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2015-03-01

学会 2015年5期
关键词:社团会员学会

孙 楠

(深圳市科协,广东 深圳 518031)

学会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孙楠

(深圳市科协,广东深圳51803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梦一定要和伟大的中国梦紧密相连,学会能力的提升也必须要与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融为一体。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以及自我发展能力,是学会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深圳在学会能力提升方面探索出符合深圳特色的工作思路、方法和实践路径。本文概述了深圳学会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学会能力科学梦思路探索实践

一、为什么要提升学会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迅速发展和急剧改革的重要社会转型期,世情、国情、社情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要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科技类等社会组织。以学会为代表的科技类社会组织要想取得大的飞跃和发展,掌握更多的资源,得到更大的支持,获得更多的关注,就必须把学会事业融入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梦一定要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相连,学会能力的提升,也必须要与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融为一体。

学会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组织形式,为了在社会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继续存在,就必须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必须从自身组织建设着手,以自我改革为起点,以适应大环境需求为导向,以赢得学会更大发展空间为目标,积极参与社会规则变革的重构,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手段,通过改革实现学会能力和创新发展。

二、学会要提升能力必须主动介入自主创新的主战场

在全球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速度越来越快,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国家,按照市场规律建设以现代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推进自主创新、传播科学文化、规范学术行为、提供服务和反映诉求的重要职责,学会必须主动介入现代企业的研发方向以及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主战场,提升服务现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一道奋战在我国自主创新的主战场。

学会作为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科学共同体,根据学会的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学会能力提升要与自我发展和政府支持相结合,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打造一批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成效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示范性学会,把学会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科技社团。

(一)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

激励学会打造学术活动品牌,积极主办和承办新观点、新学说的学术沙龙以及大型、综合的学科交叉学术会议和小型、高端、前沿的学术研讨会和高层学术大讲堂、国际学术会议等高水平学术活动,帮助科技工作者开阔视野,选准科研主攻方向,在促进学科繁荣、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业绩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合作、产学研结合、创新要素向企业和基层一线集聚,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重视科技期刊的建设,努力培育和打造国内一流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精品科技期刊。

(二)提升学会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

激励学会在承接政府部门有关委托工作、参与科技评价、开展科技奖励、组织政策咨询、提供技术服务、制定行业和技术标准、开展资格认证认定、参与法律法规及行业发展规划和编制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通过开展学术研讨、软科学研究和专题调研,总结、凝练思想成果,为学科、行业(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积极建言献策,成效显著。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与传播工作,在科普作品创作、科普产品设计研发、科普资源(展教品)开发开放、科普形式创新、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

(三)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

激励学会在开展会员服务,促进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组织继续教育培训,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宣传表彰,举荐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等方面做出突出业绩。注重会员服务机构和制度建设,服务会员要有措施、有抓手。积极支持科技工作者参与国际交流和项目合作。

(四)提升学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激励学会坚持民主办会,积极探索推动学会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会员发展、管理和服务机制,建设素质优良的专职工作队伍。规范分支机构管理,健全制度,并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发展会员,不断扩大会员队伍。严格落实会员登记和会费缴纳制度,进一步强化会员意识,不断增强学会凝聚力和会员归属感。要建设学会网站和会员、专家数据库。秘书处办公数字化程度要高,在信息发布、科普宣传、新技术新成果转化、服务会员等方面形成常态化。

三、提升学会能力的方式、方法和路径

围绕学会能力提升开展的学会改革,也就是学会自身重塑与构建学会发展环境的过程。主要工作方式:支持学会因会制宜,主动开拓,从组织体制改革、会员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办事机构队伍职业化改革和承担社会化服务职能4个方向中选择重点突破方向,加快改革进程,提升学会服务能力,探索学会自主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一)推动学会开展内部治理结构建设

推进民主办会机制的落实。探索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管理机制。支持学会探索竞选和差额选举办法,探索“多理事长”、“轮值理事长”制度。健全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议事规则。建立监事、司库等内部自律机制,推行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从机制上防止行政化倾向,实现民主办会。推动学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社会治理机构,邀请港澳台地区科技工作者加入学会和理事会工作,引进香港、台湾、韩国等发达地区科技社团的运营模式。

