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在实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5-03-10张锋美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广东实训考核

戴 军, 张锋美

(1.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工业实训中心, 广东 广州 510665;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5)



微博在实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戴 军1, 张锋美2

(1.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工业实训中心, 广东 广州 510665;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5)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微博的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突破传统实训场所的局限,将教学空间和时间大大延伸。通过微博平台辅助实训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学→做”单向的实训模式,实现了相互融合的多向发展模式,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企业专业人员之间搭建一个通畅交流的平台。在这过程中,有效实施了创新头脑风暴和过程考核机制,提高了学生对于实训教学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实训教学; 微博; 教学改革

1 利用微博平台辅助实训教学

微博是一种允许用户更新简短信息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它可以提供权限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由用户指定的群组阅读。这些信息可以是文本信息,也可以是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微博与互联网、手机技术日益紧密结合,成为信息分享、传播与获取的新平台,可以实现信息即时分享与广泛快速传播[1-3],因此在普遍拥有手机的大学生和教师中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微博以及博客在教学方面的研究,至今仍然方兴未艾[4-9]。但是,据研究表明,有效的实践却是非常缺乏的,主要原因在于网络和上网设备的普及发展成为了瓶颈。近年来,网络资费大幅下降,更重要的是智能手机大量普及,使得人人都可随时随地上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10]。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并且继续稳定增长。这为微博能够在教学方面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实训教学不同于理论课程教学,更不同于实验课程[11-12]。实验课多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实验内容,按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测出有关数据,而实训教学不但要使学生了解有关的原理,还要使学生掌握操作的技能技巧,并且更重要的是,实训的内容不像理论和实验教学,学生的自由度很大,对问题的理解也与理论和实验教学不同。

在当前的实训教学中,学生是通过实训指导教师的示范演练,然后在实训中自己反复练习,亲身体会,逐渐转化为自己的技能知识。目前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仅仅只有实训指导教师的指导,由于实训的学生比较多,实训指导教师不可能对学生的每一步骤、动作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更多的是依靠学生自己,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效果。并且,实训教学管理落后和考核滞后,更是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实训的积极性。

通过微博平台可以在实训学生与实训指导教师、实训学生与实训学生、实训学生与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学生技能知识的转化。而通过微博平台辅助实训教学,可以改变过去“教→学→做”单向的实训模式,实现相互融合的多向发展模式(见图1),使得学生获得许多专业理论课教学上从未接触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图1 实训模式的改变

2 微博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首先,实训教师建立起自己的微博实训讲坛,组织好实训课程教学资料,在微博上形成有机网络讲坛。同时,学生也建立自己的微博,并且把授课实训教师的微博设为自己关注的对象。其次,通过微博来考查、跟踪、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探索出适用于实训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最后,实训教学的考核方式,采用以现场实训考核为主、微博为辅的方式。考核注重平时考核,实行过程控制。

2.1 教师微博和学生微博的建立

实训教师首先建立起自己的微博,在微博上发布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心得和实训考核要求等,甚至是拍摄的教学视频都可以,字数较多时,可以在长微博上发布,从而形成有机网络讲坛(见图2)。

学生建立和操作自己的微博,并且将授课实训教师的微博设为自己收听的对象,从而使得教师在其微博上发布的所有信息,不必登录教师的微博,就可以在自己的微博上及时看到,获得新信息(见图3)。

图2 教师微博的建立与发布

图3 学生微博的建立

2.2 提供实训项目相关信息

实训教师把实训项目相关的信息,如网站、论坛和专业站点等,以参考资料的形式在微博上发布,使得学生获取更多的相关专业信息,并且还要鼓励学生多查阅相关信息,把自己觉得不错的信息发布在微博中,让教师和其他学生能够及时获取并随时发表意见。事实表明,这对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实训课程教学的课后答疑

