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四大岩画 岩壁上的远古密码

2015-03-13张芊李晶李晶张新旗阿蛮

城市地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牛尾巴人岩画

文+张芊 李晶 图+李晶 张新旗 阿蛮

岩画是岩石上彩画、线刻、浮雕的总称。重庆岩画众多,一幅幅画面诡奇,内容各异的岩画凿刻在重庆深山与峡江的岩壁上,至今已有千万年的历史。这些岩画,有人说是石头自己长出来的,有人说是神秘部落画的,竟然还有人说是外星人留下的……也难怪,岩画上有些东西确实让人百思不解。而其中,又以江津灰千岩、云阳牛尾石、巴南一品镇及綦江灵应岩的岩画最为独特。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人留下,又是为了什么而画的呢?

江津灰千岩:千年动物园

四面山是江津的第一景点,可是,少有人会去紧邻四面山的灰千岩。从四面山镇出发,向南前行约15公里,可以寻到一个名为“洪洞”的村落,它与贵州习水县、四川合江县接壤。在村内一处石壁之上,就藏着一幅神秘莫测的巨型岩画。

从一条小路进入,左侧是突兀的灰千岩石壁,右侧是一条无名小溪。在岩石和小溪间,有一块百余平方米的石坝,岩画就刻在石坝对面的岩壁上。

站在石坝中央仰望,这是一处100余米长的红色岩壁,其间夹杂着黑色石质,远望去如同一张京剧脸谱。岩画横在脸谱中央,长20米、高10米、面积大约有200平方米。细观岩画,首先撞入眼帘的是一头真牛大小的牛形岩画,长嘴圆脸,线条简明写意,颇有点毕加索《牛》的意味。再向后看,后面还跟着一大一小两头牛,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三牛图”。三头牛的下方,有一只身长半米、搭拉着耳朵,似耗子又像灰兔的动物,不过因为画功着实欠佳,也难以看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在这只四不像的左侧,石壁中央还横着一个巨型牛头,直径约1米,正好与刚才的“一家三口”对望。它的大嘴微张,形象惟妙惟肖。再向前走去,山羊、鱼、猪、鹿、狼、野猪从身边逐一显现,仿佛一个巨大的平面动物园。

岩壁上的动物们是怎么来的呢?

左右页图:灰千岩远古岩画高8米,长达163米。面积有1300多平方米。画面上清晰可辨的图像有数十个,刻画的动物有鱼、羊、熊、牛,即有全身的造像,又有局部的勾画。有的图像大小相叠,有的独自成型。线条洗炼、形象生动传神,整个构图呈现出一种古朴、简单的自然之美。

当地老辈村民认为,这些灰千岩上的岩画是自长,不是人画的。他们的理由是:这些岩画祖祖辈辈都在,甚至在自己祖先最早到四面山的时候就有了,岩画肯定是天生自长的。而另一些年轻点的村民更是推测这些动物很可能外星人留下的“写生作品”。

西南大学历史系教授蓝勇则认为,这些原始岩画是古人所刻,体现了他们对神的崇拜。一个重要证据是,岩画的各个部分均是用红色赤铁石在丹霞红岩石壁上凿刻而成,红色在古代是通神的颜色,因此岩画中所表达的内容就很可能有相关崇拜之意。根据此前的对古人类的研究可知,生殖、太阳、大巫,无不是古人崇拜的对象,因此岩画上的动物也就很可能代表了绘图族群的神灵。

虽然灰千岩的岩画是否就是古人的神灵崇拜尚无定论,但至少说明在岩画绘成的年代,四面山附近必然有不少画中动物出没。因此也有人认为,这些动物和古人的狩猎活动有关。他们的依据是:岩画上的动物很大众很平常,且多属于狩猎的对象。古人通过巫术活动画一些动物的“替身”,是希望真正去获得它。动物被画成有许多创伤的形态,是人类希望它们容易被制服。有的动物形象有意地被省略,比如缺少头、肢干等。因为动物没有眼睛,耳朵就会变得痴呆,无头则意味着它必将死亡。

但如果是为狩猎而绘,为何四面山上岩画把牛摆在最突出的位置?毕竟画上的牛并非野牛,很少作为猎物存在。专家认为,牛对人类最大的贡献首先体现在耕种上。人类从采集过渡到种植业,靠种植维持人类生活必需的食物,维持生命之脉。随着水稻的推广,人类对牛的依赖性更强。先人凿画,突出牛的形象,应该是体现了对牛的崇拜与感激。

那么,如此曼妙的画卷又是什么时候绘制的呢?人们经过考察发现,灰千岩岩画是古人用工具在石壁上用连续成线的凿点刻成的。能在坚硬的石壁上留下约3毫米深的錾点,这必须用铁制工具才能实现,而铁具是在秦朝开始推广使用的。因此这灰千岩应是秦后所绘制,再加上灰千岩在汉代便有记载这条线索,那么这处岩画很可能是秦朝的产物。

据此,人们猜测:两千年前,四面山植被高大茂盛,与今天有天壤之别,地处原始森林的洪洞村与世隔绝。村里有溪水,有动物可猎,甚至有平坦的山间谷地耕种,在秦人压迫下逃亡到这里的巴人在四面山腹地过着原始而安宁的生活,他们便根据自己的生活场景绘制了这幅巨画。

