼓点在殿前垫步吸腿跳舞片刻,既而舞步出庙,在庙外场地沿外围环舞一周。此时鞭炮及枪声鸣响,五个小“於菟”沿便道跑下山丘,两个大“於菟”和法师、副手随鼓点缓缓舞步尾随下山。这时家家院门紧闭,院内摆放着肉食、馍、酒、果品等各种食物。法师拉瓦和两个老“於菟”在村口和巷道里不断击鼓起舞巡视,以防妖魔逃去。另5只小“於菟”则跑遍每家每户,驱赶村民家中的妖魔。

④用冰冷的水洗去全身的虎纹,更重要的是洗去村里的邪气。

一开始小“於菟”直冲到年都乎村西北角,攀墙而上,上到村内人家屋顶,而后分南北两路穿越人家,且只能越墙而入,不得从正门进院。越墙入户后见食物则食,并将外形似馍的“看子”串在柏枝上,亦可叼走这家人预先准备的羊肠、羊肚、肉类窜出门外,再入他户。给“於菟”的“看子”,通常是将面团在病人身上搓擦后烧制成的,有粘病除疫的功能。有病人的家,则让病人在家中、巷道,或屋顶俯卧,让“於菟”在身上跳跃而过,以祛病除邪。如此穿越至东城门时,两路小“於菟”和大“於菟”及法师、副手等会合,并列成纵队缓步起舞。特别指出的是,“於菟”必须翻墙越入村民家中,进院后不断在各房间跳来窜去,驱赶妖魔。他们见肉就叼,见馍就拿,享用人家专为他们准备的供品。而后把数个圈馍套在手中的荆条棍上,口中叼着大块生肉,又翻墙越院至另一家。在村民们看来,“於菟”去谁家,都被认为是驱走了隐藏在自家的妖魔,预示着来年人畜平安、吉祥。

我提前一家一家地询问“於菟”途经的地方,看到路边一个慈祥的老大爷,仔细询问“於菟”途经的路线和过程,大爷很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他家房顶,站在房顶能很清楚地看“跳於菟”。“於菟”从院墙爬到房顶,在每家的房顶跳,房顶人少,他们跳得很轻松,然后从房顶飞跳下去。到巷道,“於菟”从人家翻越出来后,会集在村里的巷道口。人们站在街道、围墙及房上,手中准备着空心的圆饼,待“於菟”过来时,将圆饼放入“於菟”的荆条棍中。冬天的路面上有不少的积雪和冰,观看的人群一不小心就摔倒,一个人摔倒了,倒下去一大片,可大家爬起来不顾疼痛,继续跟着“於菟”前行。

驱除了妖魔之后的“於菟”这时手持串满圈馍的树枝,口叼鲜红的生肉,以“垫步吸腿跳”的动作舞向村口去。当“於菟”转完整个村子时,时辰已近太阳落山。此时,观赏的村民们齐放鞭炮,“於菟”与村民们一道欢呼驱魔逐邪的胜利。而后,众“於菟”在鸣炮声中快速冲向隆务河畔,在结冰的河面上凿开几个大窟窿,用冰冷的水洗去全身的虎纹,更重要的是洗去村里的邪气。那个名叫“更藏加”的小“於菟”最后跑到河里,正欲跳进水里时,我迫不及待地喊住了他。他寻着我叫的声音看到了我,我从河边的梯子上爬下去,他慢慢地洗,我不停地抓拍。他一边在冰冷的河水里洗着身子,一边还开心地看着大家笑。整个拍摄过程不停地跑,不然只能拍到一部分。

与此同时,法师拉瓦在村外河滩诵经焚纸,表示将妖魔彻底烧尽。回村后,由法师拉瓦将附有灵气的圈饼分赠给各户,使全村民众食之而获吉祥、康宁。

土族“跳於菟”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於菟”舞是随历史的变迁从楚人后裔住地流传而来的,在村民祭山神习俗中,由巫觋传承沿袭保留至今。它是楚风舞蹈的活化石,也是楚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责任编辑/卢勇军 设计/张籍匀)

猜你喜欢

妖魔拉瓦土族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运动的诗篇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柴立元:降伏重金属污染“妖魔”
土族聚集区传统常用野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
活着是一本西游记(外一首)
活着是一本西游记(外一首)
神秘的土族人
三个最奇怪的词
爬树的男孩
西部大开发与土族文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