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焦虑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心理疏导对其的影响

2015-03-09陈姣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28期
关键词:警觉性焦虑症因素

周 昕 陈姣红 袁 星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中心,武汉 430015

精神焦虑是指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临床表现为患者对根本不存在的客观对象产生难以名状的紧张感[1],在没有任何诱发性因素的状况下出现和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过分紧张和恐惧,有时还会伴有自主神经紊乱[2],产生头晕、恶心、憋气、出汗等身体方面的症状,也会出现坐立不安等运动性不安状况[3]。患者自身了解此焦虑情绪不符合常理且没有必要,但自己却没有办法控制,平时的活动受到极大影响。多数患者在发病前为内向型性格[4],对待问题不知如何解决,处事胆小,常有自卑感,不能够很快地融入新的环境[5]。患者在焦虑的状态下有较高的警觉性,对于外界刺激过于敏感,对自身所产生的危害性具体表现为影响青春期的生长发育、降低正常生活质量、出现身体状况不适。此外,本病可能还具有遗传性[6]。由此可见,明确引起焦虑的相关因素,对其进行预防,对精神焦虑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排解焦虑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2 月~2015 年3 月本院精神科收治的225 名精神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Sg(单一)组和Cg(联合)组。Sg 组中,男55 例,女58 例;年龄为17~74 岁,平均(37.1±5.6)岁;焦虑病程为6 个月~10 年,平均(3.5±1.9)年。Cg 组中,男60 例,女52 例;年龄为19~77 岁,平均(35.9±7.1)岁;焦虑病程为6 个月~11 年,平均(4.3±2.0)年。

1.2 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发病因素的问卷调查,问卷由本团队翻阅国内外文献自行设计,期间要注意三大原则,即问卷的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在设计时要注意回避敏感性问题。226 份问卷全部收回。

Sg 组使用单纯药物治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次/d,2 片/次,治疗过程中丢失8 例。Cg 组在服用药物的基础上增加心理疏导治疗,治疗中丢失10 例。治疗及观察的时限为3 个月。中途丢失的病例因无法坚持而放弃治疗,不计入统计学分析,剩余的有效病例数为208 例(Sg 组105 例,Cg 组103 例)。所有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文书后进行。

1.3 心理疏导治疗

①认真倾听患者宣泄的负面情绪,从中总结出问题所在,引导患者避免有过高的警觉性和敏感性。②与患者一起分析导致焦虑的负面生活影响事件以及其对患者现在生活造成的影响,如患者的生长环境及家族遗传史等。③引导患者积极进行自我调节,给予患者积极意义的暗示,使其增强自信心,能正面分析问题。④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让其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帮其分担心理负担。

1.4 疗效评判标准[7]

治愈:原有焦虑感消失,可以恢复正常的学习、工作等日常生活,其家庭及社会方面功能恢复正常,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显效:原有的焦虑感基本消失,基本可以进行学习、工作等日常生活活动,但有些情况下依旧会觉得困难,睡眠质量得到一定提高,家庭及社会方面的功能也有所提升。有效:原有焦虑感明显降低,能够进行少许学习、工作等日常生活活动,睡眠质量有所改善,但依旧有失眠情况的出现,家庭及社会方面的功能恢复少许。无效:较前没有任何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EpiData 3.5 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单因素下的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发病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有焦虑家族遗传史的患者比无遗传史的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环境封闭的患者比生长环境开朗的患者更容易患焦虑症;对环境适应性强的患者发生焦虑的人数比适应性弱的患者少;自信度低的患者比自信度高的患者更易患焦虑症;警觉性高的患者较警觉性低的患者更易患有焦虑;过于敏感的患者比不甚敏感的患者更易患有焦虑症(表1)。

表1 焦虑发病因素分析[n(%)]

2.2 引起焦虑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遗传史、生长环境、环境适应性、自信程度、警觉性等因素为自变量,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纳入和排除的标准分别是0.10 和0.15。结果显示,遗传史、生长环境、环境适应性、自信程度、警觉性、过于敏感是引发焦虑的独立影响因素(表2)。

表2 引起焦虑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2.3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过3 个月的对比治疗后,Cg 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Sg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3 讨论