(二)加强学会的会员工作体系建设

健全会员服务工作基础,加强学会建立会员服务管理制度,落实会员工作机构和人员。探索建立学会会员工作站、会员之家等基层组织。推广个人会员管理系统,提高学会会员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改善对会员的服务,完善会员服务项目,开展会员日活动,拓宽服务会员的渠道。定期向会员征询意见和建议,反映会员的呼声和诉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三)推进学会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

把学会办事机构人员职业化作为学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学会实行以竞争和流动为核心的动态人事管理办法。鼓励选聘和向社会招聘学会专职人员,建立因岗选人、竞争上岗、优化组合、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探索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建立健全学会工作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科协要加大培养专职工作人员培训的力度,逐步推动学会干部队伍的职业化改革。加强学会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学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办公自动化、信息化水平。

四、深圳学会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探索

深圳针对国内自主创新实践发展的新形势,大胆调整工作定位,以政府职能转移为契机,大力加强学会能力提升工作,鼓励学会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同时,主动介入自主创新的主战场。支持学会以开展专业化服务为突破口,积极搭建官产学研资介的交流平台,促进学会进一步参与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在切实履行中国科协提出的“三服务一加强”工作方针的同时,形成深圳特点的工作思路、做法和实践探索。

(一)深圳学会能力提升整体思路、做法和实践

1、调整工作定位,为学会能力建设提供保障条件。深圳市科协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根据国内和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新形势下的工作定位,即“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的组织优势,以科技类社会组织为主体,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力争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解决方案的重要提供者;自主创新交流活动的组织者;国际科技合作的实践者;创新文化的建设者;全民科技素质提高的推动者”。按照这一工作定位,深圳市科协把所属学会和科技类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为学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如对开展课题研究的项目优先支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项目的优先推荐、申报科普项目的优先支持等。

2、利用学会资源组建新型科技类社会组织,探索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从2009年开始,着手民办非企的体制机制研究,并以民办非企形式先后组建了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国创新能源研究院、圆梦精密制造研究院。在这几家研究院的组建过程中,以学会组织的专业化服务为切入点,提供了从团队引进、项目论证、早期融资、体制设计、落地服务、政府沟通等各个环节的服务,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采用民办官助形式设立的新型科研机构,由于避开了官办科研机构在评价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束缚,体现出极高的创新效率和内在的产业化动力,很好地解决了我国在源头创新领域长期存在的“两张皮”的问题,引起了中央政府的关注。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创新大会上,鼓励民办科研机构发展的政策第一次写进了中央文件。

3、整合、淘汰部分学会组织,进一步增强学会组织的生命力。深圳市科协为拓展所属学会的工作面,创新学会的组成模式,先后成立了工程师联合会、科技专家联谊会、千人人才俱乐部(筹)、智通国际创新研究院等组织,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专业为运营的工作模式,通过大联合的工作平台,拓宽了学会组织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同时,对学会进行评估,及时整改,淘汰了一批影响力较小、职能交叉、不适合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学会。

4、鼓励和支持学会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发挥作用。深圳依托学会组织优势,将学会打造成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桥梁,通过学会组织发布人才信息,收集企业需求信息,提高了深圳在海外招才引智的针对性。同时,积极推荐市属学会申报深圳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争取市科协创新资金的支持。

5、通过与香港科技社团的交流与合作,带动深圳学会的快速发展。借鉴香港先进的社团管理理念,以建设深港创新圈为契机,积极与香港科技类社会组织合作。经过多年努力,深圳和香港两地100多家深港科技社团发起成立了“深港科技社团联盟”,以两地有实力的科技社团、企业、服务机构为主体,按照“自愿、平等、合作、互惠、双赢”的原则,共同推动两地创新生态环境建设。联盟已成功运作了5年,创办了“深港科技界交流年会”、“深港科技合作论坛”等品牌活动。

6、开展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学会改革与发展研究。2011年,深圳学会改革工作引起了中国科协的重视,中国科协调宣部委托深圳市科协开展了“关于探索新时期学会运营模式”的课题研究,摸清了深圳学会的整体情况,提出了学会改革发展的相关建议,为全国科协学会组织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总之,深圳市科协在新的工作定位的指导下,依托学会组织,发展学会组织,服务学会组织,并将学会工作与决策咨询工作、科普工作、人才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学会工作新模式。

