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电解读王毅答记者问

2015-03-09

环球时报 2015-03-09
关键词:缅北王毅二战

●本报驻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蓝雅歌 李珍 李大明 萧达 青木 ●本报记者 刘畅 杨沙沙

“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昨天在人大记者会上面对日本记者的尖锐提问,中国外长王毅用这番话奉劝日本卸下历史包袱。日本媒体对此的解读是:二战结束70周年安倍将发表“首相谈话”之际,中国“对日本进行了强烈牵制”。目前“安倍谈话”还在起草之中,但透过安倍之前发出的一些信号,外界猜测他的“谈话”可能会对历史问题“缩水”。王毅同时就是否邀请安倍参加二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做出回应,表示“不管是谁,只要诚心来,我们都欢迎”。这被路透社等媒体解读为“可能邀请日本的强烈信号”。在这场关于“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记者会上,王毅还回答了“一带一路”、中美关系、反恐、南海等多个热点问题,他表示,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对于《环球时报》记者提问的缅北问题,王毅强调,缅北问题是缅甸内政,希望得到和平解决,但中缅边境不能乱,缅北地区要稳定。

王毅“犀利”回应日本记者

“中国外长:日本不要再失去良知”,日本NHK电视台8日以此为题报道王毅的表态。报道称,王毅的话可以看做是“对日本的强烈制约”,并希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今年要发表的“首相谈话”中继承过去对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深切反省的态度。中国政府正注视着安倍今年要发表的“首相谈话”,希望安倍政府继承“村山谈话”。

王毅的话正是在回答NHK电视台记者提问时说的。NHK记者问道:“在日本有不少民众认为中国是不是利用历史问题作为武器来贬低日本这些年来对世界和平的贡献,中伤日本在国际上的信誉。如果中国作为大国有宽广的胸怀,是不是应该调整对日政策?”王毅回应说,历史问题一直困扰中日关系,所以我们不禁要问一声,究竟原因何在?日本的当政者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如何,首先请扪心自问,世人也自有公论。“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

台湾“中央社”用“犀利”来形容日本记者的提问,并描述当时的情形称,这一问题让台下不少大陆媒体窃窃私语,甚至有人私下咒骂,台上的王毅则露出一丝苦笑,但他随后的回答显得更为犀利。日本TBS电视台称,王毅的回答措辞强硬,让日本“扪心自问”。 NHK记者还问道:中国政府今年将举办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方打算邀请安倍吗?王毅就此表示,作为当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方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举办包括阅兵式在内的活动十分正常、自然,目的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辟未来。“我们会向所有的有关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发出邀请,不管是谁,只要诚心来,我们都欢迎。”

“中国要日本卸下历史包袱”,《纽约时报》网站以此为题称,中国外长周日再次呼吁日本领导人放弃任何淡化日本二战侵略罪行的企图。1995年,二战结束50周年之际,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里程碑式的“村山谈话”,首次承认对亚洲国家施行了殖民统治和侵略。2005年,小泉纯一郎也就此道歉。鹰派首相安倍8月15日计划发表声明,但人们猜测他的“谈话”可能比以前“缩水”。一个关键问题是安倍是否会使用以前声明中的“殖民统治”和“侵略”词汇。安倍委任的协助起草“谈话”16人小组中,有人曾称日军强征随军慰安妇是“韩国编造”,还有人声称日本发动的战争是“自卫”,不是侵略。

日本《产经新闻》称,王毅引用前外交官的话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这是针对安倍在今年要发表“谈话”一事提早打预防针希望安倍不要修改《村山谈话》等历史认识。《日本经济新闻》称,日中关系虽然在去年首脑会谈后摆脱了最坏时期,但是今年是战后70周年,历史问题方面的摩擦似乎不见消除迹象。NHK电视台还在报道中称,中国至今已经反复在战后70周年一事上牵制日本。王毅上月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曾表示,“当年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事实虽然早有公论,但仍有人不愿承认,甚至企图为侵略翻案”。虽然当时没有指名道姓,但实际就是在制约日本。

日本道纪忠华智库首席研究员庚欣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个节点上,日本NHK记者问这样的问题是自取其辱。全世界都知道日本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有些日本人不仅不反省,反而倒打一耙,提出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是在受害国人民的伤口上撒盐。

王毅关于是否邀请安倍参加阅兵式的表态也引来不少解读。路透社8日以“中国暗示会邀请日方参加抗战纪念阅兵”为题称,中国外长说“会向所有的有关国家领导人发出邀请”,这是迄今“中国会向二战时的敌国日本发出邀请的最强烈信号”。法新社的解读则是,安倍只有“诚心”面对历史才会受到欢迎。

《环球时报》记者提出缅北问题

记者会上,王毅还回答了多个地区热点及敏感问题。《环球时报》记者问道:“近来缅甸北部局势持续紧张,不断有缅甸边民越过边界进入中国。这是否对中国的西南安全构成了压力?”王毅表示,邻居家有事,

猜你喜欢

缅北王毅二战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谈2022年中国外交八大重点
英军在二战中使用的轻武器(II)
毛尖茶韵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二战老飞机落户桂林
“二战”历史漫画
海角小诗(2首)
缅北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