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瘢痕子宫在我院引产方法的效果评价

2015-03-09郑玮张莉耿银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羊膜米索乳酸

郑玮 张莉 耿银燕

瘢痕子宫在我院引产方法的效果评价

郑玮 张莉 耿银燕

目的探讨本院对于瘢痕子宫引产方法的效果。方法64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需要终止妊娠的孕妇, 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 其中A组30例患者采取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进行引产;B组34例患者采取米非司酮+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进行引产。观察两组患者引产效果、用药至分娩的时间、用药至规律宫缩时间、出血量、子宫破裂发生情况和软产道裂伤情况。结果A组患者用药至分娩的时间和用药至宫缩规律的时间均短于B组, 胎盘胎膜残留率低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清宫率、引产成功率、产时及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两种引产方法都是相对安全、有效的,但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入术操作简便, 实用性强, 应作为首选方法。

瘢痕子宫;妊娠中期;引产;乳酸依沙吖啶;米索前列醇

近年来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如何安全有效的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进行引产是临床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在引产过程中如何降低母体再次受到创伤的发生率是引产手术的关键。因此本文对本院对于瘢痕子宫引产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64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需要终止妊娠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30 例,年龄21 ~39 岁, 平均年龄(28.47±4.257)岁;孕周12~27周,平均孕周(16.63±3.746)周, 平均孕次(2.67±0.711)次。B组34例, 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28.24±3.962)岁;孕周14~27周,平均孕周(20.38±3.134)周, 平均孕次(2.65±0.849)次。术前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 无手术禁忌证, 自愿引产者。两组患者年龄、孕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引产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口服4次米非司酮,50 mg/次,空腹开水口服,1次/12 h。A组30例妊娠者在服用最后一次米非司酮时, 同时行米索前列醇200 μg/次后穹窿放置,1次/3 h, 并根据宫缩强度、阴道出血情况酌情调整放置次数,单每日放置次数≤5次。B组34例妊娠者在最后一次口服米非司酮时, 同时羊膜腔内注射100 mg 的乳酸依沙吖啶。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完全流产:胎膜、胎盘和胎儿均完整排出, 不需要进行清宫, 且阴道出血自然停止。②不全流产:胎儿完整的自然排出, 但是子宫内发生胎盘滞留或者有胎膜残留, 患者长时间大量出血, 需要对患者进行清宫手术。③引产失败:末次使用米索前列醇24 h后, 在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72 h后仍然未见胎儿和胎盘排出而使用其他方法终止妊娠。④引产出血:出血量>300 ml 即为引产出血 。完全流产与不全流产均视为引产成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引产效果比较 A组患者胎盘胎膜残留率低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清宫率、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经过比较 A组患者用药至分娩的时间和用药至宫缩规律的时间均短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时及产后2 h出血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引产效果比较(n, %)

注:与B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临床经过比较(±s)

表2 两组临床经过比较(±s)

注:与B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 例数 用药至规律宫缩时间(h) 用药至分娩时间(h) 产时及产后2 h出血量(ml) A组 30 7.48±1.798a 12.01±3.972a 104.50±66.298bB组 34 29.00±7.361 34.97±7.432 104.26±35.890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A组1例患者发生引产出血, 无软产道裂伤病例发生。B组无引产出血患者, 软产道裂伤2 例。两组患者均无子宫破裂发生,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酸依沙吖啶能够促进机体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的产生, 对妊娠子宫局部组织总的雌孕激素的平衡状态进行改变,进而导致患者发生宫缩, 促进引产的成功, 但是在羊膜腔内注射乳酸依沙吖啶可能会引起患者子宫体过度收缩, 减缓宫颈扩张的速率, 若瘢痕子宫患者宫颈扩张速率过缓, 可能会引起患者发生子宫破裂[1]。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抑制孕酮的作用, 促进子宫绒毛和蜕膜的变形作用, 提高子宫肌组织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 促进宫缩, 增强宫颈的软化程度, 减短引产所用的时间[2]。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 有协同作用, 两者相辅相成, 能够使宫颈扩张与宫缩同步, 加强引产效果, 弥补各自的不足[3]。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后可引起子宫强直收缩, 对瘢痕妊娠不是很安全, 而米非司酮也恰好弥补了米索前列醇这一不足[4,5]。在羊膜腔内注入乳酸依沙吖啶仅需单次注入, 操作较为简单, 且价格较低。在患者阴道后穹窿处放置米索前列醇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消毒且需要多次放置, 操作过程比较繁琐且宫腔感染的发生率较高[6-8]。

综上所述, 给予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入术操作简便, 实用性强, 应作为首选方法。

[1] 李筱华.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32例临床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2011,9(11):35-36.

[2]郑穗瑾, 张秀果, 胡慧敏, 等.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与间苯三酚联合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广东医学,2014,35(2):285-287.

[3]佟林林, 张艳梅, 王春晓.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终止妊娠24 例临床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3):3330.

[4] 伏妮.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分析.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6):969.

[5] 杨宝华, 郁明霞, 陈蔚, 等.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开放性、阳性药物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91-94.

[6] 尹洪.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效果观察.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2):1852-1853.

[7] 张毅, 高霞, 周玉萍.等.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观察.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66-67.

[8]刘长新.依沙吖啶羊膜腔内穿刺用于瘢痕子宫妊娠17~27周引产的临床观察.北京医学,2009,31(5):299-30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04

2015-04-17]

100076 北京市大兴区红星医院

猜你喜欢

羊膜米索乳酸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流产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血乳酸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