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钙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2015-03-09徐贵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汀钙氨氯地平高脂血症

徐贵华

阿托伐他汀钙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徐贵华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联合对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92例高血脂合并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6例。对照组采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 观察组采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 高于对照组76.09%;观察组血脂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安全性高, 效果显著, 能快速控制血压, 降低血脂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

阿托伐他汀钙;氨氯地平;高脂血症;高血压

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 高血压患者中52%以上伴有血脂异常情况, 血脂与血压水平呈密切相关。高血脂与高血压的代谢上有内在相关性, 使得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已经有研究显示[1], 他汀类药物与降血压药物联合对高血脂合并高血压进行治疗, 可以起到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作用。在本组研究中, 分别对高脂血症并高血压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与缬沙坦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分析, 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92例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高脂血症并高血压诊断标准。男52例, 女40例, 年龄39~72岁, 平均年龄(52.1±6.7)岁。病程6个月~7年, 平均病程(2.5±1.6)年。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者;家属与患者均知情同意,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免疫性疾病患者;与本组研究不配合者。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氨氯地平50 mg, q.d., 阿托伐他汀钙10 mg, q.n.。对照组:缬沙坦80 mg, q.d., 阿托伐他汀钙10 mg, q.n.。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结束后对患者的血压、血脂情况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总有效率, 对血脂情况进行比较,包括甘油三脂(TG)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高血压诊治指南》中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分析。显效:舒张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收缩压<130 mm Hg, 高血压症状及体征均部分或完全改善;有效:舒张压及舒张压均有改善, 高血压症状好转;无效:血压无明显下降。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情况。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 对照组为76.09%,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血脂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情况对比(±s, 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情况对比(±s, mmol/L)

注:两组比较, P<0.05

2.15±0.352.89±0.514.5624 <0.05组别 例数 TC TG HDL-C LDL-C观察组对照组4646 tP3.52±1.245.62±1.584.5261 <0.051.41±0.251.89±0.565.3621 <0.051.45±0.271.22±0.354.8562 <0.05

3 讨论

近年来, 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成为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之一。随着高血压症状发展, 可导致脑、心、肾等靶器官受损, 针对中国卫生部研究显示[2], 我国成年人高血压发病率为18.9%, 血脂异常为18.7%, 两者呈相互影响关系。因血脂异常, 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小动脉硬化,周围动脉阻力上升, 出现高血压症状;因血压上升, 机体活性胺、血管紧张素水平增加, 出现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脂蛋白进入血管壁后, 出现血脂异常表现。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均为常用降血压药物, 氨氯地平是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其半衰期长, 口服利用度高, 有效时间可达24 h以上, 避免血压波动。同时, 可控制晨起血压骤然上升而引发的心、脑血管风险, 血压明显下降,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缬沙坦是口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抑制血管收缩, 减少醛固酮释放, 从而起到降低血压效果。但是半衰期较短, 作用时间短[3]。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4]。氨氯地平的降血压效果明显优于缬沙坦。

阿托伐他汀钙为降血脂有效药物, 为他汀类调脂药, 能减少机体中胆固醇合成, 也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合成, 从而起到降压作用。有学者研究中[5], 对高脂血症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经结果显示, TG与TC、LDL-C明显下降,而HDL-C水平上升, 调脂作用明显优于传统药物。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均有显著地降血脂作用, 但是观察组经过调解血压, 可起到相互协同效果, 观察组调脂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合上述, 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 具有较高安全性, 效果满意, 值得临床推广。

[1] 魏桂红.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瑞舒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疗效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7):550-551.

[2] 王德周.高脂血症并发脑梗死患者102例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的降脂效果.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08-209.

[3] 戈文兰, 高盼, 苗燕飞, 等.多条溶出曲线评价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的质量.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6):811-813.

[4] 吴泽兵, 张颖, 余其贵, 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1):8-13.

[5] 张卫.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703-70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66

2015-02-02]

438600 湖北省罗田县万密斋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汀钙氨氯地平高脂血症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瑞舒伐他汀钙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
清脑舒络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瑞舒伐他汀钙在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造影剂肾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