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魂的低语

2015-03-09李德武

诗林 2015年2期
关键词:首诗内心诗人

李德武

冬天哈尔滨的夜晚,雪花乱飞,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街道上行人稀少,在迷幻的路灯下面和不时闪过的车灯中,一个人独自散步。他的身影已经融进雪里。他不需要理解什么,也不需要被理解。雪和他都迈着同样轻盈的脚步,走在时间里,走在黑暗和灯光之中。

放下张曙光的诗集《午后的降雪》,我的眼前浮现出以上一组画面。

作为诗人,张曙光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不是说他没有朋友和亲人,甚至有没有同道者,而是说儒雅、内敛、敏锐的气质让他选择了独往独来。他喜欢独自沉思,有时嘴里叼着烟斗,面对一片茫茫雪地长时间不说一句话,或者凝神注视一只鸟、一片树叶,用心与他们交谈。更多的时候,他和自己的内心对话,通过记忆唤醒沉睡的往事,让自己再一次直面生命的活力与死亡,直面人性的真诚与虚伪,直面美的朴素与华丽。张曙光是中国当代诗人中少有的止观型诗人之一,他的诗里拥有一种不动声色而洞穿真相的智慧力量。用乐器来比喻他的诗歌,首先不是钢琴,钢琴太饱满了;也不是小提琴,小提琴太华丽了;也不是琵琶和古筝,琵琶和古筝太张扬了。适合比喻张曙光的乐器我认为是古琴,低沉厚重,迂回委婉,是融天地于心之后的独白,是灵魂的低语。

张曙光是一位通过写作让自己醒着的诗人。无论是基于对某种责任的担当,还是基于对生命真相透彻的觉悟,以及对朴素人性的赞美,张曙光的诗都有一种对人和事的敬重感,尤其是通过呈现一些卑微的人和事而让他们变得更有意义,这显示出张曙光强大的朴素和平等情怀以及对生活独到的省察视角。事实上,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当先锋诗人们热身于洛尔迦式的抒情,或者里尔克式意象营造的时候,张曙光就已经把目光瞄准了“叙述”,让充满激情和澹妄的诗歌语言拥有了真实朴素的质地。这是张曙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贡献,他独有的自白式叙述语调也让诗人们醒悟到心跳和呼吸在诗歌语言中的重要性。他曾经影响很多诗人,有的人承认,有的人不愿承认这种影响,但公正地说,现代诗歌叙述性写作的先导者当属张曙光。他不仅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诗性语言,更主要的是他开启了迈向诗歌无所不在天地的大门,他告诉我们诗歌高贵和美丽的灵魂不一定非要通过惊天地、泣鬼神的方式来体现,也可以在细微的事物间自言自语来体现。比如《初冬:1984》

长椅的靠背落满了雪

在一棵白桦树上,残留着几片

秋天的叶子

——白色的虚空,和一点点残迹书,语

言,以及

刻在竹简上的历史

而星光嘎嘎地响着

消隐在淡蓝色的雾里

我们并不等待什么。

面对初冬万物凋零的景象,他没有感伤,没有幽怨,而是平静地面对雪、残叶、虚空和历史,他的不动声色是因为他内心拥有更大的信念,他的不等待是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必然的未来。雪莱对此激情高呼:“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张曙光只是让自己的脚步如同星光发出“嘎嘎”的声响,消隐在淡蓝色的雾里。这首诗展现了叙述性写作的难度和高度,当一个诗人不再放大个人情感,不再纵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坏脾气,让自己内在心灵世界和精神力量不动声色地展现出来,这需要高超的语言功夫和智慧。越是简约的诗歌越难写,这首诗可以作为例证。特别是1984年张曙光能写出这样的诗歌,就让我更加的肃然起敬。

如果说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张曙光运用叙述巧妙地释放出自己内心抱负的话,那么另一首诗让我看到了张曙光不动心计的诚实。这首诗就是《在旅途中,雪是唯一的景色》

我不知道

该对你说些什么

当面对车窗外面

无限延展的白色

(夏日里开满了野百合)