(二)提升地方学会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能力

1、发挥学会资源优势,形成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的完整链条。一是通过学会的人才和智力资源,搭建“深圳国际创新驿站”。针对海外留学人才在深圳水土不服的现状,提供落地前的全天候服务,免费为海归人员提供工商注册、落地选址、投融资等服务。通过学会提供的科技信息和企业需求信息,发挥学会组织的专业化服务优势,大大提高了海外留学人才和科技项目的落地成功率。近3年来,“创新驿站”已经引进“深圳市韩合集成电路研究院”、“深圳市国创新能源研究院”等科技团队入驻。二是与民政部门合作,进一步减少审批程序,扩大了学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自主性。三是积极支持学会开展标准制定等工作,如太阳能学会、室内设计师协会等开展相关行业的标准制定。四是通过发起、组建新型科技社会组织(如深圳智通国际创新研究中心、深圳国际创新驿站、深圳市工程师联合会、深港科技社团联盟等)的方式,在体制外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从事战略研究、政策研究、行业研究以及国际合作、科技交流、创新创业服务方面的优秀人才。

2、鼓励各学会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工作。通过组建新一届的科技专家委员会,将学会会员的智力资源凝结为整体的决策咨询资源。通过学会会员的人脉和专业优势,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科技人才联系网络,组建起了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专家库队伍,为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重大科技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如目前科技专家委员会已经就民办科研机构建设、精密制造技术发展、航空电子、太空科技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3、高规格、高标准建设院士工作站。深圳“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的建设数量在广东省数第一。深圳立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业学会的人力资源优势,把人才、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引向企业,促进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的调整、优化、升级,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截止到2013年底,在学会的推荐和支持下,深圳共有20多家企业建立了“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并且通过了考察验收,对推动产学研合作,解决深圳高校专家人才不足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

1、学术交流大联合。深圳学会与日本、韩国、英国、美国、芬兰等国家和地区成功开展了十几项国际交流活动,其中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已经形成常态化。每年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举办“学术活动月”,通过发挥科技社团、学术界专家人才资源优势,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学术性大研讨。深圳市科协通过连续资助的方式,培育了一批品牌活动,如IMCA国际仪器仪表与测控自动化高峰论坛(艾姆卡(IMCA)高峰论坛)、两岸四地CIO高峰论坛、模具技术高峰论坛等。每年组织深圳科技社团或科技工作者赴香港参加香港资讯科技界交流年会。日本创新机构和一批实力企业组团与深圳市科协结识,并建立了定期交流机制。深圳市级学会自行组织会员开展国际交流已成为特色。

2、搭建科技服务大平台。学会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平台创新、运营管理、活动领域创新等方面。搭建单一学会不能完成的大平台,在这个大平台上配置更多的要素、整合更多的资源,形成更大的资源集合体和信息通道。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为各学会和会员提供合作互动的机会,为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更多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近年来,深圳搭建“自主创新大讲堂”、“深港科技界交流年会”等多个重要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大讲堂”活动,推动深圳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探讨,进一步发挥了科技团体学科广泛、网络交叉、人才聚集的优势,提高市科协所属社团为科技企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市民服务的能力。“自主创新大讲堂”每年举办100多期高水平的报告会,活动得到深圳市领导批示,已成为国内外创新、经济、管理领域知名专家与深圳创新领军人群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3、推动学会成为基层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深圳积极引导全市学会与基层科协、社区联合,协助社区开展专业科普活动,以项目资助的方式予以支持,弥补了社区在选择活动主题、邀请专家、制作科普资料方面的不足,发挥了学会专业人才的优势。

(四)提升地方学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1、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一是重视学会自身组织建设。学会作为独立的法人组织,完善的管理结构是学会创新发展的组织保障。通过召开市属学会工作座谈会,将学会改革治理工作的精神传达到各理事长、秘书长,要求各学会如实汇报各自发展和运营的情况。联合深圳市民政局召集市属学会座谈会,对下列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1)停止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或者社会反响较差的学会年检;(2)协助学会健全理事会班子;(3)理顺与原挂靠单位之间的关系;(4)指导建立学会会员和财务管理制度;(5)推动成立新兴产业学会建设。二是重视学会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学会秘书处工作,人才是关键,为此提出学会秘书处人才年轻化、职业化、知识化、社会化的指导原则,通过换届、聘用、培养,加强学会秘书处人才队伍建设。每年市科协都组织召开学会工作座谈会,每年多次组织学会干部与香港科技社团开展对口交流活动,学习香港科技社团的运营经验,让学会干部形成国际化视野,提升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三是吸纳科技类行业协会为团体会员。深圳科技类企业是自主创新和创造GDP的主体,因此应运而生了很多组织活动能力很强的科技类行业协会,其中会员大部分是科技企业,部分会员还是科技领军企业。

