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以李光耀“被死亡”事件为例

2015-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李光耀主义专业

时 静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

论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以李光耀“被死亡”事件为例

时 静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

蓬勃发展的新媒体以其众多的优势为新闻传播事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弱化了媒体人本应该践行的新闻专业主义。本文以李光耀“被死亡”事件为切入点,简要阐释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和内涵,进而展现当前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缺失的具体表现,最后提出加强新闻专业主义的策略。

融媒体;新闻专业主义

3月18日晚9时50分左右,美国社交媒体“推特”上出现了一张后来证实为伪造的新加坡总理公署官网的公告截图,声称李光耀去世。该截图经互联网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在国外,以抢新闻出名的CNN中招,并在APP上作为Breaking News推送。而国内,几乎所有的主要媒体如人民网、搜狐网等均引入了此虚假消息。更离奇的是凤凰网,推送的竟然是李光耀的长子、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逝世。半个小时之后,这一事件发生了翻转,新加坡官方辟谣传来,又是“致歉”一片。这则虚假消息使数家媒体身陷其中,引发全体大“乌龙”,期间均无任何国内媒体做出查证,让人不经寒战,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及内涵

1911年,威廉博士制定《记者守则》,标志着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框架开始形成。此后,《报业信条》《社会道德律》等制度又相继出台,对刚刚萌芽的新闻专业主义进行了相对的补充和完善。到了1947年,以哈钦斯为首的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提出了《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的报告,正式呼吁新闻媒体的专业化。从此,美国新闻界早期的自由主义理念被责任理念所取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思想正式成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相继被其他国家所熟知,这一西方新闻界的基本理念与我国的特殊国情结合后,又表现出了新的内涵。

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至今学界众说纷纭,无统一定论,但作为一种新闻人的职业操守,新闻专业主义必然有着共同的行为准则,有学者说新闻专业主义指“新闻媒介摆脱外界干涉,摆脱来自政府、广告商甚至公众的干涉;新闻媒介探求真理,反映真理;新闻媒介客观地报道事实。”在我看来,这一概念基本阐释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要害,首先,新闻专业主义应坚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保持客观中立,这是最起码要求。其次,新闻专业主义应体现在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用新闻报道服务大众,回报社会。再次,新闻专业主义应坚持客观的原则,摆脱社会干扰因素,保持思想的独立性。

二、融媒体环境中新闻专业主义缺失的表现

(一)时效崇拜严重

时效性一直是各大媒体争相竞逐的“主战场”,它体现的是一个新闻机构的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近些年,新媒体大大改变了现有的新闻传播环境。“分报”与“秒报”成为常态。于是,媒体间的时效性争夺在新媒体时代也表现得更加迅猛。在这次李光耀“被死亡”的事件中,只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账号抢发的一条消息,在被国内媒体看到后便引发了疯狂模式,争相抢发,短短几分钟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已是满眼的“追忆”与“悼念”,媒体时效崇拜症可见一斑。

(二)忽略新闻真实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新闻取材的范围激增,造成新闻信息鱼龙混杂,新闻真实性风险加大。当多家媒体都“言之凿凿”发出李光耀去世的信息之后,新加坡媒体却没有急着发声,而是迅速展开求证。其中,亚洲新闻台率先求证,在第一时间发出辟谣消息;《联合早报》表示已向新加坡总理公署求证,呼吁公众查证消息的来源。相反,一些权威媒体宁愿相信“推特”,也不愿意向本媒体派出的驻守在李光耀所住中央医院的记者求证,更有甚者,凤凰网更是将头条新闻的标题赫然做成了“新加坡开国总理李显龙逝世”,在“乌龙”事件上弄出“笑话”,严重挥霍了公众给予的信任。

(三)把关意识淡薄

新媒体在改变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同时也改变了新闻工作的流程。过去,一条新闻想要经过媒体发布出去要经历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并通过从记者、编辑、主编甚至总编的层层把关才行。而如今,在大数据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程序便可以自动的方式进行抓取,抓取完便可经过编辑之手及时转发,新闻制作的程序大大缩减,与之相对应的“把关”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弱化之势。回看此次李光耀的“被死亡”,如果不是媒体“把关”程序的减少,编辑权利的扩大,怎么会在短短几分钟就能引发出媒体大“乌龙”?此外,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媒体本身也缺少政治把关的觉悟,李光耀是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他的身体状况本身便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对于如此重要的事情,媒体内部怎么能经过如此简单的程序随意发出,酿制“乌龙”,只能说是自食其果。

(四)内容同质化严重

在新媒体营造盲目跟风的传播风气下,媒体自身的角色也严重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喜欢当劳累的新闻生产者,而独爱当清闲的传播者,他们很少花时间考虑如何利用新媒体去打造适合本媒体的内容,而是把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最终导致的是新闻内容同质化严重。纵观各媒体新闻客户端所转发的内容,只是标题略加修改,而文章却完全一致。因是高危话题,都表明了“据某某报道”以求自保,好像已经成为业内部早已约定好的规则。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新的闻专业主义的策略

(一)强化新闻专业化流程

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的首要落脚点在媒体自身。首先,媒体应明晰自己的身份,时刻提醒自己是专业化的新闻生产组织,并不单纯的是信息的搬运工。即使是当前的新闻传播环境相对自由了,也不能忘记职业精神。其次,新闻媒体还应该多向拥有丰富经验的世界级通讯社学习,增强本媒体的管理意识,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绝不能为了跟其他媒体“抢跑”而置新闻的真实性于不顾,一定要先沉住气去查明消息的来源,并最终通过专业的新闻发布渠道经多道把关程序严谨地将一条新闻传播出去。

(二)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

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在强化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权利的同时,也应加强网络媒介的监督与管控,制定严格的新闻把关政策和法律措施,对新闻失职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必将有利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提升。

G206.2

A

1674-8883(2015)14-0302-01

时静(1990—),女,山西晋城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李光耀主义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写意主义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近光灯主义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李光耀留遗嘱身后拆除故居
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