在日常学习与工作中可以发现,焦虑是很常见的事情[8],几乎每个人都有焦虑的体验。对周围事物或未来情景担忧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9],但是过度的焦虑会使人受到困扰[10],进而引起身体上的不适,使人们无法进行学习、工作等正常活动[11]。患者担忧的事情通常不止一件,他们会担忧自己的健康和前途、担忧自己是否有钱,而这种焦虑的体验很难自行消失[12]。目前,临床上治疗焦虑症多应用抗焦虑药物,但西药只能暂时减轻焦虑的症状[13],不能彻底治愈焦虑,有时还能使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14]。归根结底,焦虑还是一种精神因素造成的病症,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解决使其产生焦虑的问题才能从源头上治疗焦虑症[15]。

研究显示,焦虑症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①患者可能是由于自身躯体的问题而发生焦虑症,但此种情况比较罕见[16]。有学者认为焦虑症患者神经系统中的特定递质是造成焦虑症的问题所在,但是目前这一病因还不甚明确,在本研究中,此类问题也很少见,因此问卷的发病因素调查中并未涉及。②患者自身的认知情况是引发焦虑形成的重要原因[17]。有研究显示,患有焦虑症的患者比正常人更敏感,其对外界人群和环境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感,常常认为自己没有处理消极情况的能力,做事自信程度低,认为不好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认为等待自己的永远是失败[18]。本研究结果显示,环境适应能力低、自信程度低和过于敏感是引发焦虑的独立影响因素,这与现有研究相符。③当患者遭遇应激情况时,更容易引发精神焦虑。本研究结果显示,有焦虑症家族史、生长环境封闭的患者更容易缺乏与人之间的沟通,且常常面对一些消极状况,使得其对外人极其不信任,警觉性极高,微小的刺激就能使其处于应激状态。本次研究调查问卷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参考,总结出的焦虑发病因素与现有研究相符,因此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具有可信的参考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心理疏导组在焦虑症状的改善以及在日常活动、睡眠质量、家庭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单纯服用西药,提示心理疏导对精神焦虑患者有很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导致焦虑情绪出现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如遗传、警觉性、适应性等,明确这些因素并对其进行预防是防止焦虑症的有效手段,而对已患有焦虑的患者,绝对不能单纯的使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还要采用心理疏导的方式,帮助患者走出精神的阴霾,从源头上杜绝焦虑,这要求临床医生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同时要不断学习开导患者的技巧。

[1]苏亮,蔡亦蕴,施慎逊,等.中国老年焦虑障碍患病率Meta 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2):87-90.

[2]李荔,王玉凤.神经生物反馈治疗在精神神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6):583-586.

[3]陆燕,成栋,于海鹏.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广泛性焦虑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22(1):47.

[4]李含秋,郑洪波,王西林.帕罗西汀与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0(2):3773-3775.

[5]Kessler RC,Ormel J,Petukhova M,et al.Development of lifetime comorbidity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J].Arch Gen Psychiatry,2011,68(1):90-100.

[6]孙静,景璐石,杨松,等.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焦虑、抑郁的实验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9):1360-1361.

[7]Clementi MA,Alfano CA.Targeted Behavioral Therapy for childhoo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a time-series analysis of changes in anxiety and sleep[J].J Anxiety Disord,2014,28(2):215-222.

[8]Lee J K,Orsillo SM.Investigating cognitive flexibility as a potentialmechanism of mindfulness in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J].J Behav Ther Exp Psychiatry,2014,45(1):208-216.

[9]Hanrahan F,Field AP,Jones FW,et al.A meta-analysis of cognitive therapy for worry in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J].Clin Psychol Rev,2013,33(1):120-132.

[10]Bandelow B,Boerner JR,Kasper S,et al.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anxiety[J].Dtsh Arztebl Int,2013,110(17):300-309.

[11]程新英.产前焦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7):3774-3775.

[12]金凤仙,赵建利.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13,51(20):178-179.

[13]杨慧君.心理护理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治疗抑郁症中的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155-156.

[14]石磊.浅析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710-711.

[15]冯艾群.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112-113.

[16]陈春兰,陈宝嫦.浅议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6(5):48-49.

[17]江登波.浅议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J].大家健康,2013,10(3):175-176.

[18]谢美琼.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症状调查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88-89.

猜你喜欢

警觉性焦虑症因素
核电厂控制室系统环境设计研究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睡眠剥夺对机体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简要机制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颜色对认知加工的影响:情绪以及警觉性的作用
解石三大因素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开天门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甲状腺腺瘤术前焦虑症30例
夕惕若厉:编校警觉性说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