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常见事故分析

2015-03-05陈美璇

机电元件 2015年4期
关键词:检查法微机定值

陈美璇,耿 路

(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42)

1 前言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种类多样化,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也逐步朝着网络化和计算机化发展。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中,时常出现定值问题、电源问题、TA饱和问题、抗干扰问题等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既影响了继电保护的作用发挥,也不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本文立足于对继电保护的认识,就继电保护事故的种类、原因及处理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2 继电保护的事故种类及原因分析

2.1 定值问题

定值问题是继电保护的常见事故,是多方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1)人为因素。由于操作疏忽,或业务能力欠缺,以至于出现整定错误、整定计算误差。当前,在整定计算中,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从图1可知,改审核流程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审核,但对于运行方式与配合的考虑显然不足,无法实现,这也导致整定计算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2)装置定值漂移。由于元器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或老化,导致装置定值出现漂移。当然,装置定值的漂移问题,还受到温度、湿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图1 整定计算审核流程

2.2 电源问题

在继电保护事故中,电源问题最为常见,且原因多、影响大。电源问题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带滞留电源操作插件;二是直流熔丝出现配置问题;三是逆变稳压电源问题。其中,逆变稳压电源问题的影响最大,直接影响到输出功率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逆变稳压电源问题发生,就会导致输出功率不足、不稳定,并且纹波系数过高,这都会对继电保护造成事故,影响继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2.3 抗干扰问题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微机保护的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以至于外部的诸多因素都会形成干扰。如,无线通讯设备、对讲机等,都可以导致逻辑元件误动作的发生。在一次微机保护事故中,事故的引发原因就是现场氢弧焊接时,所形成的高频信号对继电保护产生了较大干扰,进而导致微机保护跳闸的发生。此外,对于一些技术改造、设备安装和基建,要严格依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切实将反事故技术措施落到实处,避免对继电保护产生干扰。

2.4 TA 饱和问题

在二次系统的运行中,TA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由于短路故障的发生,导致电流急剧增加,于是电流互感器的饱和问题便会出现。如图2所示,是TA饱和判断工作特性图。从中可以知道,对发生于被保护设备器之外的故障,此时的TA饱和,电流会将工作点短暂的移至附加稳定特性区内。当发生于被保护设备器之内的故障时,由于制动电流几乎不可能大于差动电流,其工作点会立即进入动作区。因此,一般情况下,TA饱和问题的出现,会影响继电保护的作用发挥,以至于二次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十分突出。

图2 TA饱和判断工作特性图图

2.5 插件绝缘问题

对于电力系统中的微机保护,插件绝缘非常重要。由于微机保护装置具有布线紧密、集成度高等特点。因此,在系统运行的过程,往往会由于诸多的外部原因,导致插件导电问题的发生。如,系统在长期的运行中,插件周围会聚集"静电尘埃"。这样一来,静电尘埃便会在布线的节点之间构建导电通道,进而导致微机保护装置发生故障。

2.6 保护性能问题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但由于装置功能缺陷,或装置特性不足,都会导致继电保护性能的问题出现。在实际运行中,一些继电保护装置处于直流电源状态之下,便会发生误动作,进而影响保护性能的正确发挥;一些继电保护装置在微机保护的动态特性中,一旦偏离静态特性,便会出现装置动作错误。因此,在继电保护的事故分析中,一是要对装置功能的缺陷进行充分考虑;二是要对装置特性的不足要有所认识,认识到装置特性不足所带来的偏差,这有助于继电保护故障的有效处理。

3 继电保护事故的处理思路

在继电保护事故的处理中,一是要践行两大原则:(1)以科学的认真态度对待事故的原则;(2)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原则;二是要认清楚常见事故的诱发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展开事故处理工作。因此,在笔者看来,继电保护事故的处理,应务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充分利用微机提供的故障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事故处理

在继电保护事故的处理中,微机所提供的故障信息,对于事故的处理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对于常见的简单事故,依据故障信息可以很容易的排除。但是,在实际的运行当中,不少继电保护故障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有步骤地进行处理。

(1)人为事故的正确对待

在一些继电保护事故中,依照现场信号无法查找事故的原因。或者在故障短路器跳闸之后,信号指示消失,进而对事故的界定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这些情况的发生,工作人员措施不力、重视程度不够所致。因此,在继电保护事故的处理中,对于人为事故应及时的如实上报,便于事故处理工作第一时间开展,减少事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2)有效利用故障记录

在继电保护事故的处理中,微机提供的灯光显示信号、故障录波图形等,都处理故障的重要信息依据。(1)在对一、二次系统的检查中,若一次故障系统使继电保护作出正确的保护动作,则系统不存在继电保护故障;(2)依据微机保护所提供的故障信息,判断继电保护发生故障,则需要维持原状,并及时做好记录,以便于事故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2 正确运用检查方法,提高事故诊断效率

在继电保护故障的诊断中,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三种:一是逆序检查法;二是顺序检查法;三是整组试验法。针对不同的继电保护事故,强调检查方法的科学选择。

(1)逆序检查法

在继电保护事故的处理中,由于时间原因,需要尽快查找到事故的根源,而依照微机所提供的事故信息又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找到。因此,运用逆序检查法,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从事故的结果出发,通过一级一级的查找,进而寻找到事故的原因。逆序检查法多用于"继电保护出现误动"的情况,具有良好的检查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事故检查的时间。

(2)顺序检查法

顺序检查法,顾名思义就是依据试验调试的结果,寻找继电保护事故的根源。在顺序检查法中,主要按照""的顺序进行。顺序检查法主要用于逻辑问题或微机保护出现拒动的继电保护故障。

(3)整组试验法

整组试验法主要用于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检查,如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动作逻辑等,是否符合正常的动作状态。因此,整组实验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查明事故问题的根源,对于事故的处理争取了时间。

4 提高继电保护事故处理技术的策略

4.1 做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人为因素是导致继电保护事故的重要原因,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既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也是提高事故处理能力的有力保障。首先,强化职工的专业能力,特别是对常见的事故种类、原因要有清楚地认识。并能够结合实践经验,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进而提高继电保护事故的处理能力;其次,不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培养职工良好的职业素养,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避免人为的错误操作,而造成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

4.2 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继电保护事故中,定值问题、插件绝缘问题的出现,就是装置设备的故障所致。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工作,通过制定检修制度,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将检修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例如,在绝缘耐压性的测试中,需要对绝缘电阻和截止强度的测试。其中,在介质强度的测试中,装置应承受如表1所示的频率为50HZ,历时1分钟的工频耐压测试。

表1 继电保护装置所需承受的工频

4.3 运用正确的检查方法,掌握事故处理的技术

在继电保护故障的处理中,检查工作是必要的。检查方法的运用,一是要检查方法的正确性,能够针对事故现象,科学选择检查方法;二是要从事故现场,有针对性的开展检查工作,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寻找到事故的问题根源。此外,要熟练的掌握微机保护事故的处理技巧,能够正确的运用替代法、对比法等方法,寻找事故的故障点。

5 结束语

总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继电保护故障的发生,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因此,在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清楚地认识事故的种类及原因,而且要明确处理的思路和技术,确保事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理。

[1] 季黎明.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意义现状及前景[J].科技致富向导,2011(03)

[2] 陈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因素与检查处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5(03)

[3] 杨文英,张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问题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

[4] 龚永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施工原因及改进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5] 朱时祥.关于几点保护的性能和检修措施探讨[J].今日科苑,2010(08)

猜你喜欢

检查法微机定值
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应用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间甲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Fuzzy Search for Multiple Chinese Keywords in Cloud Environment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5种同名异型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咳停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