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理论视野中的大学语文教学

2015-02-28严爱民赵兴燕

现代语文 2015年19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大学语文文本

○严爱民 赵兴燕

认知理论视野中的大学语文教学

○严爱民 赵兴燕

在认知同化理论视野中,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抓好两个关键环节:使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得以沟通;教学内容应有难度。在内隐认知理论启示下,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做到:第一,说理文要精讲文本;第二,言情文重在启发学生的主动认知。

同化理论 课堂教学 内隐理论 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应对学生的“学”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然而,在许多学校的大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学生的“学”引导着教师“教”的情况,尤其是职业院校,一味地强调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它的人文性,致使大部分学生对该门课程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因为该课程与他们所关心的深造、就业等问题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大部分学生把大学语文课当成了缓解专业课压力的课程,听课时不愿费力气、动脑子,喜欢听比较浅显有趣的内容。面对学生的这种心态,有些教师给予迎合,因为学校实行的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评价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有些教师为了赢得学生的好评,把课上得可谓是笑声不断,热闹非凡。这样既节省了力气,又赢得了学生。

鉴于这种课堂教学现状的存在,笔者认为,对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与探讨工作,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大学语文教学担负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重任。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开展才能够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对于那种轻松而又热闹的课堂教学,我们应该进行怎样的评估?本文将从以下两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一、同化理论观照下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关键环节

同化与顺应理论是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学说,在心理学界一直倍受关注。皮亚杰用同化与顺应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衡揭示了人们认知发展的过程。其中同化是指主体把环境因素同化于他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顺应是指主体使他的认知结构顺应于环境因素的过程。同化与顺应的平衡状态意味着主体适应环境,不平衡状态则意味着不适应。但是,同化与顺应的不平衡状态将促使主体努力改变自我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平衡,以适应环境,而这种新的平衡状态的形成过程就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在这一理论的关照之下,我们不仅能够有依据地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评估,而且还能够找到开展高效率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显然,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同化文本信息与顺应文本信息的过程得以实现的,那么引导学生开展同化文本与顺应文本的活动就应该成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关键环节,而两个关键环节的落实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好以下两点。

(一)促使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获得沟通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同化文本信息,就是让学生把课文所载的信息内容完全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理解课文。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首先发挥好桥梁作用,设法引导学生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沟通。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生活在当下社会现实之中的大学生,他们的直接经验都来自于当代社会,毫无疑问,他们的认知结构更易于理解来自于当前社会生活的信息。可教材中课文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古代或者是近、现代社会,这些间接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与学生的直接经验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时空距离,如果不跨越这种距离,学生就很难理解文本。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引导学生实现直接的生活经验与间接的文本经验的沟通,然后文本中的信息内容才能够顺利地进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使学生产生同化信息的心理过程。对于如何做好引导工作,山东大学的王小舒教授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谈到他们自编的教材,在每一篇课文的前面都设计了导语。比如李白的诗歌《行路难》,他们的导语是这样的:“人生无常,世路艰辛。有人以哀叹面对,有人以享乐虚度。潇洒的李白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应该达观地审视现在,乐观地怀想未来。那我们的态度呢?”[1]可想而知,通过这样的导语的启发,学生既能以自己面对生活不如意时的心态,去理解李白,也能以李白面对生活不如意时所表现出的洒脱来启迪自我。古与今,虽然时代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同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炎黄子孙,他们的生活追求以及生命旅程中的所思、所感是有相通之处的。这些相通点就是我们引导学生实现文本信息与心理认知结构连接的切入点。课堂教学中,大学语文教师应首先找出这些切入点,然后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实现文本信息与自我认知的沟通,进而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二)授课内容应有难度

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同化文本信息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可是,如果仅仅是做好了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同化过程是主体把文本信息纳入自我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引起同化过程的文本信息,在深度与广度上基本不超出主体已有的认知水平,同化活动的结果也主要是使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巩固。因而,同化活动对主体智能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很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讲授的内容仅仅是引导学生停留在同化文本信息的状态之中,虽然学生会学得很轻松,课堂气氛也很热闹,教师也会暂时受到学生的肯定。可是,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应该得到推崇的。我们知道,能够对学生的智能发展产生较大促进作用的心理过程是顺应,当文本信息因在深度与广度上超出主体的认知结构而不能被主体顺利吸纳时,顺应过程就会产生。在顺应过程中,随着文本信息对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冲击,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平衡被打破,更高水平的同化与顺应平衡开始建构,而这种新的心理适应机制的形成过程就是学生的智能在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促使学生构建新的心理适应机能就应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二个关键环节。顺应过程的发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对文本信息进行深度的挖掘与广度的拓展,让授课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超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促使学生的认知顺化于授课信息。这样的过程会使学生因感觉困难而暂时不愿接受,可它是必须发生的。著名教授王步高先生曾主张:在大学语文学习中要让大多数学生都有“难”的感觉[2],其实就是说的这一点。第二,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学生新的心理适应机能的建构、更高水平的认知平衡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来完成,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语文课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它需要在兴趣的驱动之下,学生在课堂内外,甚至是校里校外不间断地听、说、读、写活动来完成。因此,只有培养起了学生对于言语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爱读、爱写,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和交流的好习惯,才能够使他们的语言能力不断地获得提高。