——三百公里的崎岖和雪

人生不过是

一场虚幻的景色

虚空,寒冷,死亡

当汽车从雪的荒原驶过

我想到的只是这些

技术考验修炼,诚实考验修为。一个诗人掌握了语言能力之后可以做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是,这样的诗人如果忽略另外一种东西,就是“修为”会是可怕的和十分危险的。优秀的诗人可能通过“有为”而体现,但杰出的诗人往往通过“不为”而体现。决定一个诗人是否独立的内在力量不是语言的功夫,而一定是修为的功夫。“我想到的只是这些”这样一句纯粹的补白在诗歌中通常是可以省略的,用在这首诗里却是点睛之笔。曙光有失语的习惯。我在哈尔滨时经常与曙光兄碰面,如果只有我们两个人,彼此会常常相对无语,沉默是我们彼此的交谈语言。开始的时候我不大习惯,总找话题与他聊,渐渐地我发现内心的沟通是不需要借助语言的。但是曙光兄面对朋友的失语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有的人以为他高傲,看不起自己,有的人以为他怠慢自己,其实,正如这首诗所写,他并没有多想,他内心很简单,他把无聊扯淡的时间都用在了感知雪原景物上面了。这一刻的诚实与单纯也展示出他内心的干净。他曾在2001年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失语症》,开门见山就说:“我无法说出想说的话/其实我无话想说。”我隐约记得在读米歇尔·福科访谈时,听他说,最难忘的一次采访是与采访记者相对无语坐在咖啡馆里,整个过程都不说话。米歇尔·福科内心的欢喜我能理解并想象到。我也能理解张曙光的失语,正如缅甸著名禅师焦谛卡在他的《炎夏飘雪》中揭示的那样:实际上,我们生活在话语的泛滥之中,每个人都在大声地说话,努力表白自己,或者试图说服他人,却很少有人宁静下来和自己的内心交谈,他们只顾不停地说话,叭啦叭啦说个不停,其实他们对自己所言真正知道多少呢?

张曙光的失语并非是无奈的选择,也不是忧郁症的病态反应,而是一个洞悉现实真相之后对言说的节制,是拒绝附庸、洁身自好的沉默,是给自己在语言洪流裹挟中保持清醒独立抛出的一个锚链。语不乱心则不乱,独立、觉醒、自在都从止语开始。这是禅修的功课,张曙光虽未皈依佛法,但他内心与禅契合,实际上早就这么做了。他的沉默就好比雪的沉默,洁白耀眼而不需多言,但雪是有骨骼的,你若踩到它,它的骨骼会发出嘎嘎的响声,那骨骼的响声才是张曙光诗歌语言的内在奥秘。

的确,雪对于张曙光来说有着别样的情感和意义。他写了很多关于雪的诗歌,比如《雪并不选择》《城市:雪》《十月里的一场雪》《雪的故事》《降雪的午后》……雪与其说是他寄托心灵的符号标记,不如说是他孤独行走的情人或伴侣。他们彼此是那样的互相理解与包容,相互欣赏,心有灵犀,所有无法说出的话语都可对雪表白,雪不仅是一个非常忠实的听众,也是一个心灵的导师,雪落屋顶,雪落树上,雪落河里……随风而飘,不选择、不挑剔,对大地充满挚爱,洁身护佑草木,又融化自然,润物无声。雪对张曙光来说既是现世,也是来世的情人;既是情感的伴侣,也是灵魂的天使。长时间的北方生活经历让我懂得雪对于漫长冬天的重要性,对于死亡来说,雪就是生机,对于荒凉来说,雪就是最耀眼的色彩。所以,雪落南方不过是一次狂欢而已,而雪落北方却是一次生命的赐予,甚至宗教的洗礼。张曙光热爱雪,不仅因为他对雪纯洁品行的热爱,也有他对雪向死而生,无畏荒凉博大情怀的敬仰。让我们来听听张曙光自己的内心独白:

雪还在下着,回忆因死亡而变得安详

也许最终雪将覆盖一切

而我仍将为生命而歌唱

就像一切曾经生活过的人

就像我们的前辈大师那样

在本·布尔本山下,是否也在下雪

那里安葬着伟大的叶芝,他曾在狂风中

怒吼,高傲地蔑视着死亡

——《得自雪中的一个思想》

“他曾在狂风中/怒吼,高傲地蔑视着死亡”,这是张曙光对叶芝的礼赞,又何尝不是他对自己的呼唤?在张曙光貌似“古典”“书卷”“经验”“沉稳”等等这些评语之外,我们对他最欠缺的理解和肯定就是忽略了他身上这种刚直不阿,蔑视死亡的高傲之气。张曙光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是一个满身傲骨的人,是一个内敛却又大丈夫气十足的人。这是张曙光的另一面,可以通过他的组诗《大师的素描》来窥见一斑。其实,张曙光的诗歌向度非常宽泛,有代表对底层人物礼赞的《小丑的花格外衣》,也有代表对杰出典范礼赞的《大师的素描》。《大师的素描》反映了张曙光在艺术和精神追求中的价值崇尚与取向,暗藏着张曙光个人写作抱负和努力目标。里尔克曾向罗丹和托尔斯泰致敬,莱蒙托夫曾向普希金致敬,马尔克斯曾向海明威致敬,叶芝曾向泰戈尔致敬……伟大的心灵之所以互通是因为彼此存在敬重,张曙光因为敬重大师,才写出《大师的素描》,遗憾的是这组诗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发表时,有的批评人士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地认为“张曙光试图借此抬高自己,与大师们平起平坐”,简直荒谬可笑至极。张曙光毕竟儒雅多于奔放,他对这样的评论一笑了之。也正因为内敛的品性,太多的“怒吼”变成了“灵魂的低语”。

