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热镇痛抗炎药致44例过敏性休克分析

2015-03-02袁海浪于立丽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南京009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苏州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南京000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抗炎药休克复方

吴 晶,袁海浪,甘 戈,于立丽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南京 009;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苏州 5;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南京 000

解热镇痛抗炎药致44例过敏性休克分析

吴 晶1,袁海浪2,甘 戈3,于立丽1
1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南京 210029;2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苏州 215123;3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南京 210002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2004年1月~2013年6月收集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致44例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多发生在40~59岁年龄段(38.64%);复方氨林巴比妥、吲哚美辛、安乃近、赖氨匹林、阿司匹林发生过敏性休克居前五位;口服给药方式发生比例最大(50.00%);5 min内发生的比例最大(34.09%)。临床应加强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预防和监测。

解热镇痛抗炎药;过敏性休克;复方氨林巴比妥;吲哚美辛;水杨酸类药物

解热镇痛抗炎药,由于作用平和、疗效确切,在临床上作为非处方药治疗发热、慢性钝痛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近年来,该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引起人们的关注[1-2]。本文对近10年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收集的由解热镇痛抗炎药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 “解热镇痛抗炎药”、“过敏性休克”为关键词,在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对2004年1月1日~2013年6月30日期间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报告表进行检索,得解热镇痛抗炎药致过敏性休克共44例。

1.2 统计方法

将44例过敏性休克病例所涉及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怀疑药物类别、用药途径、发生时间分布、治疗效果等有效信息进行录入,应用EXECL软件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在发生过敏性休克病例中,男22例(50%),女22例(50%),性别比为1∶1。不良反应发生年龄最小者不足1岁,最大者为78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20岁以下者 11例 (25.00%);20~39岁者 10例(22.73%);40~59岁者17例(38.64%);60岁及以上者6例(13.64%)。

2.2 用药原因

在过敏性休克病例中,解热镇痛抗炎药用于发热的治疗为34例 (77.27%);用于镇痛的治疗为8例(18.18%);用于抗炎的治疗为1例(2.27%);其它为1例(2.27%)。患者应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基本遵循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适应症。

2.3 解热镇痛抗炎药品种及给药途径分布

在过敏性休克病例中,应用复方氨林巴比妥7例(15.91%),居第一位;其次为赖氨匹林、吲哚美辛和安乃近各6例(13.64%)。给药途径中,口服22例(50.00%);肌内注射12例(27.27%);静脉给药7例(15.91%);直肠给药3例(6.82%)。详见表1。

2.4 致过敏性休克的时间分布

解热镇痛抗炎药致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最短不到1 min,最长超过12 h。其中小于5 min的15例(34.09%);5~20 min和 20~60 min的均为 6例(13.64%);大于60 min的4例(9.09%);时间不详为13例(29.55%)。

2.5 过敏性休克的治疗效果

44例发生过敏性休克后,经积极救疗:治愈19例 (43.18%);好转25例 (56.82%);死亡0例(0.00%)。

表1 解热镇痛抗炎药品种类以及给药途径分布

3 讨 论

3.1 发生过敏性休克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在过敏性休克病例中,男性22例,女性22例,用药性别对过敏性休克无影响;各个年龄段中,用药40~59岁年龄段患者过敏性休克发生率52.27%,相对高于其它年龄段。但由于获得的样本量较少,不具鲜明性,有待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

3.2 致过敏性休克的药物

复方氨林巴比妥是临床常用的急性高热时紧急退热的解热镇痛药,毒性较大,有关其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甚至有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病例报道[3-4]。本组病例中,复方氨林巴比妥致过敏性休克发生居第一位。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中主要成分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均属吡唑酮类衍生物。目前大多国家包括我国药典已不收载氨基比林,单纯制剂也被禁止使用,临床仅使用其复方制剂;而安替比林我国药典也已不收载,目前临床极少单独应用[4]。据文献报道,氨基比林是一种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白细胞结合形成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白细胞抗体IgG或IgM的白细胞凝集素,导致粒细胞缺乏症,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5]。安乃近系氨基比林与亚硫酸钠的合成物,亦属于吡唑酮类药物。上述讨论提示,当应用复方氨林巴比妥或其它吡唑酮类药物(如安乃近)时,有可能诱发严重的ADR,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应慎重使用[4]。

本组病例中,吲哚美辛和水杨酸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例数也较多。吲哚美辛是强效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严重不良反应较多,包括全身性损害导致的过敏性休克[6-7]。阿司匹林是水杨酸类药物,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的复盐,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过敏性皮疹等,两者均有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多数学者认为,阿司匹林能够抑制前列腺素E合成,而前列腺素E具有明显舒张气道平滑肌的作用[8-9]。

3.3 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

解热镇痛消炎药在用药后5 min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有 15例 (34.09%),5~60 min内 12例(27.27%),提示此类药致过敏性休克以速发型为主;同时也应注意迟发型过敏性休克的预防——有2例用药12 h后出现过敏性休克。因此,在临床用药之后,应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药物可能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并交待可能出现的症状,防患于未然。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不良反应个体化差异非常明显,机制复杂不明,给临床预防带来困难。应用这类药物时应高度重视,医护人员应增强责任心,在诊疗过程中询问患者用药史及过敏史,选择适宜的剂量和给药途径,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药物进行抢救。同时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用法用量,以避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1] 贾淑琴,屠巴丽.非甾体类抗炎药及解热镇痛药用药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药事,2005,19(5):308-10.

[2] 方 影.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临床应用 [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393-4.

[3] 宋健文,王慧君,乔东访.肌注安痛定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J].法医学杂志,2008,24(5):397-8.

[4] 黄 祥,冯 颖,梅 巍,等.安痛定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性[J].中国药房,2002,13(10):614-5.

[5] 胡 勇,许 琼,唐孝文,等.安痛定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及分析报告[J].北方药学,2011,8(6):92-3.

[6] 濮永杰,赵雨晋,吴逢波,等.137例吲哚美辛口服制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36):3435-6.

[7] 任晓静.1例口服消炎痛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41.

[8] 吴爱慧,周荣斌,韩聚强,等.阿司匹林泡腾片致过敏性休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11(3):200-22.

[9] 张 勇,王 云,李 睿.赖氨匹林肌内注射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J].中国药房,2011,22(2):178.

R969.3

A

1673-7806(2015)01-073-02

吴晶,女,本科,药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E-mail:wu_jing1900@hotmail.com

2014-09-05

2014-11-04

猜你喜欢

抗炎药休克复方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休克的紧急处理方法有哪些?
包衣抛光工艺对消炎利咽丸溶散时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