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2015-03-13徐贵发

上海企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企业

徐贵发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而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与此同时,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以文化提升经济力,以文化锻造软实力,不断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正日益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就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试作探讨,以期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1. 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继资源、管理、科技和人才竞争之后出现的文化竞争,被人们称之为第五轮竞争,甚至有人把它称为最终决战。当人们谈到咖啡就想到星巴克,想吃快餐就想到肯德基、麦当劳,想购冰箱就想到海尔,想喝啤酒就想到青岛时,品牌文化的价值显露无疑。确实,当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特有的文化风格渗透在经营战略中,凝聚在品牌和服务中,体现在企业形象和广告宣传中,就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商誉,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例如,中国双星和美国耐克这两个中外运动鞋品牌,生产成本上的差距其实差不了多少,但售价却要相差五六倍。究其原因,除了技术上的差异外,不能不说品牌的“含金量”、也就是文化的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耐克文化以其活力和激情的“亮点”,俘获了众多年轻人的心,相比之下,双星的特点就不那么鲜明,因而影响力、特别是持久影响力也就有限了。

企业文化对塑造优秀团队具有积极意义。企业文化建设的直接成效,在于通过激发员工的精神潜能和提高团队战斗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在企业发展战略、发展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文化的导向、影响下,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会增强,忠诚度能提高,心甘情愿的为了共同的事业而奋斗,自觉自愿的通过学习培训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素质、开发能力,从而使整个团队显示蓬勃朝气,体现竞争实力。

2. 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的“醒目标识”。

企业文化具有区别它企的标识性。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会造成企业发展的差异,以及消费者对于企业生产产品的接受程度。尤其是作为企业灵魂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方式和风格,而且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成效。当今世界,一些著名的高科技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有着明确的核心精神和价值观,如微软的“尊重个性、注重学习”,通用电气的“坚持诚信、渴求变革”,因特尔的“人人平等、走动式管理”等,这些鲜明“标识”加深了企业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

企业文化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机器设备容易搬走,工艺路线能够拷贝,人力资源可以流动,但是企业文化确实难以被模仿、抄袭和复制。因为企业发展历程的变异,所处环境的差异,领导个性的迥异,必然会导致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千差万别,所以要想抹去历史痕迹,割断文化联系,简单地移植、嫁接和拼凑别的企业的文化,是很难成功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企业文化是企业“偷不去、拆不开、带不走”的核心竞争力。

3. 企业文化是百年企业的“长寿基因”。

剖析那些历史悠久的世界名企的制胜案例,解读中国一些长寿企业的成功秘诀,不难看到,在这些企业风光外表的背后,闪烁着企业文化的光茫。不夸张地说,企业文化是企业致远的“长寿基因”。

知名企业多具特色文化。国际上著名企业集团的企业文化,如惠普之道、松下七精神、强生21条等都是企业文化的著名案例;IBM的严谨,微软的宽松,苹果的创新等,都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国内知名企业来说,上汽集团的“四度”文化(企业发展要有广度、深度、风度、气度)等,也烙上了自身的鲜明印记。中国企业文化研究机构对世界500强的对比研究表明,决定企业寿命长短的最根本的因素是文化,而不是资本、技术和市场。

“百年老店”拥有文化底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不少历史悠久的企业已悄然消失,但依然有一些“老字号”历经风雨依然红火。从这些活力依旧的“百年老店”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他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国药第一品牌同仁堂,秉承“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企业精神,把行医卖药作为一种济世养生、效力社会的高尚事业来做,使其跨越三个世纪仍保持青春。我国饮食行业的金字招牌、清朝同治年间创立的全聚德,以“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经营理念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散发着特色文化的恒久魅力。

二、站在战略高度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1. 从大处着眼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家要高度重视。以主要经营者为核心的企业领导班子群体的态度、言行、行事方式、人格力量,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对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没有企业家的倡导、示范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是难以启动的,即使启动了也会搁浅。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得到企业家的高度重视。企业家一方面要带头实践企业文化,另一方面要推动领导群体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给予有力支持。

企业文化建设要舍得投入。必要的投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但总有人认为把资金、人力投到企业文化建设上不划算。这种看法其实很片面。应该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投入是投资,不是成本。成本是要减少、压缩的,而投资则是希望增值的。从特性上讲,企业文化建设的投资回报不会立马见效,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回报也不是直接的,而是转化成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但有回报已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企业的领导要舍得投入,以积极的姿态助力企业文化建设。

2. 从细处着手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发挥教育培训的引导作用。教育培训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对新进员工的培训,有助于把企业文化手册的内容印到员工脑海中,从而引领思想和行动。对工作时间较长的员工,要把对照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等尊从情况作为重点,作出肯定或指正,保证员工思想的相对一致性,牢固确立一个较好的文化导向和氛围。

发挥管理人员的示范作用。企业管理人员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倡导者和实践者,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内涵品质和发展走向。建设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应率先垂范,作出榜样,成为体现企业文化准则和价值观念的典型和典范,让员工们从他们身上看到方向,获得感召,激励自己发奋工作。

发挥企业传媒的宣传作用。企业文化产生影响、发挥作用、体现价值,要靠广泛、深入、持久地传播和张扬。在此过程中,企业传媒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追求企业文化建设效应的最大化,就要充分借助内部的各种传媒,如报刊、网络、电子显示屏、微信平台等进行宣介,将企业文化广而告之,使企业文化人人皆知。要借助企业官网、手机APP、广告资料等,对外展示品牌文化和企业形象,不断提升企业的美誉度。

