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地区慢性肾病的多重危险因素探究*

2015-03-09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21004邱丹萍张训保

中国卫生统计 2015年2期
关键词:肾脏病肾病人群

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21004) 吴 静 徐 渭 邱丹萍 高 凡 方 凡 张训保

徐州地区慢性肾病的多重危险因素探究*

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21004) 吴 静 徐 渭 邱丹萍 高 凡 方 凡 张训保△

目的研究慢性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慢性肾病提供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徐州地区确诊的395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和152例正常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CK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有效问卷为547份,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为每日饮水量、熬夜、工作强度、高血压(均P<0.05)。结论对以上CKD的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加强在高危人群中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才能降低CKD发病率,延缓CKD的进展,防止终末期肾脏病(ESRD)和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减轻社会及家庭的负担,减少由此产生的巨额医疗资源的消耗。

慢性肾病 危险因素 干预措施 病例对照研究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高、起病隐匿、危害性大,又难以治愈,已经成为21世纪全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1],也是我国公共健康的严重挑战。目前,肾脏病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全球有超过5亿人患肾脏病,预计2015年全球约3600万人死于慢性肾脏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本研究通过徐州地区395例CKD患者和152例正常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研究CK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CKD以及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指导,为CKD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012年10月-2013年1月对徐州市四个医院收治的CKD患者共395例病例,对照则为肾脏正常者152例。纳入标准:①CKD患者为医院肾内科住院的CKD确诊患者以及血液透析室的CKD患者;②对照组为近期健康体检无CKD疾病的社区居民。排除标准:①医院内尚未明确诊断为CKD的疑似病人;②对照组中无健康体检不知有无肾脏疾病的社区居民。

2.研究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徐州4个医院和1个社区,对4个医院的CKD确诊患者和1个社区内的居民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进行回顾性分析。

3.研究内容 研究的主要变量为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居住情况等)、饮食习惯(饮食类型、饮水习惯等)、生活状况(吸烟及酗酒、有无接触有害物质、工作强度、房屋潮湿度等)、健康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过敏史等)以及综合状况(起病症状、家庭社会关怀情况、病情控制情况等)。

4.统计学处理 各种资料数据经人工核对、按调查先后顺序统一编定ID号之后,在Epidata下双录入,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影响CKD的因素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一般情况 本次共完成调查问卷547份,其中病例组395份,对照组152份。病例组男239例,占43.7%,女156例,占28.5%,对照组男85例,占15.5%,女67例,占12.2%(P=0.328);病例组的年龄在16~95岁,平均(53.21±15.7)岁,对照组年龄在18~79岁,平均(48.97±15.0)岁;病例组中,初中及以下占66.8%,高中(包括中专和技校)占24.3%,大专及以上占8.9%,而对照组中,初中及以下占42.8%,高中(包括中专和技校)占49.3%,大专及以上仅占7.9%,两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06,P<0.001)。在所调查的395例病例中,患病情况:慢性肾衰51.6%,慢性肾炎25.8%,糖尿病肾病11.3%,高血压肾病6.5%,多囊肾4.0%,急性肾衰0.8%。

2.CKD的单因素影响因素分析对可能与CKD发生有关系的一般情况、饮食习惯和生活状况、健康史以及综合状况等五大类共51个变量进行分析,其中有24个因素与CKD的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一般情况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与CKD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饮食习惯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日饮水量、睡觉前是否有饮水习惯、鱼肉制品摄入频率、每日食用鸡蛋个数、常吃水果、常吃加工食品(方便面、饼干、蜜饯等)与CKD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一般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表2 饮食习惯的单因素分析影响因素

(3)生活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吸烟、饮酒、憋尿、体育锻炼、心情、熬夜、房屋潮湿度、心理压力大小、工作强度与CKD的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生活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4)健康史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健康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过敏史、药物史与CKD的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健康史的单因素分析

3.对影响CKD的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与CKD的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24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经初筛后有4个变量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影响CKD发生的因素有每日饮水量、熬夜、工作强度、高血压,见表5。

表5 CKD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讨 论

慢性肾脏病早期无症状,其防治具有“三高”与“三低”的特点,即患病率高、合并心血管疾病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治愈率低和合并心血管疾病认知率低[2-3]。因此,探究慢性肾病多重危险因素,制定有效措施,减少CKD的发生,延缓CKD的进展,对于CKD的防治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每日饮水量、熬夜、工作强度、高血压均为CKD的危险因素。数据显示,每日饮水量大的人群发生CKD的可能性是正常饮水者的1.658倍。结果表明,我们不仅要认识到:饮水过少会带来健康问题,导致机体酸性化,使酸性代谢物在体内愈积愈多,导致疾病的产生[4],饮水过多也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肾脏损害。因此,应倡导居民适量饮水。经常熬夜的人群发生CKD的可能性是不经常熬夜者的2.348倍。研究显示,伴随着睡眠的“压缩”,人体出现了代谢方面的改变,体重增加,糖耐量受损,leptin降低等一系列影响身体健康的危险信号[5]。所以,我们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此外,轻劳动、中等体力劳动的人群与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相比,发生CKD的可能性要低。重体力劳动、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超过一定的限度,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促进某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突然恶化而发生死亡[6]。高血压的人群发生CKD的可能性是非高血压者的2.078倍。徐州市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0.87%,标化患病率为16.97%。城市、农村患病率分别为28.77%和17.22%[7]。因此,我们要积极防治高血压的发生,以期减少CKD的发生。

另外,CKD的进展是可以预防的,越是早期预防,越能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8]。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慢性肾脏病的高患病率。虽然有一些因素如基础肾脏病等,为不可控因素,但每日饮水量、熬夜、工作强度、血压等都是可控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干预。在医院里,可以通过医生对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向他们宣传相关知识,对高危人群给予规范的健康管理,将能大大延缓和控制CKD的发生和进展。CKD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被称为是生活方式疾病,因此在社区层面的早期预防和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9]。对高危人群和早期CKD患者,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来积极提高其自身和家属的健康意识,增强其保健观念,调整其生活方式向健康方向转变,使其形成自觉行为,以延缓和控制CKD的进展,并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转变生活方式,是最简单、有效、经济和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值得在医院、社区推广应用。

本次通过对CKD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有效干预措施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人群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病因和探讨防治策略,为进一步进行CKD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

1.蒋在峰.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研究.亚太传统医药,2009,20(6):161-162.

2.陈葳,王辉,董秀清,等.广州市城区普通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肾脏病杂志,2007,23(3):147-151.

3.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valu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Am J Kidney Dis,2002,39(2 Suppl 1):S1-266.

4.筱原秀隆.好水喝出健康来.中国台北:世茂出版社,1996:10-15.

5.贾丽娜,王兴娟.睡眠不足对机体代谢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07,34(6):1061-1062.

6.张幸.职业性疲劳与过劳死.科技通报,2000,16(z1):136-139.

7.娄培安,陈培培,余加席,等.徐州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41-44.

8.Weiner DE.Public health consequence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Clin Pharmacol Ther,2009,86(5):566-569.

9.Wang H,Zhang L,Lv J.Prevention of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practice in China.Kidney Int,2005,94(Supp1):S63-67.

(责任编辑:郭海强)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计划(2012JSSPITP18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143);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课题(201113)

△通信作者:张训保,email:xunbz@163.com

猜你喜欢

肾脏病肾病人群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我走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