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预性护理对孕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症状的影响

2015-03-15张洪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7期
关键词:产后孕妇产妇

张洪波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 721001)



干预性护理对孕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症状的影响

张洪波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 721001)

目的 探讨干预性护理对孕妇心理状态和产后出血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接收的分娩期孕妇120例,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试验组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心理状态和分娩后的出血症状。结果 经过护理后,试验组孕妇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孕妇产后出血率和产后2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护理中进行干预性护理效果较好,可减少孕妇分娩后的出血情况。

孕妇; 干预性护理; 心理状态; 产后出血

孕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胎儿的健康状况与孕妇在分娩前后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水平有明显的关系[1],因此在分娩前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保持孕妇的身心健康。孕妇在分娩后身体极度虚弱,容易出现出血状况,为避免此类状况的发生和维持孕妇的身心健康,在常规护理的过程中进行干预性护理的方式正逐渐在临床上被采用[2]。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接收的分娩期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了干预性护理对孕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症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产科接收的120例分娩期孕妇,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孕妇年龄20~33岁,平均(26.7±6.1)岁,孕周38~40周,平均(39.1±0.9)周;试验组孕妇年龄为21~32岁,平均(26.1±5.8)岁,孕周38~40周,平均(39.0±0.9)周。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在分娩前后给予常规的产科护理。试验组孕妇在进行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性护理,包括:(1)产前护理,护理人员通过衣着得体、举止优雅的良好形象与孕妇建立信任,要牢记每名孕妇的姓名,交流过程中语言通俗易懂,保持不聒噪但孕妇能清晰听见的音量,与孕妇建立友好的朋友关系,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娩期营养补充、情绪调节等方面的教育,提前使孕妇熟悉分娩技巧和流程,帮助孕妇缓解紧张心态。(2)产中护理,在孕妇进入手术室时护理人员不断与孕妇进行沟通交流,消除孕妇焦虑、紧张的心态;开始分娩后,处于宫缩阶段和分娩胎儿阶段,护理人员需要与孕妇进行肢体沟通,将孕妇双手握住给予力量,为其擦汗给予安慰,使其感觉亲切和安心,时刻与孕妇交流并为其按摩来分散注意力,夸赞孕妇的坚强对其进行鼓励;分娩出胎儿后,迅速告知性别并且附加夸赞新生儿的话语以缓解其压力和疲劳,使其保持平稳情绪,不可过于激动,防止产后大出血状况的发生。(3)产后护理,将婴儿清理后抱给孕妇,对孕妇进行母乳喂养教育。一部分孕妇由于乳头出现凹陷状态却又对此情况不了解,从而心理出现烦躁、忧郁、恐惧和紧张等情绪,护理人员对孕妇进行母乳喂养教育,打消其负面情绪。(4)心理护理,在分娩前,每名孕妇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忧郁情绪,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对待,不断进行沟通,经常讲些幽默风趣的语言缓解孕妇紧张忧郁的精神状态,在分娩后针对孕妇疲劳和消极的心理进行劝导沟通,与其一同照顾婴儿,提高孕妇产后自信心,消除消极心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在护理前后的SCL-90量表评分情况,比较两组孕妇对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强迫症状、焦虑、抑郁、失眠)的改善情况,同时观察两组孕妇产后2 h的出血情况。

2 结 果

2.1 经过护理后两组孕妇的心理状态 经过护理后,试验组孕妇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后两组孕妇的心理状态(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2.2 两组孕妇经过护理后的产后出血状况 试验组孕妇产后出血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的产后出血率(36.67%),同时试验组孕妇产后3 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经过干预护理后的出血状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在妊娠期间孕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水平直接影响胎儿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在分娩前后进行常规护理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护理中进行护理干预则更能有效地保持孕妇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可防止孕妇由于负面情绪导致产后出现其他疾病[3-4]。产前护理使孕妇全面了解分娩知识并熟悉分娩过程,以轻松欢快的心态面对分娩[5];产中护理使孕妇顺利地分娩出健康的婴儿;产后护理使孕妇正确对待产后乳头内陷的状况,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心理护理在孕妇出现抑郁、焦虑、失眠、强迫等症状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调节,减轻孕妇消极心理[6-7]。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孕妇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干预性护理对保持孕妇的心理健康效果较好[8]。

本研究还发现两组孕妇经过护理后,试验组孕妇产后出血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同时试验组孕妇产后2 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因为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忧郁、情绪激动、焦虑等的影响,出现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加快和肺内气体交换功能降低,导致孕妇子宫缺血、缺氧,舒张和收缩均无力,胎儿产出受阻,延长分娩时间,容易导致大出血状况的发生,严重者可危及孕妇的生命[9-11]。而干预护理在分娩前对孕妇进行一系列的沟通和心理护理,可减少孕妇忧郁、烦躁、焦虑等情绪的产生,明显减少产后出血状况的发生[12-13]。

综上所述,干预护理有效改善了孕妇的心理状态,控制孕妇焦虑、抑郁、失眠、强迫等症状的产生,并减少孕妇出血状况的发生,明显降低产后的出血量,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14-15]。

[1]牟彩芬.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354-355.

[2]蓝根妹.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10,26(7):56-57.

[3]杨迎春.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87-89.

[4]成卫军.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1,27(31):31-32.

[5]官爱萍.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45-46.

[6]潘燕英.205例产妇产时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4):85-86.

[7]范玲.对孕产妇的心理评估与干预[J].中华围产期医学杂志,2010,25(2):243-244.

[8]van der Waerden JEB,Hoefnagels C,Hosman CMH.Psychosocial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depressive symptoms in low-SES women at risk:a meta-analysis[J].J Affect Disord,2011,128(1):10-23.

[9]喻晓丽.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8):159-160.

[10]李晓红.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48-49.

[11]段树菊.心理干预对分娩期初产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124-125.

[12]张保华.产后出血9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1):4388-4390.

[13]凌青.干预性护理对产妇心理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52-2753.

[14]王冰梅.产前心理因素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11,14(12):68-70.

[15]秋玲,李燕辉.干预性护理预防产后出血[J].中国基层医药,2012,11(7):889.

10.3969/j.issn.1672-9455.2015.07.057

B

1672-9455(2015)07-1006-02

2014-09-20

2014-12-18)

猜你喜欢

产后孕妇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