二、内隐认知理论启示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选择

内隐认知是指人类的无意识学习过程。美国心理学家Reber研究发现,人类的学习除了有意识的学习之外,还有一种无意识的学习,即人们在没有意识到环境刺激潜在结构的情况下,也能了解并利用这种结构作出反应,这就是内隐学习的过程。人类的这种内隐学习具有自动性、概括性、理解性和抗干扰性的特征。心理学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内隐学习的效果在某些情境下居然优于需要意识努力的外显学习效果[3]。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地为教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的同时,也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缘于人类语言学习的自动性特征,语文教师应该很自然地联想到内隐学习与语文教学的密切关系,既然在某些情境下内隐学习的效果要优于外显学习的效果,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哪些情境下需要调动学生的内隐学习机能,哪些情境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外显学习?这一问题应该得到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对此,心理学者的研究也为我们寻求答案提供了帮助,他们指出:针对具体的文本材料来说,是采用外显指导的意识学习效果好,还是调动学生的内隐学习效果好,这取决于语言材料所蕴含规则的显著程度,“如果规则明显,实施外显的指导会有所帮助”[4]。显然,如果语言材料所蕴含的规则不明显,实施外显的指导对学习者所能产生的帮助就微不足道。这些研究成果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我们惯用的、把所有要学生学习的课文都用一种方式逐篇讲解的方法是否有不科学之处?有的课文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给学生讲解,到底能不能产生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内隐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大学语文教师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之后,应该得到两点启发。

第一,说理文精讲文本。既然文本材料所蕴含规则的显著程度能够决定学生的学习是否需要外显指导,那么,大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懂得,在讲授说理性的文本时,需要对学生进行精细的讲解,因为说理文是有显著的规则可循的。比如,大学语文教材里,有李斯的《谏逐客书》一文,这篇文章蕴含了很明显的理路,李斯为劝谏秦王废除已经下达的逐客令,采用了从古到今,由远及近的说理方式。说古代,他列举了客卿对秦国的发展壮大所做出的贡献;说当今,他以物类化,指出了秦王重宝物轻人材的缺点。远处,他从泰山不舍寸土,说到三皇五帝恩泽天下众生的宽广胸怀;近处,他从秦国当时的处境谈到逐客令的实行可能会对国家带来的危害。这样有理有据、逐层深入的论说终于说服秦王废除逐客令,从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所有的以摆事实、讲道理为主的文本材料中都蕴含着可循的理路,因为人们讲道理时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样的理路如果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可能要耗费很多时间,因为学生的言语理解水平毕竟有限,这种情况下,教师精细的讲解必定能给学生以很大的帮助,能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之内产生豁然开朗之感,从而深入理解文本。

第二,抒情文重在启发学生的主动认知。不论哪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其中以抒写离愁别绪、爱恨情仇为主旨的诗词类文本都占据很大的比重,对这类文本的教学,方法应不同于说理文。因为说理文有规则可循,而且规则具有普遍性,能适用于每一个人;抒情文当然也有规则,可是其规则不具有普遍性。比如,同样是面对生活的困境,女词人李清照体验到的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怨;而豪放词人苏轼发出的却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叹。因性格差异、人生经历和人生追求的不同,作家离愁别绪的产生,爱恨情愁的抒发具有明显的情境性与个体差异性特征,其中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规则可循。显然,对于这种情境性的情绪与情感的理解也就具有了显著的内隐性特征,其中教师的外显指导所能够产生的效果是很有限的。因为,即使教师本人深刻地领悟了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也难于用语言把自我的感悟传达给学生,即使传达给了学生,也未必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生产生同感。再比如李清照的词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作者以即将枯萎的黄花来形容自我憔悴的容颜,这样的词句如果不通过审美感悟,而仅仅依靠教师的言语讲解是很苍白的,那风中摇摆的黄花与女子憔悴容颜所体现出来的风韵的一致性,学生很难领会的到。因此,在教授这类言情性的语言文本时,教师应首先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与情感经验,然后引导学生启动内隐感悟机制反复诵读文本,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将自我的情绪与情感经验与文本中所蕴含的情绪与情感产生碰撞,从而达到真正理解文本的目的。

教书是为了育人,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早就告诉我们,教学在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的同时,对学生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孔子的时代还没有人能够对“材”做出科学的解释,更不能达到对“愤”和“悱”的内在机制的理解。当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这一切提供了所需的知识体系。大学语文教师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懂得学生心智发展的科学规律,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必将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得更科学、更有效。

注释:

[1]王小舒,龙世立.传统文学修养课对大学语文的创新与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王步高,谈“大学语文”教材和教学中的“双超”理念[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3][4]杨金鑫,内隐学习研究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2,(3).

(严爱民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271000;赵兴燕 山东科技大学 266590)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大学语文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