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的缘起

2015-03-01金晓非

电影评介 2015年19期
关键词:新浪潮罗马尼亚欧洲

尤 佳 金晓非

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的缘起

尤佳金晓非

金晓非,男,辽宁沈阳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电影理论研究。

电影《山之外》剧照

一、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发端与界定

(一)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开端

罗马尼亚新浪潮的概念主要源于国际电影节。2000年以来,罗马尼亚电影频频亮相各大电影节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05年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上,克里斯提·普优(Cristi Puiu)凭借《无医可靠》获得“一种关注”大奖,这次获奖成为了一种讯号,时隔一年,柯内流·波蓝波宇(Corneliu Porumboiu)导演的《布加勒斯特东12点08分》(2006)与卡塔林·米苏雷斯库(Catalin Mitulescu)导演的《爱在世界崩溃时》(2006)分别获得了第59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以及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女主角等奖项。不仅如此,在随后的几年内,《加州梦》(2007)、《四月三周两日》(2007)、《想吹口哨我就吹》(2010)、《山之外》(2012)等众多罗马尼亚电影在欧洲的各大电影节大放异彩。2013年,导演卡林·皮特·内策尔(Calin Peter Netzer)的作品《孩童姿势》获得6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延续了“罗马尼亚电影”在欧洲电影中的影响力。曾经被《电影手册》亲切地称为“拇指姑娘”的罗马尼亚电影,正以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姿态快速成长。

西方的影评界大多将2001年克里斯提·普优(Cristi Puiu)所执导的《无命钱》作为“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先兆。随后的2002年,在“罗马尼亚新浪潮”中成绩卓著的克里斯蒂安·蒙吉(Cristian Mungiu)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西方》(2002)。2004年,克里斯提·普忧(Cristi Puiu)的《烟和咖啡》(2004)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短片。随后的2005年对于新罗马尼亚电影来说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克里斯蒂·普忧(Cristi Puiu)执导的《无医可靠》(2005)获得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奖。普优延续了自己写实主义的风格,冗长的镜头与自然光营造出一种粗糙质朴的美感,这种风格也成为了“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的一种艺术倾向为后来者所效仿。著名罗马尼亚影评人艾利克斯·里欧·塞班(Alex Leo Serban)曾生动的总结“罗马尼亚新浪潮”这种如浪潮般的呈递关系——“普忧种下的种子,波蓝波宇浇灌了土地,蒙吉需要开始收获果实了。”[1]

(二)罗马尼亚新浪潮定义的两种观点

电影“新浪潮”这一概念来自于法语La Nouvelle Vague,意为“新的波浪”。特指从20世纪50年代末在法国发生的一场电影运动,后来“新浪潮”一词被广泛用于电影史上其他国家在二战之后兴起的新兴电影运动。这些“电影新浪潮”通常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艺术风格有别于过去,同时对地区电影艺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而成为一种新生力量为当下所熟知。新罗马尼亚电影由电影节发轫,产生了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年导演,他们改变了过去的电影创作理念,持续创作出一批有着国际影响力的佳片为世界所熟识。从此种意义上来看,新世纪以后的罗马尼亚电影确实形成了一种类似“新浪潮”的电影现象,也因此得名为“罗马尼亚新浪潮”。

然而,对于“罗马尼亚新浪潮”这一概念目前存在着国内与国际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国际电影节评审与西方影评界对“新浪潮”的一种期许。第二种则是国内“新一代”导演和影评人对于“新浪潮”的排斥与怀疑。

首先,罗马尼亚的电影界在对于“新浪潮”存在与否的这一问题上态度是回避且消极的。他们质疑“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存在。作为“罗马尼亚新浪潮”代表导演的克里斯提·普优(Cristi Puiu)在采访中表示,这种定义是对于‘新浪潮’概念的盗用,是西方媒体自己的构想。普优把当下罗马尼亚电影在国际上的成功比作一个“美好的意外”并不能代表新罗马尼亚电影之间有着必然的关联性。新一代导演们认为自己更多的是作为个体而非组织或者运动的一员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另一位“新浪潮”导演尼·卡兰非(Nea Caranfil)在被采访时说道:“评论家喜欢创造‘浪潮’或者‘时代’等概念来满足他们的目的。”他表示自己并不属于任何组织,这种“教条”式的归类对于和他一样工作着的年轻导演们来说是毁灭性的。[2]

与罗马尼亚本土的态度正相反的是,国际的影评人更乐于为这一系列的成功做出准确的定义,即使在本土影人的集体回避下,新罗马尼亚电影毋庸置疑的有着一些共同的美学倾向和电影语言。长镜头、自然光、手持摄影以及生活化的表演几乎成为了“罗马尼亚新浪潮”的标志。同时,相较于早期的电影创作,新浪潮导演更加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和对社会主义历史反思。和许多东欧国家一样,专政统治与社会动荡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导演们在国家电影机构着力扶持下必然会产生一些相似的“化学反应”。他们共用一样的摄影师,聘请同样的演员,主创人员重叠交替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他们作品中的某些共性。

毫无疑问的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命名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而这一电影现象的形成也有其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罗马尼亚新浪潮的背景

(一)后共产主义时代的失意

1989年12月25日,执政24年的齐奥塞斯库政权彻底瓦解。齐奥塞斯库以种族灭绝罪和破坏国民经济罪被执行枪决。齐奥塞斯库的垮台也象征着共产主义在罗马尼亚40多年的统治彻底结束。

