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之道

2015-02-28冉茂斌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融合文化

冉茂斌

(内江日报社,四川 内江 641000)

浅析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之道

冉茂斌

(内江日报社,四川 内江 641000)

网络信息时代,微信、微博、APP客户端、QQ等新媒体的出现,促使媒体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成为我们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实践中亟须解决的现实命题。本文正是着眼于此,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构建现代传统体系,实现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厚实根基。

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问题;对策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要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由此可见,在信息网络技术已然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思维和行为等方式的现实背景下,推动文化产业和宣传工作的发展,必须发挥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兴媒体的优势,坚持因势而谋、顺势而变、顺势而为,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根基。[1]本文正是着眼于此,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融合,是媒体时代发展之必然。究其缘由,在于传统媒体与当代网络信息时代已出现脱嵌之势,然给予传统媒体“寿终正寝”之定论仍为时过早,诸如报纸、杂志期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仍然具备一定的优势。不容置疑的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兴媒体在“互联网+”的概念推动下已然深刻改变了人们文化学习的模式,并实现社会各方面的“革命性”变革,对此,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并具备了实实在在的可行性。

(一)体制改革为传统与新兴媒体融合带来福音

推动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指向,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媒体的支持,我国历来重视释放传媒生产力,顺应传媒发展之势,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积极引进和利用新技术来实现传媒业的深度发展,进而建构起现代文化传媒产业体系。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体制改革,过去我国文化传媒管理表现为不同部门独立管理,存在着各自为政、协同不足的问题。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意见是新时期我国文化传媒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进行了顶层设计,扫除了文化体制管理中条块分割而导致媒体融合梗阻问题,为传统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带来福音。

(二)“1+1>2”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厚实基础

毋庸置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自凸显优势,在不同领域发挥其信息传播力。从传统媒体来看,主要以报纸、期刊杂志等形式出现,具有信息权威度高、内容较为正式的特点,然不能忽视的是,以纸张为载体来传播信息实已不是大众获取信息的最优选择。而以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通过其强大的数据信息整合、挖掘、创造和发布功能,并以其开放性、共享性、即时性等特征,迅速占领了媒介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但是,新兴媒体的“无纸化”与传统媒体的“有纸化”相比较而言,存在着信息权威性不高、碎片化严重、虚假信息大量存在、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直接原因,实现互为补充、互为支撑,达到“1+1>2”的理想效果。

(三)市场发展为传统与新兴媒体融合扫除障碍

在产业经济时代,传媒业是一个产业,传媒业的发展需要市场发展的推动。当前,我国尤为关注传媒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文化传媒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彼时,我国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落后状态,文化传媒产业一直体现为政府主办、主管,以事业单位的面目出现。此时,文化传媒已实现由政府主导向“政府+民营”华丽转身,意味着市场化的推动力在进一步凸显,2014年被誉为“媒体融合元年”,2015年,国内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创历史新高,由此凸显媒体发展的市场能量。[2]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市场改革背景下文化媒介发展的必然之举,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方向,更是新兴媒体发展的机遇,必将深度改变我国传播媒体的生态。

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梗阻

无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形势所需、发展所求,并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支持下,越来越凸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自的优势,推动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步前进。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学界的重视。

(一)产业融合的制度梗阻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媒体领域的管理是以部门化独立管理的形式存在,这一管理形式最大的问题在于条块化,形成“独立王国”,即使同属传媒企业,但彼此之间的业务往来、对接不畅通。市场经济的本义是实现市场内各种要素的充分流动、衔接,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然由于管理上的制度梗阻,导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从“整合”走向“融合”的过程中,存在条块分割的制度阻力,以至于难以在短期内发生深层次的融合,无法最大限度地带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产业发展上的新飞跃。

(二)现代传媒的运营瓶颈

从国外传媒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其运营模式一般是“寡头化”的情形,即通过组建传媒集团巨头来实现对新闻出版、电影、电视、报纸、网站、书籍、衍生品的整体运营,并不断拓展其延伸能力。在其运营过程中,一方面集中了大量的业绩精英来展开媒体营销工作,尤其是从市场和受众需求的视角,建构起“大传播”的时空场域,凸显其强大的运筹能力;另一方面是通过技术升级,有效地实现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资源互补和整合,从“全媒体”的视角出发,建构起一条横跨电影、电视、报纸、网站等多个领域的传媒产业链。然而,从当前我国的传媒现状来看,要想在短期内打造一条现代传媒产业链,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平衡问题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公益性与营利性,虽然性质不同,但两者却同属传媒领域。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市场化是发展使然,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国家推进文化事业建设、实施文化体制改革的题中之意。在此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现代文化传媒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细胞,接受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由此,如何保持文化事业单位转型为文化产业公司的公益性属性,确保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平衡公益性与营利性,是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

三、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路径

针对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必须从实事求是、一切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视角出发,从理念树立、体系建构、关系协调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树立全媒体发展理念,实现传媒产业现代转向

思想是实践的指路明灯。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之下,传媒产业的发展始终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积极发挥新兴媒体之信息网络传播优势,强化互联网思维,厘清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职责和功能,树立起全媒体的发展理念,从产业融合、技术依托、内容建设、用户体验等视角着手,做实、做细、做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整合、融合工作,积极规避体制上的桎梏,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着眼于“破局”与“立新”,打造出在竞争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上具有国际优势的传媒产业。

(二)打造现代传媒体系,实现文化产业多元发展

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打造现代传媒体系,必须从“技术”入手,充分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来实现文化传播和新闻生产,为人们带来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同时,需要从市场化视角着眼,认真研读国家之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规避文化产业运营中的瓶颈,着力于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各自优势,引入“市场机制、市场力量”,通过跨行业、跨媒体的形式来对市场中的传媒企业进行重组优化、打造实力强、融资优势凸显的现代传媒大集团。

四、结语

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一个国家传媒产业的发展无疑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我国传媒产业已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对于提升文明传播的整体实力,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自的优势,增强文化发展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吸引力,最终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刘奇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N].人民日报,2014-4-23.

[2]殷俊,李月起.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策略[J].新闻与写作,2015(09):36-38.

G206.2

A

1674-8883(2015)24-0213-02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融合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谁远谁近?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