左页下图:新时器晚期的原始人,凭着简单磨制的石器、骨器,却能在峭壁悬崖上制成这幅巨型岩画,无不让后来者叹为观止。绘制的原因,依旧成谜。

右上图:云阳牛尾石岩画画风格外精致,细节鲜明,勾勒出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

云阳牛尾石:还原远古巫术

与灰千岩比起来,云阳牛尾石岩画的作者与巴人的关系更为紧密。

牛尾石岩画原位于云阳县凤鸣乡马岭村西北约800米长江南岸石壁上。岩画内容奇特且构图丰富饱满,画面正中表现的是远古部落聚集地,有两个旌旗,一高一低。左边是两层楼房,最上面有一地平线;右边有一飞鸟掠过,左旁有一只大网张开。这可能与古人捕鸟, 狩猎活动有关。中间有一条长横线贯通,用短竖线连缀,似篱笆围墙将村落隔开。旗杆右边有一空地,类似广场,有三位老者在做一种神秘的活动,中间一老者手持法器,口中念念有词,他的左右各一名舞者相随。岩画长年居于水下,唯冬春水枯季节现出水面。后因库区搬迁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内。

此岩画内容的含义,此前人们认为有两种: 一种为水文记录,还有一种是古人的涂鸦之作。

但近年来,学界又有了新的看法。仔细观看牛尾巴石岩画可以发现,除了有顶盖茅草,错落有致的高楼平房外,在大石下角还有一小房,顶上飘着鱼形旗帜。专家认为:“两个高高矗立的竿状物,是古代巴人的聚落鱼形旗帜,当时巴人靠江生活,以渔猎为主要活动,巴人崇鱼,以鱼为图腾,鱼形旗为聚落的标志,因此鱼形旗帜即表明该创作者的族,即鱼凫巴人”。同时,相关专家也指出“从这幅岩画所表现的来看,那两根竿及竿的底座组合而成的图案,应是男性生殖器艺术处理的结果,是当时巴人的生殖图腾。而那两只由鱼身和鱼凫(鱼鹰)头组合而成的动物,和张网捕鸟的画面,显示出了当时巴人以渔猎为主的生产方式。篱笆里,持杖而舞的巫师,表现的是当时巫术活动的场面”。因此,这幅岩画很可能展现了当时鱼凫巴人的祭祀场景。

一品镇与灵应岩:神秘的桅子岩刻

与灰千岩、牛尾石这类表现生活场景的岩画相比,巴南一品镇岩画、綦江灵应岩岩画则更为猎奇。

一品镇位于巴南区的中南部,据传古代此地曾出过朝廷的一品大员,其妻过世后被皇帝封为一品诰命夫人,葬于此地,故此地名为一品场。在一品镇七田村川黔公路右侧山崖上,人们发现了一组规模颇大的石刻岩画。在长280米,宽90米的山崖上有阴刻画千余幅,全部成对出现,其形大小随刻画地形而定,一般都以两幅为一对,多数为上下“斗”形,中间由一轴相连,中轴顶端呈龟头形或圆形,有的呈火焰形,有的下部装饰着水波纹、绳纹、几何纹等图案,酷似变形后的男性生殖器。

无独有偶,在綦江中峰乡清溪河边的灵应岩,也发现了这类岩画。它们分布在300余米内,全是刻在石壁上的线刻崇拜图腾,共有2000余根。男根岩画形状都是粗大的男性生殖器穿过梯形的方斗,石刻顶部有方形、圆形、尖形、花形等不同形态。石刻全部采用阳刻,凸出崖壁5~8厘米。每根石刻上面都刻有字体,清晰可辨。最大的那根石刻上就写着:信善杨伦刚敬立。每根石刻诞生时间不一,

左右页图:在綦江灵应岩,无数直插云霄的男根石雕、岩画,令重庆綦江中峰镇充满了阳刚之气,这些象征为男根的石桅子在鼎盛时期多达5000多根。石刻文字显示,有的刻于“同治十三年”,有的刻于“光绪五年”……经过现场测量,最高的一根超过了2.8米。

那么,这些石刻岩画又是出自何人之手呢?

据学者研究发现,这些石刻是从前来这里烧香祈福的人所留。有子女为父母立,父母为子女立,有亲朋好友互相立,还有妻子为丈夫立,祈愿各异。许多桅子(当地人对男性生殖器的别称)上都镌刻着小字,其中一根2米多高的桅子上“咸丰九年二月十九日敬立”的字样清晰可读。而另一根被泥土淹埋,如今才重见天日的桅子上镌刻着‘求子卫家园’5个字。据说,那时候桅子沿着古栈道两旁立得密密麻麻,望不到边,清溪河两岸绵延近30公里,气势辉弘,十分雄奇壮观。这里的人也把这些岩画当成图腾的吉祥物,世代膜拜,世代相传。

生殖崇拜是世界各地远古先民的一种普遍现象。黑格尔认为,重视生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国的情况也正是如此,生殖崇拜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观念表现。然而在灵应岩,当地人到了明清时代乃至民国时代仍对男性生殖器顶礼膜拜则实属罕见。这种罕见的崇拜热情,加上人们对石刻上如方斗、宝冠等器物用途的疑惑,更为这片“男根圣地”增添了一笔神秘的色彩。

猜你喜欢

牛尾巴人岩画
观岩画
岩画保护的研究述评
英勇善战的巴人
英勇善战的巴人
文怡拿手菜:白萝卜牛尾汤
巴人:一个不能忘却的文化战士
多一项指控
多一项指控
阴山岩画
岩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