教师利用微博进行学生的课后辅导答疑。目前,高校学生课后辅导答疑难是普遍现象。通常很少有教师课后辅导学生,学生有疑惑但却无法及时与教师有效沟通,导致学习效果减弱。微博很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可在微博上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则可及时发现并进行答疑。学生甲提出的疑问,可能其他学生也有类似的疑问。由于微博的公开性,其他学生也能看到答疑的内容,因此提高了教师的答疑效率,使得教师从原来的单对单答疑,提高到单对多的答疑。

2.4 协作式学习

当前很多实训课程都是让学生独自完成的,虽然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可是却无法培养学生之间协同

合作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将来学生工作时必备的能力。通过微博平台,实训教学将会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在实训教学中,要求学生参与阅读和评论。在阅读、思考和评论的过程中,学生找到志同道合者,共同在实训中完成项目,并且他们还可以在微博中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思想,强化了学生协同学习的理念。

2.5 头脑风暴的实施

实训教学不单看重结果,更看重的是参与的过程。对于实训教师或实训教程上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发表他们的见解。通过对这些观点和想法进行评价与争辩,形成 “头脑风暴”[13]。在微博上实施头脑风暴,使得各种创新思维不断地碰撞汇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获得可行性的方法。

2.6 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考核

微博能动态、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变化轨迹,成为学习过程的真实记录者。在学生自己的微博上记录了实训教学活动情况、相关学习资源的收集整理等;在教师的微博上记录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这些为分析教和学的过程提供了全程、真实的记录

考核方式采用现场实训教学为主、微博为辅的方式。实行过程控制、等级记分制考核学生;每次实训前,都把前一次的考核结果在微博上公布。学生可以在下次实训教学中努力更上一层楼,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局面。这种成绩考核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重视自学能力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3 结束语

通过微博平台辅助实训教学,突破传统实训场所的局限,将教学空间和时间大大延伸,并且改变了过去“教→学→做”单向的实训模式,实现了相互融合的多向发展模式。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企业专业人员之间搭建了一个通畅交流的平台,使得学生获得了许多专业理论课教学上从未接触的知识和技能知识,提高了学生对于实训教学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实训教学质量。

References)

[1] Microblogging[D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roblogging.

[2] Gaonkar S,Li J,Choudhury R R,et al. Micro-blog: sharing and querying content through mobile phones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systems,applications,and services.ACM,2008:174-186.

[3] Yan Q,Wu L,Zheng L. Social network based microblog user behavior analysis[J]. Physica,2013(A 392):1712-1723.

[4] 常承阳,杨芳.基于微博的技校英语写作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4):104-106.

[5] 沈凤仙,刘粉香,杨丽萍.微博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计算机教育,2013(24):84-88.

[6] 郑燕林,李卢一.微博客教育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29-32.

[7] 冯宜.微博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6):88-92.

[8] 徐春华.课程微博知识分享的效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7):85-89.

[9] 王时进,段渭军,杨晓明.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与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0(8):91-94.

[10] 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D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t20140305_46240.htm.

[11] 吴玖玖.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9):120-122.

[12] 严明良,刘颖.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6):160-161.

[13] Osborn A F.创造性想象[M].盖莲香,王明利,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microblogging in practical training curriculum

Dai Jun1, Zhang Fengmei2

(1.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Virtual Reality,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65, China; 2. College of Fine Arts,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65, China)

This article designs and implements the reform of practical training curriculum based on microblogging,which breaks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training places and greatly extends the teaching space and time. Compared with the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in past which is unidirectional way of training mode, it has achieved a multi-directional mode of development of mutual integration with microblogging platform. Therefore,it can provide a smooth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students and students, and students and business professionals. In addition,the brainstorming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during process have been effectively implemented,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the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and innovative ability.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microblogging; teaching reform

2014- 07- 02 修改日期:2014- 09- 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974060)

戴军(1978—),男,广东广州,博士,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光电虚拟信息实验教学研究工作

E-mail:dj_daijun@163.com

张锋美(1980—),女,广东广州,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广告设计教学工作.

E-mail:zfm6193@126.com

G642.0

A

1002-4956(2015)2- 0201- 03

猜你喜欢

广东实训考核
内部考核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广东舆情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