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析元曲四大家

2015-03-13李玲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2期
关键词:元曲关汉卿白马

摘 要:“元曲四大家”作为一个颇具文学史意义的名词,历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但至今学术界就其相关问题尚未给出明确的概念界定。笔者就“元曲四大家”的提出、“元曲四大家”的具体构成以及排序等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为对其做更深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元曲四大家” “关郑白马”

我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四大家”为“关郑白马”,即关汉卿、郑光祖(也有说郑廷玉)、马致远、白朴。事实上,这是明代人对元人周德清一段话的主观臆断,后史研究者提到“四大家”也多拿出这段材料作为例证,断章取义,继续将错误进行下去。以致发展到今时,一提“四大家”脱口而出即“关郑白马”。

一、“元曲四大家”何人何时提出

“元曲四大家”这个术语最早记载于明人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而“关郑白马”是由元代人周德清提出,这两个名词并不是同一个人甚至不是同一朝代的人提出的,两者相差二百余年的时间。那么“关郑白马”是如何一步步等同于“元曲四大家”的呢?

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这样记载:“言语一科,欲作乐府,必正语言,必宗中原之音。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盛,则自缙绅及闾阎歌咏者众。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字畅语俊,韵促音调;观其所述,曰忠,曰孝,有补于世。其难,则有六字三韵,‘忽听、一声、猛惊是也。诸公已矣,后学莫及!”乐府原是指汉代采集民歌的一个机构,这里指元曲,但是这个元曲和我们今日所指元曲并非一个意思,而是杂剧、散曲的总称。元朝曲作传唱度很广泛,世家大族和普通百姓都喜爱这门艺术。而元曲作为一代之艺术在经历过宋金发展到元朝已经较完备,当时“关郑白马”的新作作为代表,显赫于世,“缙绅及闾阎歌咏者众”。“六字三韵”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忽听、一声、猛惊”六个字,其中“听”“声”“惊”三个字押韵,备受推崇。元曲的“难”有王实甫的“六字三韵”作为代表。也就是说在周德清看来王实甫和“关郑白马”齐名,在元曲领域具有同等价值,只是五位作家各有长处,“关郑白马”是在体制创新方面有重大贡献,而王实甫的《西厢记》更是杂剧中的用韵典范。周德清并没有把“关郑白马”四位放在一起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只是在论证元曲发展到元朝比较完善时提到这四位作家的杰出贡献来证实他的观点。如果说周德清将这四人放在一起是敬仰他们剧作的才学,那么被周氏单独拿出来赞扬的王实甫又该如何定位呢?并且周德清(1277-1365)生于元代初年卒于元代中期,元代中后期的或因不知同辈其他作家或由于年限而没有记录同时代的后辈作家于其中,也是极有可能的。周德清生活在元朝的中前期,他所推崇的只是中前期的部分剧作家,尚未经历完元朝一代何谈“元曲四大家”呢?

之后见于资料记载的是明代胡侍于《珍珠船》中的一段话:“《击壤》《康衢》《卿云》《南风》《白云》《黄泽》之类、《诗》之篇什、汉之乐府,下逮关郑白马之撰,虽词有雅郑,皆北音也。”这段资料只是将四个人拿出来例证,顺序与周德清的一致但是也没有提出“元曲四大家”这个概念,显然只是对周德清资料的一个引用。

最早将这四位并称为“四大家”的是明人何良俊。他在《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七“词曲”中提出:“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马之辞老健而乏滋媚,关之词激厉而少蕴藉,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何良俊明确提出了“四大家”这个说法,但是不同意前人对四位顺序的排列,他首推郑德辉,认为其他三人各有缺点。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从周德清的《中原音韵》的那段记载中主观推论元人已经将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白仁甫四人定为“四大家”。这是错误的开始,后世人也多引用他的错误记载来说明“四大家”的来历,这其中的误传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周德清并没有将“关郑白马”并称为四大家。其次,在周氏看来,“关郑白马”和王实甫同样是元曲的大家,不存在四人高于王实甫,号为四大家的说法。相反,我们从“其难,则有六字三韵”“诸公已矣,后学莫及”中可以看出周氏对王实甫的赞赏丝毫不逊色。

明代蒋一葵在《尧山堂外纪》卷六十八也提到“元曲四大家”:“元人乐府称关马郑白为四大家。郑名德辉,白名仁甫。涵虚子《元词记》谓:‘汉卿如琼筵醉客,致远如朝阳鸣凤,德辉如九天珠玉,仁甫如鹏搏九霄。”蒋一葵于书中的这段记载是引用何良俊和朱权的话,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发挥。

《万历野获编》有段关于沈德符的一段曲论记载:“若《西厢》才华富瞻,北词大本未有能继之者,终是肉胜于骨,所以让《月亭》一头地。元人以郑马关白为“四大家”,而不及王实甫,有以也。”这段材料说明自明代何良俊第一次提出“四大家”到晚明的沈德符,明代已经接受了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四人为元曲“四大家”的说法,但是从他将郑光祖排在第一,又说明了“四大家”的顺序没有定论,一直是个争论点。同时我们可以看出,王实甫虽然一直没有被列入“四大家”,但是被研究者所看重,和“四大家”并列于剧作大家,成就甚至高于“关郑白马”。

