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航天历史知识的发掘

2015-03-16北京航天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李潇潇曹志杰王琳

航天工业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航天技术中国航天型号

◎北京航天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 李潇潇 曹志杰 王琳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庄恒宇

浅析航天历史知识的发掘

◎北京航天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 李潇潇 曹志杰 王琳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庄恒宇

对航天企业而言,历史知识的发掘和利用是塑造航天企业文化、传承航天精神、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谋求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前提之一。航天企业不仅拥有光辉的发展历史,对自身各类历史资料的记录和保存也一直十分重视,拥有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踏实肯干的人才队伍和比较完善的工作制度。长期以来,有关部门在完成大量技术资料归档管理的同时,也收集、整理和保存了大量宝贵详实的历史文献及实物,忠实地保存了中国航天近60年发展历程的资料,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积淀下来的历史财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藏,只有通过对其分析、综合、解读和诠释,使之转化为历史知识,才能让历史发挥社会功能。

一、历史知识的作用

发掘航天历史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忠实地记录过去以供后人瞻仰,更在于不断地用当下的眼光去诠释历史以获得新知,通过俯察历史的脉络求得对现实问题的启迪,从中寻得通向未来的方向。

同时,航天历史知识还可以支撑企业的信念体系,巩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航天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航天历史知识的积累还有助于航天企业组织文化的深化和发展,加速员工与组织的融合。对于力图不断前进和有所作为的航天企业,珍重历史知识并不断发掘和利用历史知识,其价值不仅在于保存重要的历史资料,更在于从历史中发现新知、总结规律,为现实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与指导,为企业文化的培育奠定牢固的根基。

通过对中国航天科技工业自身历史知识的发掘,可以发现一系列模式与规律性的知识,为当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决策参考,从历史中找到中国航天自身发展的脉络,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历史是过去的战略,而战略是未来的历史,从历史中可以看到未来的战略。客观历史过程是对成功战略的兑现和褒奖,也是对错误战略的否定与惩罚。通过发掘航天科技工业的历史知识,可以为正确制定航天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关键性的帮助与支持。

历史知识是一种社会和精神财富,对企业而言也是一种潜在的知识资本。在中国航天近60年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知识以及知识元素,有必要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研究,将航天前辈们留给后人的知识财富保存下来,使之为企业和社会所利用,从而发挥出价值创造的功能。

航天企业以型号研发为主业,以技术密集为特征。因此,一支忠诚、稳定、团结、向上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与奉献源自对企业的信念,只有在员工心中建立起牢不可破的信念体系,才能使员工自觉自愿地贡献才智与创造力。员工队伍是一套有机的系统,这套系统不等于每个员工的简单叠加,只有当所有员工通过一定的价值观凝聚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出系统的功能。可见,信念体系和价值观建设是航天企业发展的深层次课题,而历史知识在这中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历史知识体系的构成

航天历史知识发掘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国航天历史知识体系。该体系可划分为中国航天发展通史、思想史、人物传记、技术史、型号史、经济史、组织制度史和航天文化史等几大类。

1.航天发展通史

中国航天发展通史就是从整体上连贯地叙述航天科技工业发展全过程的历史著述,具体到某一航天企业可以是其发展全过程的历史著述,具有综合性和大纲性的特征。记述的内容不仅包括中国航天创建以来的所有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点型号以及关键试验、重要发射和重大技术突破,还包括各类组织机构的建立和调整,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立与演变。内容上要以有明确定论的史实为主体内容,形式上以时间为主轴叙述,兼有少量点睛性质的历史分析评论。

2.航天思想史

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一定时期与一定范围内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观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具体到航天思想史,就是研究与论述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领域之内形成的学术及管理思想,探讨这些思想形成、演化的过程及其规律,以及它们对航天科技工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从高层到基层,从个人到群体,从发展战略到设计研发,从组织管理到政治工作,都是航天思想史研究的范畴。

研究思想史的意义在于从中国航天自身历史中提炼出深层次的经验,通过对自身“心路”历程的深刻反思,认识航天科技工业在哲学层面的问题与规律。航天思想史是多年发展积淀下来的精华与财富,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专享性,在思考航天科技工业发展方向和制定发展战略时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3.航天人物传记

航天人物传记研究和记述的对象是在中国航天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包括重要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以及其他在中国航天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人。航天人物传记并不一定局限于曾经隶属航天系统的人员,还应包括与航天科技工业发展有过密切关系的各类人物,如20世纪50年代来华的前苏联专家。

