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不移强势推进“一号工程”

2015-03-17龚正

杭州 2015年3期
关键词:工程发展

坚定不移强势推进“一号工程”

新年伊始,我们召开的第一个市级层面的会议就是“一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这既说明“一号工程”具有一号地位,也表明了市委、市政府的坚定决心。

进一步增强实施“一号工程”的信心和决心

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召开以来不到半年的时间,全市各级各部门紧扣目标任务,迅速采取行动,“一号工程”实现了良好开局。前不久,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总结了2014年工作亮点,“7+7”等重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其中“一号工程”的效果是最好的,既取得了重大突破,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工作扎实推进。一是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信息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一号工程”的发展目标和“一二三四五”总体部署。二是成立了“一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三次会议,分别从各区县(市)、市直部门和企业三个方面层层抓好动员部署,有力推动了各项措施的落实。三是排定了首批300多个项目,各区、县(市)和各部门认真落实责任,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四是编制了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商务委、市金融办、市文创办分别牵头编制完成了建设“六大中心”和推进智慧应用三年行动计划,细化分解了“一号工程”的目标和任务。五是健全了统计考核体系。市统计局牵头确定了统计范围和口径,明确了统计体系;市考评办从定性的工作指标和定量的发展指标两方面,将信息经济和智慧应用纳入到对区、县(市)和市直部门的综合考评体系。六是加大了宣传引导。市委党校和各区、县(市)组织相关培训近百场次,培训人员近万人,营造了上下同心的良好氛围。尤其值得肯定的是,领导小组办公室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发挥了协调、引导的作用,多次组织面向企业的高级研修班。市委改革办、市委宣传部会同市内各大新闻媒体,建立融合宣传机制,开辟专版专栏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工作成效明显。主要体现为“四个新”。一是项目推进取得新进展。“两区”创建取得突破性重大进展。首批确定的300多个、300多亿元投资的信息经济和智慧应用项目扎实推进。围绕“五区一体系”建设目标,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向纵深推进,年前召开了第二次战略合作会议,总结了合作成果,分析了存在问题,深化了合作内容,明确了包括“两区”创建、“两镇一谷”建设、“两校”筹建、“两会”筹办等下一步合作重点。与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北大、清华、浙大和思科(中国)、比亚迪、中国电科等名院名校名企战略合作扎实推进。高新区(滨江)成功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上城山南基金小镇、西湖云栖小镇、余杭梦想小镇和杭州云谷、西溪谷、钱江传感谷等“三镇三谷”建设进展顺利,重点产业平台打造实现突破。二是招商引智取得新突破。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相继落子杭州,思科(中国)总部和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正式落户,杭州信息经济和电商高地的国际效应不断显现。像云栖小镇短短几年,依托阿里云和开发者大会,现已集聚涉云企业103家。三是质量效益实现新提升。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网、文创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预计2014年全市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网、文创等产业分别增长18.5%、33%、17%、15.5%,这些产业增幅远远高于工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进一步扩大,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四是发展环境得到新优化。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和2014阿里云开发者大会成功举办,大江东、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平台整合提升加快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工作持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成功创建,城市“四治”取得初步成效,千岛湖配供水一体化工程正式动工,杭钢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等等。这些都与“一号工程”建设密切相关,也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创造了良好条件。

信息经济、智慧应用的最大特点是竞争十分激烈,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因此,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从前期的专项督查,结合平时调研情况来看,主要还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少数单位对实施“一号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部分单位的实施意见、行动计划还比较空,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以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部分单位存在把智慧应用简单等同于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倾向。四是部分单位没有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五是部分单位数据开放和共享的意识有待加强。六是一流人才和高端创业者所需所盼的国际化宜居宜业环境,特别是国际化教育、医疗等亟待加强。这些问题要进一步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认真加以破解。

总之,我们既要充分肯定“一号工程”取得的成效,发挥“长板”优势,增强推进“一号工程”的信心和决心;更要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抓紧补足“短板”,增强推进“一号工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进一步加快“一号工程”建设步伐

半年多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实施“一号工程”,发展信息经济、推进智慧应用,是杭州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佳选择,也是唯一选择,必须坚定不移强势推进。