3. 从实处着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全体员工的执行力。执行效果决定成败。再好的发展战略,如果执行不力,最后也会落空。要积极倡导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在员工心中树立美好的愿景,让员工愉快地在工作中提高知识与技能,进而体现较强的执行力。

增强职能部门的协调力。如果企业是一台机器,各职能部门就是机器的零部件,一旦某个零部件出现故障,就可能影响到整台机器的流畅运转。而企业文化就好比是润滑剂、粘合剂,能在部门协同上发挥作用,推进有效合作,显示整体合力。

提升整个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建设得好不好,很大程度要看企业的凝聚力强不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不光是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内部凝聚力,而且要赢得顾客,吸引人才,站稳市场。因此,要张扬企业文化的特色,发挥企业文化的优势,浓厚企业文化的氛围,以文化的旗帜凝聚所有的力量。

三、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1. 企业文化建设要突出“以人为本”

把企业发展愿景与职工发展愿望统一起来。这是企业文化“内化于心”的实践,解决的是企业理念的信奉问题。让职工认同企业文化的最好方法,就是密切企业发展愿景与职工发展愿望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同时,在企业中培育共享价值观,在个体与群体之间建立“四个共同体”,即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做到企业发展为职工发展创造条件,职工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

把企业人文关怀与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结合起来。这是企业文化“外化于行”的实践,解决的是企业理念的实践问题。企业要把人文关怀与职工的实际需求对接,强化生命意识,尊重人格尊严,培养工作能力,真正形成“充分重视员工、精心培育员工、全面开发员工,合理使用员工,有效激励员工”的机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职工的自我价值得以充分显现。

把企业文化特质与企业内部管理融合起来。这是企业文化“固化于制”的实践,解决的是理念制度化的问题。应该说,文化与制度是相辅相存的。制度管行为,文化管心灵;制度管看得见的地方,文化管看不见的地方。只有把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结合起来、融合起来,企业文化才会更好的发挥作用。

2. 企业文化建设应该进一步推进创新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在企业发展壮大的不同时期及历史背景下,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必然会不尽相同。同时随着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代企业文化正体现出重视责任、关注诚信、强调创新、适应“虚拟”、终身学习、走向融合的基本特征。对此,企业文化建设就要积极适应和反映这种“不同”和“特征”,不断地以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目标,引领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理念。企业文化建设要突破为建设而建设的怪圈,打破自我封闭自成循环的体系,用开放的视野和文化的张力,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这两篇文章统筹起来,往思想文化的深处做,往持续发展的远处做,往市场经济的高处做,实现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协调融合,达到步步为赢、久久为功的目的。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机制。现在不少企业都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设立了企业文化部,落实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可结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企业文化建设是篇大文章,单靠某个部门、几个秀才是不可能收到明显成效的。必须创新建设机制,从企业实际出发,探索建立左右协同、上下互动、内外关联的运行机制,变行政主导为党政工团联手,变领导推动为企业行动,变部门职能为整体行为,使之在正确的建设路径上健康发展。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渠道。如今,不少企业办起了博物馆和企业文化展示馆,比如温州红蜻蜓集团建起了鞋文化博物馆,青岛啤酒公司开设了啤酒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和展示馆,“对内是教育、对外是形象”,企业可以借此介绍本企业的历史、文化、人物以及产品等情况,这无疑为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渠道提供了鲜活的案例。我们要善于延伸、嫁接、扩展,不断创造新的建设渠道,让企业文化走进职工,走向社会。

3.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四自”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自觉”。有一些企业的文化建设看起来搞得如火如荼,但并非出于自觉自愿,而是完成上级的“指令”,是一种应付。某些企业搞文化建设,则是为了赶时髦,“你搞我也搞”。还有的企业整天囔囔着搞企业文化,却不见有什么计划措施。凡此种种,都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格格不入。如果不是出于自觉自愿,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就难以保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越来越成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唯有真正想搞,才有可能搞好。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自省”。文化是一种习惯力量,如果不对文化中起阻碍作用的成分进行批判与完善,人们就会依然恪守旧有文化,而不会主动去接受新文化。同时,如果不对整个建设过程适时进行“回头看”,也难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要结合实际情况,经常地审视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建设过程,从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视觉高点,自我揭短,寻找“落差”,修正补强,使企业文化建设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自励”。对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提升“七个力”,即战略目标的凝聚力、价值追求的驱动力、机制激励的生长力、决策理念的主导力、和合氛围的协同力、科技创新的提升力、协调发展的持续力。对员工来说,一是要激励员工“自我超越”。应结合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激励员工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二是要激励员工“改善心智模式”,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审视、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断地提高执行力、学习力、创新力。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自律”。要让全体员工积极尊循企业文化中的“道”,即经营之道;“魂”,即企业精神;“形”,即企业形象;“标”,即战略目标,通过齐心协力,使企业在社会上有品牌效应、有良好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的商誉,增值企业的无形资产。要通过制度的完善,管理的强化,使企业文化由“虚”到“实”、由“软”变“硬”,使企业文化和内部管理更好地融合,使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到基业长青。

(作者系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企业
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
企业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