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高校提高工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讨

2015-03-10李德才翟雪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工科用人单位创新能力

李德才, 李 斌, 翟雪峰, 刘 莉, 孟 琳

(东北林业大学 教务处,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林业高校提高工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讨

李德才, 李 斌, 翟雪峰, 刘 莉, 孟 琳

(东北林业大学 教务处,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创新教育的根本在于有推陈出新的意识和举措。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实践创新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十分重要。结合东北林业大学的实验实践教学管理经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特点,分析了工科大学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阐述了优化实验设置的相应解决办法,提出了优化实验设置的3个方面,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出加强工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实践证明,在实验课程设置上要大力优化与重构,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

实验课程设置; 工科学生; 实践创新

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讨论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环境更引为大家的关注。我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典型的有以北美为主的CBE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国外许多应用型大学,在其实验课程的设置上,始终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他们所提供的大多数实验能使学生很快熟悉新的领域。例如在德国要求应用型高校的毕业生一进入社会,就必须很快独当一面,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因而他们的实验课必须具有与科学技术发展几乎同步的特点[1]。从文献检索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对实践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的研究还很薄弱,主流学术群体对此并未投入足够的关注[2-3]。东北林业大学是以林科为优势的行业高校,在突出林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优势的同时,如何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工科类的学生的培养质量,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因此,作者在从事实验实践教学管理和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认识到,优化实验设置,是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 优化实验课程设置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1.1 实践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胜任未来工作的前提

进行合理的实验课程设置,加强实验技能训练,是保证大学生养成和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北京工业大学曾对114家企事业用人单位进行用人标准调查[4],形成了对当时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结构的维度,其中包括下面7项。对调查结果进行排序如表1所示,“表现不佳”的首位即是第6项“有很强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1) 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科学和工程原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2) 掌握工程实践原理的知识和技能;

(3) 较强的语言交流和文字交流的能力;

(4) 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

(5) 能使用工程实践必需的技术和现代工具;

(6) 有很强的工程意识(如经济管理意识、伦理意识、道德意识等)和创新意识;

(7) 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如严谨、细致的态度, 敢于怀疑、批判和勇于创新等精神)。

表1 用人单位认为理工科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现状排序

东方时空联合智联招聘网对北京、上海的116家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做调查[5],结果显示:57%的招聘单位看重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沈阳人才市场在对1 989名大学生做调查,结果显示60%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

1.2 实践创新能力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考核的重要内容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各个因素的重视程度及对高校教学的期望也特别关注,根据统计资料表明,大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和综合创造能力仍然是各个大中型企事业用人单位的关注热点。表2是对大学生各个因素的重视程度,对所学专业的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百分比和为92%;对综合能力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百分比的和为86.9%,表明人们对大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专业学习成绩上。表3是用人单位对高校教学的期望值比较[6],加强基础知识的培养和知识面占29.9%,“加强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占20.3%,从中可以看“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仅居“基础知识培养和知识面”的第二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素质在人们的思想中已经逐渐提升到最重要的位置。同时,当前国家的大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期望和要求更是史无前例的强烈。可见,实践能力仍然是大部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薄弱环节。

表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同因素的重视程度

表3 用人单位对高校教学的期望

2 开展优化实验课程设置的解决办法

2.1 优化实验课程设置要把学生、教师和实验相统一起来

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教育上,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即与学生本身有关的特征归结为影响大学生发展的内部因素,包括学生自身素质、动手能力、思维、兴趣和爱好等;学生以外的其他因素归结为外部因素,包括实验教师素质和能力、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课程设置情况和实验环境等。图1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影响的关系图示。

图1 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影响关系

在这里,内部因素对实验教学的学习效果起到了主导作用,但外部因素对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外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或激发内部因素的形成。不论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对于学生都非常重要,只有把二者相统一起来,加之提供优质的实验平台和实验保障服务,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教育效果。同时,在加强实践动手能力训练上,实验内容要结合专业和学科的发展,使学生能体会到专业和学科发展的新动态;难度适中,适合本科生发展的实际水平,积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7-9]。

