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陶都话磁窑

2015-03-09文图王承栋

丝绸之路 2015年19期
关键词:平川制陶陶土

文图/本刊记者 王承栋

陶瓷具有取材简便、性能稳定、经济适用、文化色彩浓厚等特点,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被普遍使用,从而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简明英汉词典》解释c h i n a之意为“陶瓷”,瓷器;C h i n a意为“中国”,区别只在首字母“C”的大小写而已,可见陶瓷与中国的重要关系。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陶瓷发展史。时至今日,中国人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来体现的。

一提起陶瓷,人们自然会想到景德镇,再进一步想到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但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说到陶瓷,许多人想到的却是靖远陶瓷。

靖远,古称会州,自古出产陶瓷、煤炭。1985年,白银恢复建市,划拨靖远部分土地成立的市辖平川区是白银市主要资源分布区。这里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仅境内探明的陶土储量达20亿吨,为西北最大的陶瓷重镇。至今,行走境内,方圆几十里都有陶瓷作坊映入眼帘。

磁窑高台

作为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文化的甘肃,其所辖的白银市平川区的陶瓷业在西部陶瓷史上,同样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千年古窑遗址——磁窑,规模宏大,历久不衰,如同一幅瑰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展现出昔日甘肃制陶工业文明的辉煌,折射出数千年来中国西部制陶业的沧桑巨变……

磁窑遗址位于平川区宝积乡,现为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平川城区出发,沿着宝积山煤矿,或者穿越魏家地煤矿向东北方向行进,两条简易公路相会在小水村附近北掌山下的红土洼,再稍往前行至山腰中间的一片开阔之地,远远地便能看到一个高耸入云的烟囱,接着是一大片火烧窑遗址,这便是红火了千年的西部制陶故地——磁窑遗址。

磁窑虽是平川区的一个小地方,但这里陶土丰裕,制陶历史悠久,勤劳的人们在此创造出一种朴素实用的磁窑文化和坚实刚劲的磁窑精神,正是这种文化与精神为平川陶瓷业的不断崛起、腾飞奠定了浓厚的基础。

在平川当地老百姓口中有这样一句歇后语:“磁窑人搬家——有罐罐哩!”历史上,平川磁窑的主要产品以坛、壶、罐、碗、碟等生活用品为主。这些产品历来被人们视为地方实用品,并且与磁窑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许多磁户家就连围墙,甚至厕所都是用破缸、烂罐子砌成的。

陶瓷产业是平川较为古老的传统产业。据境内古陶窑遗迹推断,早在3000多年以前,这里的先民就开始烧制陶器。且从当地出土的汉、宋、元代陶品发现,古代平川的彩陶质地坚固、彩绘细致、图案多变,体现出古朴实用的制陶理念以及崇尚美丽色泽的美学观念。由此可见,当时制陶技艺已经比较成熟。特别是北掌山下红土洼的陶土存量大,既有粗陶土,也有细陶土,且具备红、白、黑、黄、青等各种颜色,拥有发展陶瓷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从遗存的缸、盆、碗、灯具等日用品推测,其产生时间最远可追溯到宋元时期。

明代以后,随着移民屯边政策的实施,平川境内人口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从事陶瓷产业。在红土洼以西3公里的地方,地面开阔,泉水旺盛,凭借着邻近丰富的煤炭资源及陶土资源,大批陶窑开始在此兴建。于是,“磁窑”这一地名便应运而生。

历经300多年后,以磁窑为基础,平川逐渐形成规模较大、声闻西北的以陶瓷为中心,兼营煤炭、白灰、石灰等建筑材料的综合集镇,商贾云集,贸易活跃。据传兴盛之时,有吉林、云南、江苏、安徽、河北、青海、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18省的人来此谋生,磁窑从而有了“旱码头”的美誉。

清朝至解放初,磁窑成为西北几省区陶瓷生产经营的集散地,其发展进入最繁盛时期。当时,小川村人口众多,常住居民近2000人,这对于当时的西北而言,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解放后,这里曾经建有三个陶瓷大工厂,附近又有大型煤矿,并且有靖远北面八乡通往县城的一条捷径,人来人往,为这里增添了不少生机。

1985年,随着白银恢复建市,平川建区,伴随着地方工业的发展,平川的陶瓷产业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由传统到现代、由兴盛到萧条再逐步壮大的发展历程。90年代,由磁窑发展起来的靖远陶瓷厂一度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鼎盛时期有八个分厂,3000多名职工,总资产达1.5亿元,生产各种日用陶瓷、卫生瓷和墙地砖,奠定了平川西北陶瓷重镇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制陶工艺的现代化,磁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建国后,新的厂房建于交通便利之处,这里不再有历史资料记载的集市交易的喧嚣和陶窑热闹生产的场景,不再是平川最大的陶瓷作坊,而逐渐变成一片宏大的废墟。

1.保存完好的窑址

2.炉膛遗址

3.残存的瓷片

4.生活的痕迹

保存完好的窑址

在磁窑遗址的中部,至今仍保存着一座完好的窑址,这正是当时专门用来生产陶瓷制品的地方。老远便可见三座红褐色的古窑和两根粗大的烟囱巍峨相连,仿佛一座古老的堡垒于衰旧中显出历史的沧桑。步入其中,满眼都是灰烬和附着在内壁上的黑色油烟,还有许多残存的痕迹。尽管满目疮痍,这里似乎依旧呈现出炉火熊熊燃烧和工匠繁忙奔波的景象。

磁窑遗址中间还矗立着一方形土墩,远看如同一个瞭望台,又似一座祭台,待爬上去,却是一个小小的土圈,土墙坍塌,荒草丛生。远观四方,除了满眼荒凉之外,唯有土墩下随处可见的陶瓷碎片器具堆积层。它承载着磁窑生产的传统,静默在历史的风尘中诉说着它的厚重。

与这里的荒凉一起坚守的还有北面半山腰处一高台上供奉太上老君的庙宇。老君者,炼丹烧炉之始祖也。高台附近各种大量堆积如山的陶砾瓦片、破钟、断砖,连同古老的瓦当一同默默地守望着磁窑千年来的风雨沧桑,昭示出这里曾经是陶瓷的天下。

如今,在山谷里静默的磁窑遗址周围,除了几户牧羊人家的狗吠之声和附近煤场汽车的鸣笛之声外,别无他响。前人的陶瓷残片、后人的羊圈以及用陶瓷残片垒砌的墙壁,都显得寂静落寞,甚至颓废荒凉。

磁窑成了西北陶瓷发展历史的代表,也在中国陶瓷历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旅游文化价值。2009年8月,在“首届中国西部(白银平川)陶瓷峰会暨平川陶瓷文化节”期间,众多陶瓷行家和行业内的专业记者参观考察磁窑后连连惊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帆先生评价:“平川区的陶工艺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可以与‘千年瓷都’景德镇相提并论,称其为‘千年陶都’或‘西部陶都’是比较准确的。”

走近磁窑,回想往昔,这生生不息的陶瓷传统在西北人民的血脉中流淌,与全国陶瓷业的血脉交融,历久弥新。

我相信,面对新的形势,磁窑必将随着平川陶瓷产业的蓬勃发展再次熠熠生辉,成为西北陶瓷的“兵马俑”!

猜你喜欢

平川制陶陶土
中国古代陶土发音玩具——陶哨创意设计研究
青木木米制陶风格探析
爱健身的陶土
冬去春来
好吃的饺子
大辛庄商代制陶工艺研究
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工艺初探——以景洪市曼阁村和曼斗村制陶工艺为例
平川石话
云南普宣高速平川隧道贯通
大象的澡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