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附注射液对重度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预后的影响

2015-03-14周相莲林孟相

重庆医学 2015年36期
关键词:病死率脓毒症器官

周相莲,林孟相,虞 瑜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浙江温州325027)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医辨证属阳气脱证,其中的重度脓毒症患者病情危重,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参附注射液组方来源于中医古方“参附汤”,由人参和附子等组成,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及乌头类生物碱,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升压、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研究已表明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将发生明显变化[2]。本文应用参附注射液与西医常规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诊断标准按照《2008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执行[3],重症脓毒症强调脓毒症需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组织灌注不良或低血压;(2)年龄18~75岁,无性别限制;(3)取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年龄小于18岁及大于75岁者;(2)妊娠和哺乳期妇女;(3)烧伤、心脏手术、肿瘤、血液病等疾病;(4)严重基础疾病评估预期存活时间小于48h者。入选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附组。对照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50.32±13.74)岁;参附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96±10.5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主要药物 参附注射液(四川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为红参、黑附片提取物,主要含人参皂苷、乌头类生物碱等成分。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参照脓毒症治疗指南行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积极处理原发病,早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液体复苏、脏器功能支持等对症处理。参附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7d。

1.4 观察指标 早上空腹抽取静脉血,由专业检验人员检验,检测记录治疗前及治疗7d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血液流变学数值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治疗28d后病死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参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的比较(x±s,n=3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聚集指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所测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参附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x±s,n=32)

2.3 两组患者治疗28d后病死率比较 参附患者组病死率为15.63%(5/32),较对照组的31.25%(10/32)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7,P=0.237)。

3 讨 论

脓毒症是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致多个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症伴有器官功能损害即为严重脓毒症,尽管脏器功能支持的水平在不断提高,脓毒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较高水平,病死率始终徘徊在30%~50%[4-5],已成为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研究已证实,在重度脓毒症的治疗中,不仅要改善机体的灌注压,消除过度的炎症因子,如 TNF-α、IL-6、IL-10等水平[6],而且应重视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形指数等反映血液黏稠度,而血液黏稠度是影响组织器官灌注的重要因素,因为血液黏稠度增高导致血流变慢,微血栓易形成,血流受阻,组织局部缺血、缺氧,从而直接影响到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与代谢[7]。

中医学认为,脓毒症的病因为外感六淫毒邪,导致内生热毒、瘀血,或损伤正气;正邪相争,虚实夹杂,终致本病的发生。参附注射液组方由红参和黑附片组成,匡扶正气、畅达阳气,显著加强气血在经络中运转。近代的药理研究表明[8],参附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乌头类生物碱。基础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具有明确的抗炎症作用,可使多种炎症因子如TNF-α、IL-6、IL-10等水平明显降低[9]。但目前尚未有明确报道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本研究在传统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用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症。研究发现,通过参附注射液7d的治疗后,参附组的炎症因子TNF-α、IL-6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与邱泽亮等[6]研究报道结果一致,这显示了参附注射液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明显的抗炎作用。本研究发现参附组与对照组治疗后7d所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并且参附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这说明传统的西医疗效是肯定的,在加用参附注射液的基础上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已有研究表明,红细胞聚集能力等主要受氧自由基、相关炎症因子刺激等细胞外部因素的影响,而细胞的变形能力则受细胞内因素的影响[10]。所以,及时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特性,可改善重要器官微循环的灌注,从而尽早改善器官的功能。统计治疗28d后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参附组虽然总体病死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系,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参附注射液的疗效。

综上所述,具有益气扶正作用的参附注射液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与IL-6水平,起到调节脓毒症炎症反应失控状态,减轻脓毒症全身性炎症反应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而改善器官灌注水平,保护器官功能。但由于样本量较小,尚需要进行大样本的、多中心的循证医学研究去进一步证实参附注射液的临床疗效。

[1]姚咏明,盛志勇.我国创伤脓毒症基础研究新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2003,19(1):8-11.

[2]许磊,郭东风,宋莉.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273-1275.

[3]Dellinger RP,Levy MM,Carlet JM,et al.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2008[J].Intensive Care Med,2008,34(1):17-60.

[4]Rodriguez F,Barrera L,De La Rosa G,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sepsis in Colombia:aprospective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in ten university hospitals[J].Crit Care Med,2011,39(7):1675-1682.

[5]Tsalik EL,Woods CW.Sepsis redefined:the search for surro-gate markers[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9,34(Suppl 4):S16-20.

[6]邱泽亮,叶一萍,张宁,等.参附注射液治疗严重脓毒症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IL-10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3):348-351.

[7]Baskurt OK,Meiselman HJ.Cellular determinants of lowshear blood viscosity comment[J].Biorheology,1998,34(4-5):375-376.

[8]赵文莉,张立实,李宁.人参皂甙的药理及毒性作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8,35(3):165-169.

[9]李玮,李林,褚燕琦,等.人参皂苷对Aβ诱导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致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1):1626-1628.

[10]马永达,杜权,葛衡江,等.犬心肺复苏前后红细胞流变学变化的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65-67.

猜你喜欢

病死率脓毒症器官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类器官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ORGANIZED GIVING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老年恙虫病并多器官损害1例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