要把“一号工程”作为适应新常态、推进新发展的关键之举。年前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深刻分析了我市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明确了认识新常态要更加清醒、适应新常态要更加自觉、引领新常态要更加有为的“三个更加”要求,再次强调杭州要率先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一号工程”,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加快发展动力转换,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为此,我们必须结合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牢牢扭住“一号工程”牛鼻子,把它作为主动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的关键之举,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真正做到率先发展、领先发展。

要把“一号工程”作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中之重。纵观世界发展趋势,依托互联网,发展信息经济,推动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特征日益明显。去年11月在乌镇举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可以说全球互联网领域的大佬、互联网产业界的精英、互联网技术领域的翘楚,几乎都云集参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贺辞中指出,“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李克强总理在接见参会代表时也强调:“互联网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已经并且正在发生深刻的影响,依托互联网正在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中国将在共享共治中推动互联网的发展。”这次会议的举办,充分证明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主引擎,正在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发动机,必将催生一系列的新经济业态、新发展空间、新就业机会。去年,阿里巴巴启动“双十一”全球化元年,计划用五至十年时间把“双十一”做成全球消费者的节日。2014年“双十一”实现成交额571亿元,其中移动端交易额达到243亿元,全球217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交易。从2009年的5200万元到去年的571亿元,从国内狂欢到全球狂欢,从全球名企到各国网民,短短几年的“双十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经济已经做到线上与线下、实体与虚拟、生产与生活“一网打尽”,必将进一步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这些对于杭州来说,无疑都是巨大利好,这也说明我们抓对路了,也说明赶上好时候、抓住新机遇了。天时有了,地利有了,人和也有了。我们不仅要紧盯世界潮流和趋势、顺势而为、当好紧跟者,更要紧抓“六大中心”建设、乘势而上、做好领跑者,力争在若干领域、若干产业和若干核心技术上率先突破,力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有一席之地,为转型升级更换发动机,为争先进位提供新动力,为引领新常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特别要坚持“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这一核心,充分借鉴德国、欧盟实施“工业4.0”战略的经验,加快推进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传统产业和传统企业新活力,打造更多的智能工业企业,为杭州争先进位提供新动力。

要把“一号工程”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两区”创建的核心支撑。“两区”创建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给杭州的“大礼包”,更是交给我们的两大改革任务。国家各有关部委全力支持,省委省政府领导也高度重视,不仅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加以推进,还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申报创建进度,可以说,任务十分光荣、责任万分巨大。市委全会也已明确力争今年获批的工作目标,提出了努力实现“两区”有机融合、政策相互叠加、效应乘数显现的工作要求。现在,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退缩,更没有任何退路,不仅要把创建方案做扎实,更要把创建路径搞明白;不仅要确保今年获得了“名”,更要确保杭州获得了“利”;不仅要力争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成果,更要力争在推动杭州转型升级上见成效。可以说,不论是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六大体系”“两大平台”,还是“一区十片多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其中最具杭州特色的核心支撑就是信息经济、智慧应用。因此,“一号工程”和“两区”创建是互为条件、紧密相联,互相促进、互动发展的。我们不仅要保持战略定力,更要注重精准发力,自觉地把推进“一号工程”和推进“两区”创建有机融合起来,切忌两张皮,防止各顾各,力求在“两区”创建中充分发挥“一号工程”的核心作用,在“两区”创建中充分体现“一号工程”的特色优势。

进一步抓紧抓实“一号工程”各项工作任务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随着四次领导小组会议的接连召开,从顶层设计到目标任务、从行动计划到各个层面要求,都已经十分明确了。如果说去年以来是重部署、重推进,那么从现在开始就是要重落实、重成效。如果今年一年下来,拿得出、看得见、摸得着的大举措、大突破、大成效还是不多,那么我们开更多的会也没用。因此,接下去的关键,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结果评价,在狠抓落实上下真功夫。原则上,今年大而统之的会议要尽量少开,要多开一些专题会、协调会、项目推进会,腾出时间、集中精力,有针对性地解决招商引智、项目推进和生态系统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一项一项落地、一件一件见效。当前,要着力推进十项重点工作。