然而,90年代的罗马尼亚虽然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因为内忧外患而变得雪上加霜。1990年南斯拉夫解体,各共和国之间爆发战争,这些战争中断了对于罗马尼亚的经济恢复至关重要的与西方的贸易。与此同时,由于严重的腐败等问题,食品补助开始减少,1999年的罗马尼亚通货膨胀达到了令人错愕的程度。[3]

在这种社会发展情况下,对后社会主义现实的不满与失落的情绪在“新浪潮”电影中随处可见。例如,克里斯蒂安·内梅斯古(Cristian Nemescu)导演的

遗作《加州梦》,通过主人公对美国人的偏见与不满表达了一种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一种复杂的态度。一直被边缘化的罗马尼亚正如影片中对于美国充满憧憬的村民们一样用尽手段和谎言来讨好和融入西方主流。拉杜·裘德(Radu Jude)导演的《世界上最快乐的女孩》(2009)从某种角度来说,通过女孩梦想的破灭和社会各色人士的唯利是图与冷漠也传达出对于这种现实的无奈情绪。

(二)罗马尼亚电影工业的复苏

经历了90年代社会的动荡和政权的不断更替,罗马尼亚的电影工业濒临坍塌。为了支持有才华的电影作品,罗马尼亚在2003年实施电影改革法案,通过国家的支持来提供部分制作费用。一批年轻的罗马尼亚电影人也通过与外资所带来的西方电影人合作而迅速成长起来。例如尼·卡兰非导演的《甜蜜的懒散》(1998)便是与欧洲多国合作完成的,其中投资包括了CNC、K2等多家制作单位。克里斯蒂安·蒙吉导演的《山之外》(2012)也吸引了不少外国资本的投入。由于廉价的劳动力和场地设施租赁,科波拉、安东尼·明格拉、科斯塔·加夫拉斯等知名的西方的电影人都也都在罗马尼亚进行过电影的拍摄。

毋庸置疑,多种资本的介入,无形地控制着罗马尼亚电影人的创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的妥协都在所难免。为了追求更独立自主的电影创作,“新浪潮”的导演们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制片公司。尼·卡兰非创建了Independenta Film,普忧从2004年起成为了Mandragora production house 的合伙人。与此同时,蒙吉也作为合伙人创建了Mobra Film。而波蓝波宇则依赖于作为商人的父亲的全力资助。他们的这些努力反映着罗马尼亚导演们对于创作自由的强烈渴望。

在国家政策和海外资本的共同作用下,新世纪的罗马尼亚电影制作如雨后春笋一般开始回暖。但罗马尼亚电影产业的融资渠道目前较为狭窄,国家电影机构的支持成为电影制作经费的重要来源,同时,罗马尼亚电影仍然缺乏本土市场,众多新浪潮电影几乎都是以一种曲高和寡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的。

(三)新欧洲政治经济框架下的文化融合

一直以来,建立共同的欧洲电影市场和生产制度来与美国好莱坞的大电影集团抗衡是欧洲电影理论与实践的主题之一。[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电影包括德国表现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英国自由主义电影等等电影运动似乎都在寻找一种属于“欧洲电影的本应有的样子”[5],自此走上了有别于美国电影的发展之路,并埋下了竞争的种子。

柏林墙倒后,政治体制的变迁使得东西欧交流屏障被摧毁,合拍片日益增加,罗马尼亚一直在寻求一种身份的定位,并积极的进行政策调整。为了满足进入“欧洲共同市场”的需求,罗马尼亚的新一代导演们更多的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而并非国内。新一代的罗马尼亚电影人尤其是“新浪潮”的导演们似乎一直遵循着这种逻辑,电影内容题材也逐步摆脱民族局限逐步走向“泛欧洲文化”范畴下的电影创作。

“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的成功,可以看作是欧洲电影节的诉求下所产生的。新浪潮电影满足了西方对于“东欧形象”的假想,无论是对于社会主义阶段的读解还是对现实问题的探讨都有着明显的“自我东欧化”特征。《黄金时代的故事》《爱在世界崩溃时》《无主孤军》《四月三周两日》等影片都对罗马尼亚的社会主义后期罗共统治下的荒谬生活进行了回顾,对社会主义历史问题的清算曾一度成为“新浪潮”导演们最热衷的题材之一。对于出生于60年代末以及70年代的“新浪潮”导演们来说,这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是整个导演群体的记忆。在经历了30余年的沉默后,“新浪潮”导演开始用一种“泛欧洲”的电影语言讲述罗马尼亚的故事。而罗马尼亚电影也正在缓慢以“欧洲电影”的姿态成长起来,逐渐融入到整个欧洲经济文化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5]Diana Popa.Probing the Body–Political and Medical Authority in the New Romanian Cinema[M].Univ.Sapientae Film and Media Studies,2011:117,119.

[2][4]D Pop.The Grammar Of New Romanian Cinema[J].Univ.Sapientae,Film and Media Studies,2010:21,25.

[3](英)克莱伯.罗马尼亚史[M].李腾,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226.

【作者简介】尤佳,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生,主要从事电影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新浪潮罗马尼亚欧洲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早秋运动新浪潮
无线技术将掀起智能家居发展新浪潮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幕后——巴维尔(罗马尼亚)▲
“出轨” ———佩 夫(罗马尼亚)▲
西方选举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
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