张曙光也是一位十分注重形式创新的诗人。其中《尤利西斯》《楼梯:盘旋而下或盘旋而上》《小丑的花格外衣》《看电影》《时间表》等都给当时的诗歌创作吹入一股清新的春风,令人耳目一新。

譬如《楼梯:盘旋而上或盘旋而下》是一首非常复杂的诗歌,张曙光把生命向上或向下的重大思考放到了一个旋转楼梯上,并且,舍去所有我们熟悉的意义,从全新的视角展示出了他对生命升降的感受和体验。

这件事做了一次又一次,但你必须得做,

因为这是

我们每天生活的全部风景

像维生素,你一定得吃下它,据说是为了

你的健康

这段诗完全借用了世俗的教育性语言,强制、重复、虚假、空洞,要多乏味有多乏味,就是这样的语言,张曙光却把它纳入了诗里。单纯从语言来说,这段毫无诗意。但是,一个僵化的、庞大而空洞的教育体制被张曙光浓缩成三行文字就看出了诗人的洞察力和语言功夫,这超出了单个词语的隐喻、象征等表现技巧,而是通过营造一种语境来整体暗示某种现实,这就有了创新和突破。第二段虽在逻辑上有递进性,却充满戏剧性变化。

孩子们的笑声从黑暗的甬道中传来

当他们爬到顶层

头上将沾满厚厚的雪

孩子是阳光的代名词,他们的笑声却来自“黑暗的甬道”,黑暗的甬道拥有的象征意义每个人都可以联想到,但如果不能从第一段中领悟到教育话语的僵化,就无法把上下段结合起来,并且从孩子成长这个现实问题上进行关照这首诗歌的焦点。至此,也就不难想象那些爬到楼顶的孩子,当他们除了头上沾满厚厚的雪以外一无所获,内心是怎样的失落和沮丧。但这是所有孩子成长的轨迹,每个孩子必须爬的楼梯,这就暗示出了这首诗主题的沉重部分。这样的楼梯其实是相当可怕的。正因为如此,第三段笔锋一转,突然出现一个“失踪的他”,让人的心不免紧张起来。

从上个月他离开我们

一直没有信来

四月绿色的邮差只是为我们带来一些糖果。

“他”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有了具体的主体,可能是一位因叛逆而离开的人,也可能是一位因不堪其苦,走向绝路的人,总之,“他”的出现让事件的发展有了延展,故事有了新的情节,叙述不经意地把镜头转向了另一个场景。这之间的过渡没有任何连接词,突然、生硬恰恰蕴含着现实的残酷性和冷漠性。可怜的孩子们就这样被这种谎言引导着“上升上升”,直到他们倾其一生一无所获。

第二部分,张曙光对此并不是一个局外人,他也是一个受害者。于是自己由幕后走向前台,直接说话:

我们一直向往着顶点

但地面上似乎更为安全

哦,请不要带走我最后一枚硬币

仅仅三行诗,语言包括了阐释、表达和祈请的语言方式,使得这一段的表现力更为多点化和复杂化,暗含着强烈的焦虑、恐惧和无助的诉求情绪。

这是多么残酷而严峻的现实,艾略特曾说:“向上的路也是向下的路。”理想和童话同样脆弱不堪,经不住现实机器的撞击和碾压,每个生命都怀着希望来到这个世上,又都失望痛苦地离开,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吗?诗人的视角由外至内,最后落到自己的心上,他不无沉重地怀疑人真的有灵魂吗?如果有他该是什么样子?全诗不过两个部分,八个段落,二十四行,却如同上演了一幕大戏,其中故事起伏跌宕、人物穿梭往来、事件贯穿生死,包含了社会、政治、宗教和个人精神追求等诸多重大问题、情感苦痛幽愤,展现了现代汉语诗歌丰富的表现力和承载力,堪称现代新诗佳品。

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张曙光的诗歌,令我激动和兴奋的作品还有很多。有些诗虽然过去读过,也许是当时的见识不足,也许是自心不净,恭敬心不足,未得其妙。今天读罢,有拍案叫绝之感。张曙光高超的诗艺、多样化的创作题材、丰富的语言形式和他的为人一样,不细品是很难发现妙处的。灵魂的低语需要我们同样以灵魂来倾听。尽管我和曙光兄相识已久,可是,我发现今天所感都是全新的,我像第一次认识他那样感到意外和惊喜。从早晨开始,我就进入和张曙光独自的交谈,谢天谢地没有人和电话来打扰我,直到日落我如愿以偿,心生欢喜。我想我可以结束这篇文章了。此刻,我坐在苏州的家里,努力回想着哈尔滨的样子,离开那里十几年了,不知为什么,想到那里的冰雪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2014.2.2

猜你喜欢

首诗内心诗人
《上课没人抢》
“诗人”老爸
愤怒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拥有强大的内心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