4.航天技术史

航天是高技术行业,各类航天型号都依赖一系列的关键技术。而任何技术的创生、发展、利用和转化,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逻辑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航天技术史是从历史及哲学的角度对航天技术演进过程和规律进行研究与论述,具体而言,就是对曾经引进、开发和使用过的各类航天技术按照专业进行分类、梳理,按时序分阶段整理出技术的演进过程;以哲学的视角研究航天技术的本质和特征,分析技术的组成要素及各类技术之间的联系,揭示航天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同时,还要探讨航天技术的社会、经济价值及其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之间的关系。

通过航天技术史的回顾、审视和哲学层面的思辨,可以对深层次的航天技术发展问题加以探究,从而把握航天技术发展的一般性规律。通过技术史的教育,可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增进他们在工作中对各类技术问题的洞察力,促使其更深刻地看待工作中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科研水平。

5.航天型号史

航天型号史以各类航天型号为对象,研究和记述型号的研制历程,分析和提炼研制规律。航天型号史的研究可分若干型号类别,如武器型号史中又可分为战略型号史、战术型号史等。一般以一个型号为一个专题,厘清各类型号的起源、立项过程、技术基础、研制中的重点难点,归纳研制中的重大事件,分析各类型号的意义和影响。

理论上,航天型号史应囊括一个型号的全生命周期,即从策划、论证、预研、立项到研制、定型、批产、列装,再到使用、保养、维修,直至报废、退役、销毁的全过程。考虑到航天企业在航天型号生命周期中起到的作用,重点是对型号的研制史进行研究。通过总结各类型号研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可以发现型号研制中的共同规律,以资后人借鉴。

6.航天企业组织制度史

航天企业组织制度史主要关注航天企业组织制度的历史源流和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研究和论述航天科技工业部门各级组织机构发展变化的过程,包括各个时期组织架构的基本情况,各级各类组织机构的隶属关系及其演变,以及这些组织变化的动因及带来的影响。通过组织史的研究可以发现航天科技工业组织机构的演变过程、发展脉络及其与现实的联系。

制度史主要研究和论述航天科技工业各类制度创立与发展的过程、效果及影响。针对制度可以细分为多种类别进行研究,如科研、人力、管理、法律、绩效以及群众工作等。通过制度史的研究可以了解航天科技工业制度建设的来龙去脉,总结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得失以及制度建设的发展逻辑,从而作为航天科技工业当前和未来的制度建设参考。

7.航天企业文化史

航天企业文化是用以指导科研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准则、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航天精神为核心的信念体系和价值体系。航天企业文化集中体现在航天企业鲜明的独特科研和管理风格上,反映航天企业员工群体的信念和追求,是航天企业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

研究航天企业文化史,就是要对航天企业文化的创建、形成、发展、深化过程进行归纳。一方面,将航天企业文化作为一个总体进行研究,包括航天企业文化传统、员工群体的文化精神、航天企业文化与其它组织文化的比较、不同时期的航天企业文化特征、重大历史事件对航天企业文化的影响以及各个历史阶段航天文化的变迁及其原因。另一方面,将企业文化进行细分,按类别进行研究,包括精神、宗旨、价值观、经营理念、工作作风、伦理准则等内容。

航天企业文化史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探究航天企业文化生成的基础与原因,分析航天企业文化的作用,为今后航天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启示。

三、发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航天科技工业历史知识的发掘,需要有全局性的眼光、系统性的规划,选择适当的切入点,通过严谨扎实的工作才能得到良好的收获,应选择航天系统中那些有代表性的总体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航天系统中创建了新中国首批大型军工科研生产联合体,在整个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发展历程中享有开创性的地位;在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中,总体单位处于龙头和骨干的地位;在各类重大宇航工程和武器型号工程中承担最艰巨、最繁重、最核心、最关键的任务,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中坚作用。通过对这类总体单位的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挖掘,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中国航天历史知识体系的建设。

此外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航天历史知识的发掘是一项严谨的学术工作,涉及诸多基础性和方法性的问题,在具有一定基础的同时,也要面对一系列的制约和困难。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严谨求实的态度,并遵循一定的学术原则,同时要把握好、使用好史料。由于不同史料各具特色,在历史研究中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必须妥善利用才能发挥其功用。更为关键的是,要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去推进航天历史知识的发掘工作。

总之,对大型航天企业而言,开展历史知识的发掘工作,不仅有基础、有条件可以去做,而且有责任、有义务应该去做;不仅有领域、有范围可以做大,而且有优势、有能力可以做好,并且有必要持续推进。无论是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历史责任,还是出于自身发展和建设的现实需要,航天企业都应肩负起发掘历史知识的责任。

猜你喜欢

航天技术中国航天型号
在新时期加强航天技术转化应用的思考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关于提高航天型号计划完成率的思考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的思考
型号产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航天型号全要素管理的初步实践
稀奇古怪的航天技术小创意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