2、制订全市性学术性社会团体评估指标体系。为了加强全市性学术性社会团体自身建设,在参照民政部关于学术性社会团体评估指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参考各省市社会组织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深圳社会组织的实际,召集社会组织评估专家、第三方机构等进行深入论证,制订了《深圳市全市性学术性社会团体评估指标体系》、《深圳市全市性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评估指标体系》,并在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颁布实施。深圳在学会改革工作会议上,就制订指标体系进行解读说明,积极引导全市学会对照指标体系加强自身建设,并按照5A级社团的标准规范发展。

3、依托深港科技社团联盟,提升各成员服务能力。一是搭建深港科技社团中小企业珠三角合作平台。基于深港科技社团联盟,向香港政府申请在深圳设立“香港资讯科技界中小企业珠三角洽商促进平台”。经过深港科技社团联盟成员提议,将该平台扩大为:“深港科技社团中小企业珠三角合作平台”。该平台旨在为深港两地科技社团服务会员开展学术、技术、资金、信息、市场等综合服务,协助不同会员之间建立上下游产业之间的联系,促进产、学、研合作。二是组织深港科技社团成员进行专职培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会专职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与深港两地科技工作者学习交流、共同发展。深港科技社团联盟每年举办面向两地专业社团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深港科技社团联盟举办“深港澳台科技类社会团体创新发展培训班”,邀请社会组织著名学者和香港、台湾、澳门科技社团负责人作报告,学习分享其运营社团的经验。

(五)提升地方科协服务学会发展能力

1、利用全面参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时机,确立学会学术和经营并举的运营模式。中国科协提出“学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会的独立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凸显了学会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深圳借此机遇,为学会发展搭建更加完善的平台,丰富学会内涵,创新学会组织形式,促进学会利用其丰富的专业知识,深入参与市场经济建设,为学会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同时,市属学会要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投身学术交流等科技活动,在活动中发现新的产业机会、商业机会和合作机遇,保证学会在经济和业务上的独立自主,使其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把作用发挥至最大化。

2、围绕经济发展中心,把握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时机提高市属学会的社会地位。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经由重视经济建设,转变为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双重重视,国家对社会建设的资源配置和投入将会增多,在给众多科技类社会组织带来新的任务的同时,也会给科协以及各类学会组织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深圳积极为学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搭建更加广泛的平台,鼓励学会组织利用专业和人脉优势,积极承担政府部门在进行社会建设工作中转移的职能,提高学会的社会地位。

[1]洪涛.在经济转型中尽快提高行业协会服务能力[Z].行业协会服务能力研讨会会议纪要,2010-03-21.

[2]王春秋.抢抓机遇服务大局全面提升学会能力[Z].山东省科协省级学会能力提升培训班上的讲话,2013-09-01.

[3]孙楠.坚持大联合大协作,促进学会工作大发展[J].学会,2011(12):50-53.

动态

福建部署设立全省社会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观察点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和福建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社会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福建省民政厅部署设立全省社会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观察点。

本次观察点的主要任务是围绕事关社会组织工作改革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问题,通过观察研究工作,破解社会组织改革发展难题,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探索切合实际的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路子,为全国社会组织改革发展提供经验。主要包括10个方面:(1)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2)落实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支持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3)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包括落实社会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等方面),凝聚社会组织发展“正能量”。(4)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5)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6)落实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提升行业协会商会依法自治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7)健全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建设。(8)推动社会组织对台交流,服务两岸融合发展。(9)完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构建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格局。(10)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各地在社会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中需要破解的重、难点问题也可列入观察任务。本次观察点在县(市、区)设立,观察时间为3年。经逐级推荐和省民政厅评审,符合要求的确定为全省社会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观察点。

(来源: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网站)

猜你喜欢

社团会员学会
缤纷社团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学会分享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会员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