但是,笔者在翻看文学史时研究发现许多研究者在描述元曲时,对“元曲四大家”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他们将这四个人全部列出,而少用甚至不用“四大家”这个名称,特别是在后来出现“元曲六大家”(关郑白马王乔),对于“四大家”的争议就更加激烈。例如:明代刘辑在《词林摘艳序》列举四人:“至元金辽之世,……其间擅场者,如关汉卿、庾吉甫、贯酸斋、马昂夫诸作,体裁虽异而宫商相宜,此可被于弦竹者也。”张元徴《盛明杂剧序》列到:“我明风气弘开,何所不有?诗文若李王崛起,已不愧西京大历;而词曲名家,何遽逊美酸斋、东篱、汉卿、仁甫。”焦循《易余龠录》:“词之体尽于南宋,而金元乃变为曲。关汉卿、乔梦符、马东篱、张小山等,为一代巨手。”

文学史上,人物因成就相似或同一派别而形成的并称、简称并不少见,一旦形成就是定称,甚少有改变,例如“三曹”就是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任何情况下,我们不会改变为其他三个人。“元曲四大家”于形成之初就是一个乌龙,此后再引用研究就显得繁杂冗乱。因而后世研究在面对“元曲四大家”这个术语时,有的研究者避开此简称只谈元曲作家的成就。

二、“元曲四大家”是哪“四大家”

(一)王实甫是否该进元曲四大家

王骥德对“元曲四大家”这个问题,给出了多种答案。从元曲的文体风格提倡“王马郑白”;从创作籍贯认可“王关马白”;从作曲主张“王马关郑”。徐复祚《曲论》中提出“马关王郑”。无论顺序如何,“四大家”人选都是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提到的那五位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王实甫。那么王实甫是否该进“元曲四大家”呢?

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没有提到“元曲四大家”这个简称,但是认为“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字畅语俊,韵促音调。”将这四人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的作品“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而单列王实甫的“六字三韵”,说明在周氏眼中这五个人是区别对待的,甚至更推崇王实甫。何良俊首次明确提出了“元曲四大家”,“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不排除他误解了周德清的意思,但是在他眼中的王实甫是有缺陷的,无法比拟“关郑白马”。他说:“《西厢》首尾五卷,曲二十一套,始终不出一‘情字,亦何怪其意之重复,语之芜耶!”与郑光祖相比“郑词淡而净,王词浓而芜”,贬低之意明显,因此王实甫不入“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及其排列顺序,都是各个时代研究者对前人的评价看法,源于不同的标准。周德清的“关郑白马”,何良俊的“马郑关白”,蒋一葵的“关马郑白”,王冀德的“王关白马”,沈德符的“郑马关白”……如此多的不同顺序说明了“四大家”产生和发展中的混乱纷争。既然形成之初,没有一个定论,后世也不必计较。

(二)“郑”到底是谁?

“元曲四大家”的争论焦点似乎在王实甫是否该入“四大家”和“四大家”排序问题。然而张大新在《“关郑白马”之“郑”考》中提出“郑”是郑廷玉而非郑光祖之论。他根据五位作家的生卒年代和周德清《中原音韵》中的记载推断此结论。周氏所谓“关郑白马”是根据四人生活时间排序的,将这四个人并称是因为他们开创了元代“一新制作”,肯定四人开拓奠基的功劳。张大新指出:“周德清深深服膺之‘关郑白马诸公已作古有年,‘病卒未久的郑德辉不当跻身于白、马二公之前。”再根据周氏在《中原音韵》中对郑光祖的评价可以看出,周对郑的欣赏是“叹赏时贤”不是对古人的赞颂,敬仰。偷换“关郑白马”的郑廷玉为郑光祖是受朱权的影响,混淆“关郑白马”为具有断代文学史意义的“元曲四大家”是明代人附会之作。“由于朱权贵为藩王,他在《太和正音谱》中阐发和显现出来的戏剧观念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制约着明代艺坛……贾忠明于永乐年间增补《录鬼簿》,可说是严格遵守朱权所提出的伦理原则的……郑廷玉在元前期作家中仍然居于最末一位。”

(三)元曲六大家

后人总喜欢对前人进行一个评价,既然“元曲四大家”无法容纳王实甫,干脆将名额扩展到六个,以慰前人。1934年,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出版,第一次称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和乔吉为“元曲六大家”。1955年,谭正璧《元曲六大家略传》出版,“元曲六大家”于是成了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

“元曲四大家”是何良俊对于周德清一段记载的错误理解,不存在“关郑白马”是元朝曲作家最杰出代表,因而得此称号一说。周德清认可“关郑白马”四人对于元曲完备所做的贡献,同时提出王实甫也具有同等地位,甚至更胜一筹。何良俊误把“关郑白马”与“元曲四大家”这两个完全不同意义的词等同,造成后世的错误认知,混淆了试听。后世有附和、有怀疑,但基本默认了“元曲四大家”的简称,一直为王实甫抱不平,直到“元曲六大家”的出现,似乎弥补了遗憾,给了一个圆满的结果。其实,王实甫的成就有目共睹,即使没有“元曲四大家”的称号,他依旧立于元曲之林的前排,无人能撼动他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周德清.中原音韵[A],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1册[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75.

[2]胡恃.真珠船[A],丛书集成出编:第338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5:23.

[3]何良俊.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59:337.

[4]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68[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48册[C].济南:齐鲁书社,1997:215.

[5]王骥德著,陈多,叶长海注释.王骥德曲律“附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349.

[6]焦循.易余龠录[A],丛书集成续编:第91册[C].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463.

[7]张大新.“关郑白马”之“郑”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0,(3):94-109.

[8]赵建坤.“元曲四大家”考[J].韶关学院学报,2009,(5):30-34.

(李玲 河南开封 河南大学文学院 475000)

猜你喜欢

元曲关汉卿白马
马站着能睡着吗
一匹白马
戏词救命
元曲反传统观念的思想特征及其成因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论元代【天净沙】曲词的特点及意义
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关汉卿》(节选)
关汉卿巧言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