随着高等教育大面积普及、拓宽专业和加强基础的改革,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在知识更新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上。以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为例,近年来,陆续购进具有实践性很强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实验使用面积8 155.42 m2,在实验仪器方面,种类达到几百种。设备仪器总价值1 991.3万元,为广大的工科大学生提供了进行充分锻炼实践创新能力的平台。事实证明,这种教育和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学院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结果,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也是令人满意的。

2.2 优化实验课程设置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主体性,是在实验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在显著位置上。东北林业大学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以提高大学生创造能力为目标,着重于开发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潜能和研究思维的培养,施行“启发式”教学与学生“参与式”学习相结合,按照教师的“因材施教”与学生的“因人择学”相结合,大大地增加了大学生实践动手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动手能力,教育效果很好,见图2和图3。

图2 大学生进行拆卸发动机

图3 大学生在上拆装自动变速器实验课

学院在实验实践的教学形式上,采取了“初级—中级—高级”、“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的实践过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具备了大学生应具备的理论基础,极大地增加了大学生的实践参与和合作能力。

2.3 优化实验课程设置要注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我们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营造一个使学生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使学生敢于表现个性,敢于突破,敢于创新[10-12]。在我国的教学中,长期以来主要重视收敛思维、分析思维、逻辑思维等,但对发展思维、创新思维、形象思维等却处于不认识、不重视的状况。很多学生没有接触过实践,在思想中就不会有相应的感性认识。对不同事物认识的深浅不同,产生出的思想认识也会有差异。因此,让大学生多多接触实践和参与实践,多做实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对于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13]。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中做到尊重学生个性,不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把学生培养成能动脑、会实践、懂设计、精操作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3 结束语

实验教学对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优化实验课程设置、营造重视实验课教育的氛围,会更好地促进实践能力锻炼,消除束缚学生思维的不利因素。优化实验课程设置,就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实验操作环境,结合所有能够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形成的各种因素,来激发和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References)

[1] 洪林,王爱军.国内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比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84.

[2] 王东.构建我国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模式[J].教育科学,2005,21(1):9-13.

[3] 钟金明.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4):184-186.

[4] 李庆丰,赵一夫.大学生实践能力调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视角[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8(1):106-115.

[5] 李庆丰.理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6(2):31-34

[6] 徐征,刘彦红,徐国义.应对社会需求 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J].农机化研究,2003(4): 232-233

[7] 罗钧桓.论青年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研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5):90-91.

[8] 程业.基于多项目管理的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契合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2.

[9] 李庆丰,袁亚丽,李雨竹.毕业生视角下的理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状况调查[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7):96-100.

[10] 杨定安,李明山,雷运清.培养工科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56-57.

[11] 蒋国华.新时期大学生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2] 强桂.工科学术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13] 邹帆,于丽琴.对当前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14.

Study on improving innovative ability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forestry universities

Li Decai, Li bin, Zhai Xuefeng, Liu Li, Meng L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North 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Developing new products consciousness and measures is the basic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 importance of specialty practice is presented. Combined with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the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the teaching plan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urriculum set-up.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ve ability is analyzed, which is important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corresponding approaches of optimized experiments set-up, and puts forward three aspects of optimized experiments set-up, and proposes strengthening countermeasures of cultivating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for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Optimiz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et-up are needed vigorously, only in this way the students can have great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ir future work.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et-up; engineering students;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2014- 06- 0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DL12BB16);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201201008);2014年东北林业大学教育研究课题(DGY2014-04);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高教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JG2201201009)

李德才(1978—),男,黑龙江哈尔滨,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E-mail:lidecai2008@sina.com

李斌(1962—),男,辽宁建平,博士,教授,副校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E-mail:libinzh62@163.com

G642.0;G482

A

1002-4956(2015)2- 0018- 03

猜你喜欢

工科用人单位创新能力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