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与改革策略刍议

2015-03-13龚小净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戏剧之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小提琴教学效果基础

龚小净(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与改革策略刍议

龚小净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小提琴是颇受国人喜爱的西洋演奏乐器之一,自解放后小提琴专业教育的兴起至今,小提琴教学工作虽然日趋完善,但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小提琴教学的现状,并针对此现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小提琴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策略

作为最受中国人欢迎的西洋乐器,小提琴是在清朝末年传入我国的。民国初年,国人对西洋音乐产生兴趣,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起,世界上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大师陆续到中国进行演出,掀起了国内小提琴学习热潮,随后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陆续开设了小提琴专业音乐专科学习,至此,我国揭开了小提琴专业教育的序幕。建国之后,苏联很多高水平的小提琴演奏家来我国进行工作,很多专业的小提琴教师与演奏家师从这些苏联的专业人士,促进我国小提琴教育开始走向专业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小提琴专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后很多方面也存在不足。

一、当前高校小提琴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类型的多样化。伴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小提琴专业的高校生生源也愈加广泛,这本身对小提琴专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益处,然而正是因为生源的扩充导致基础水平的参差不齐。目前来看,选择小提琴专业的高校生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前学习的非小提琴音乐专业,然而对小提琴比较感兴趣但是没有任何基础的;第二类是以前学校的非小提琴专业,喜欢小提琴,但是有一定专业基础的;第三类是有多年学习经验,熟谙小提琴演奏技巧,对小提琴演奏作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的。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当前高校小提前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教学方法也比较落后,更多注重演奏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于学生音乐感悟力及表现力、创造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在表现作品灵魂与内涵方面有所欠缺,而且也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整体提升,对于学生艺术视野的拓展也不利。此种教学模式有待改良与革新。

(三)教材体系不完善。当前很多高校都缺乏小提琴教学的系统性教材,教材体系还很不完善,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完全没有小提琴基础,而系统的教材又缺乏,致使教师没有有效的教学工具,教学效果不明显。比如,没有小提琴基础的学生需要的是入门级教材,有小提琴基础的需要的是重点强化教材,但是教师只能利用统一的简单教材一刀切教学。

(四)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当前高校小提琴教学还存在课程设置少,课时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当中每当学生刚刚找到练习状态时,课时也基本结束了,这也就造成了学生课下练习时间长,上课学习专业、系统乐理知识时间少,因材施教、根据基础教学更是无从谈起了,这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影响了学生上小提琴课的积极性。

二、高校小提琴教学改革策略

(一)根据生源基础进行“因材施教”。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因为扩招带来的生源的多层次性,一刀切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基础,无法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校小提琴教学过程当中,应重视学生不同的小提琴学习基础,根据基础的不同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因材施教,具体如下:

1.针对无基础的学生采取集群式教学。对于没有小提琴学习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集群式基础教学,从小提琴的演奏基础知识开始教授,此类学生对小提琴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与好奇心,但都缺乏基础理论及实践知识一,因此采用集群式教学不仅可以“投其所好”,而且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节约教学资源。

2.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采取小组式教学。小组式教学主要针对有一定演奏基础知识的学生,这类学生对基础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因此不用以集群式教学为主,否则会耽误其学习进度,影响其学习效果。而建立小组式教学,可以让其与其他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共同提升,也可以使得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3.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采用一对一教学。对于有较好演奏基础的小提琴学员,要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因为其已经过了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所以培养的目标是其在强化演奏技巧的基础上,让其演奏更加富有感染力与表现力,这就需要了解学生的音乐素养、综合能力,也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体情况有一定的掌握,一对一教学可以让教师快速、全面掌握学生的个体情况,根据实际帮助其解决瓶颈问题,有重点的突破各个难关,进而帮助学生将演奏技能提升一个台阶。

这三种教学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学生的提升速度与水平不断切换,使学生在任何阶段都能找到恰当的方式学习自己最应该了解的知识,使学生能快速掌握各项技巧,帮助学生突破各个进步的瓶颈,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使得学生能真正提升综合演奏水平。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虽然演奏技法与乐理知识是演奏作品的基础,但是传统教学方法偏重演奏技巧忽视音乐表现力、感染力及情感的培养,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提升整体的音乐素养,反而会阻碍学生整体演奏水平的提升。音乐是一门艺术,艺术最大的魅力在于直击人心,能与人真诚交流,而如果只懂得演奏技法,没有情感融入,即便多高超的演奏,也让人觉得没有灵魂,没有感染力,也无法感受小提琴艺术真正的魅力。因此高校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重视音乐表现力、感染力的培养,将演奏技法教学与情感融入教学相结合,以提升演奏作品的艺术魅力为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能真正提升演奏水平,而不是空学了一堆的演奏技巧,却无法演奏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三)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合理的课程安排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对于小提琴教学来说,教师要调节好必修课、选修课与专业技能课之间的关系。小提琴的专业技能课必须维持在每周1-2节,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在演奏实践中理解与掌握理论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课外的排练活动,甚至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公益演出,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供更多演奏平台,让学生能在不断的实践与锻炼中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进而使得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四)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材。针对小提琴专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教材的选择尤为重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材,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对于零基础的学生,可以采用入门级的教材,让其从零学起,踏踏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对于有一定演奏基础的学生,可以选择简单易懂、由浅入深的教材,从巩固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深入,逐步提升;对于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难度较大、针对性较强的教材,帮助学生分析重点、难点,有针对性提升,促进其演奏再上一个层次。只有对学生“区别对待”,有针对性选择教材,才能的推动学生真正得到音乐素养、演奏能力的全面提升,也才能使小提琴教学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并且富有演奏个性的专业的、优秀的演奏人员。

三、结语

小提琴专业教育进入我国已经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小提琴专业教育既有可喜的成绩,也有明显的不足。当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小提琴教学必须学会与时俱进,摒弃原有的不足与陈规,将学生的“学”放在主体地位,以此为导向,展开教学工作。并且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让学生能取得音乐素养的全面进步,为我国小提琴演奏艺术培养更加专业和高水平的演奏人员做出应有的贡献,让小提琴这个“舶来”的技术品种不仅能在此生根发芽,更能开出俏丽的艺术之花。

[1]苏萍.论小提琴教学中音乐理论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1,(2).

[2]李智.浅谈小提琴的有效教学[J].大众文艺(理论),2009,(19).

龚小净,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小提琴演奏。

J622.1

A

1007-0125(2015)01-0069-02

猜你喜欢

小提琴教学效果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整式”基础巩固
Hey Diddle, Diddle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五抓五促”夯基础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