制定实施七个“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有了,关键在行动。现在“六大中心”和智慧应用三年行动计划内容和措施都比较明确,还要进一步细化落实。下一步要抓紧做好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等工作,抓紧修改完善并制定下发,确保提出的目标振奋人心、措施切实可行、任务落实到位、各方协同推进。

全力推进“两区”申报创建。市里已成立“双组长”制的领导小组和推进机制,具体要求和任务,市委全会都已明确。要抓紧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明确进度、明确要求,真正把申报创建的过程作为先行先试的实战,把改革发展的成果作为申报创建的支撑。

扎实推进重点项目。《杭州市发展信息经济重点工作任务分工(2014~2017年)》和《市领导联系信息经济重点项目名单》都已印发。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牢牢抓住“项目引进、项目推进、项目见效”三个环节,做到前期项目抓深入、新建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出形象、完工项目出成效。在抓好项目推进同时,结合“十三五”谋划,结合“两区”创建,抓紧梳理一批后续项目,确保持续推进和滚动发展。同时,有的放矢地推进系统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和常态化服务,在强保障、解难题、优环境上出实招。

抓紧设立产业投资资金。市委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第10次会议已原则同意设立20亿元信息经济产业投资资金。根据需要,今后还可再增加资金规模。要把握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关系,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发挥好“四两拨千斤”作用,为推进“一号工程”搭建融资渠道、提供资金保障。

坚决推进政务数据开放。这方面,社会各界的诉求还是比较迫切的。要结合“信用杭州”体系建设,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大推进力度,坚决打破“信息孤岛”。市电子政务办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开放式数据平台建设,确保有新突破新进展。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纳入到城乡建设规划中,提升到与水电气等同等重要程度,加强与各运营商的沟通,加大市域一体化统筹,努力做到先人一步、高人一筹、率先领先。

抓紧完善相关招投标制度。市审改办、市财政局等部门要抓紧研究,着力破解招投标制度与“一号工程”之间的矛盾,尽早提出具体方案,促进信息经济、智慧应用相关产品和服务能够在杭州试水启航,助推企业做强做大、产业成链配套。

创新完善城市管理服务综合平台。要学习天津在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上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试点先行,在杭州经济开发区先行开展城市管理服务综合平台试点,高新区(滨江)也可以一并先行试点,待成熟以后在全市逐步推广,把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成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广泛应用的开放性平台,提升城市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增强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

抓紧完善招商引资机制。这方面,前期已经形成了很好的机制和具体的政策,要继续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市产业发展协调委员会的作用,与产业发展平台整合提升相结合、与完善市域内企业搬迁相关政策相衔接,既要防止过度“内耗”,更要形成招商合力,力争在全市范围内统筹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夯实发展后劲。尤其是要加大全市“一盘棋”的统筹力度,支持建德、淳安等县(市)招引一批符合环境发展要求的项目。

整合提升产业发展平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市以工业园区为主体的产业平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也存在着规划空间、建设水平、产业结构、土地产出与“一号工程”推进不相适应的问题。比如,全市工业用地的平均容积率仅为0.62,这与市里确定的不低于1.2的政策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和潜力。为此,要按照“创新型、生态型、融合型、服务型、高效型”的五型园区建设目标,结合信息经济发展的规划布局,结合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抓紧深化研究,拿出具体方案,做到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清理一批,努力为实施“一号工程”和实现杭州高起点上的新发展腾出更多空间。

最后,还要强调一下人才问题,全市上下都要高度关注人才这个核心要素。人才来,才能技术来、创新来、产业来和项目来。“一号工程”竞争力,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力。要形成政策优势。认真贯彻落实即将发布的“人才新政27条”,形成“1+X”的政策体系,面向国内外招引“5+1”系列人才。要形成环境优势。不断优化硬环境、软环境和创业创新环境,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完善国际化的医疗、教育、社区等环境,等等。要形成服务优势。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夏宝龙书记要求,放下身段,主动为阿里巴巴等企业和各类人才提供“店小二”式精准化服务。

(本文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龚正2015年1月6日在杭州市“一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有删减)

猜你喜欢

工程发展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工程采购传统模式与EPC模式比较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图说共享发展
子午工程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