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流行语对数字出版行业的影响

2015-02-28吴鋆萍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流行语出版业图书

吴鋆萍

(河南理工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网络流行语对数字出版行业的影响

吴鋆萍

(河南理工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网络流行语充满着时代的特征,已经从网络平台逐渐延伸到传统媒体,对出版业的影响也渐渐开始。网络流行语对数字出版行业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

网络流行语;数字出版行业;影响

语言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创造活动,敏感且忠实地反映着社会发展、语言发展以及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的现状。作为一种流变的语言符号,网络流行语最能够敏锐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是一个时期含有重要信息价值量的特殊话语。网络流行语对于报刊来说,已是常态,而出版行业似乎还嫌陌生。怎样实现网络流行语与出版行业话语的对接,充分利用网络流行语促进出版行业的发展,应该引起出版行业的重视。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网络中产生并在网民中迅速传播、发酵、盛行,对现实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的语言符号。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语言……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正是为了适应网络快速、丰富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2月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6.8%与30.6%。也就是说,青少年已经开始进入网络世界,年轻人仍然是“网民主力军”。也就是说,我国的网民群体具有“年轻化”和“有文化”两大特征。年轻人思维活跃,崇尚创新,喜欢新鲜,反感束缚,对英语和计算机语言的熟悉又使有可能有能力创造和使用“网络流行语”。因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由年轻人创造的“网络流行语”必然会走出虚拟网络,进入现实生活,从网络流行语变成全民通用交际语,在社会上更大范围内流行,对语言规范和民族语言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网络流行语相对规范语言来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总体来看,主要呈现以下主要特征:

(1)形成的偶然性。大多数网络用语都不是由政府部门或媒体制作和催生的,而是始于网络、始于民间,是一种充分显示草根力量的传播现象,至今也没有任何公式化的方法能够准确推演出流行语的形成路线图。大多数网络流行语的发明者根本不会料到一个词句能够如此快速地传播起来,仍然也有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够创造新的网络流行语,但往往“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形成一个具体的网络流行语具有相当的偶然性。

(2)形式的多样性。网络语言的构成是多种多样的,有数字谐音型,像“3166”表示“撒由那拉”,“7456”表示“气死我了”等;有汉字谐音型,像“驴友”是“旅友”的谐音,用来表示“喜欢旅游的人”,或者“酱紫”表示“这样子”,“表”表示“不要”等;有符号象形型,像“;)”表示“抛媚眼的笑”,“8-)”表示“戴眼镜的人”等;有英汉缩略型,如“BTW”表示“By the way”,“砍柴”表示“Can`t I”等;有语句型,主要是社会热点催生的一些网络用语。例如,“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

(3)语法的随意性。这也是网络流行语被普遍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网络交际需要简洁快速,因此一些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缩略语,或者一些病句、怪字、错别字,或者所谓的“火星文”层出不穷,有些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像“萌萌哒”等,有些则完全是胡造乱拼,如“我伙呆”、“城会玩”等,既没有给传统词汇赋予新的意义,也阻塞了信息的传递。因此,有专家就忠告高考学子要避免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因为有可能被认为是不符合语法规则的。

(4)生命的速朽性。虽然流行的未必都是速朽的,但曾有机构调查统计发现,几乎每年都会有70%左右的网络流行语在网上消失。很多流行一时的网络热词随着人们语境变化而被人很快遗忘,如曾经通过社会娱乐事件火起来的“且行且珍惜”,通过热播电视剧《甄嬛传》等火起来的“真真”、“极好的”等“甄嬛体”等迅速被新的流行语取代。现在再看一年或两年前的网络流行语,大多已不知所云。

三、网络流行语与数字出版的关系

图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们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网络流行语产生的重要资源。所以有很多网络流行语直接来源于图书,这些话语的流行,又带动了图书的销售。很多人因为探究网络流行语才知道了某本图书的存在,有些艰深的学术著作也因为使用网络流行语而改变了大家熟悉的“居高临下、严肃刻板”的形象,增强了亲和力和亲近感,不再让人望而却步,进而选择阅读这本图书。

例如,产生“正能量”一词的图书《正能量》,位居开卷2013年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正能量》(实践版)位居该榜第16位。如果没有“待我长发及腰”,大众不会注意到一本介绍古代女性所用器物的专业书籍。韩寒主编的丛书“ONE一个系列”其中的一部《世界那么大,还是遇见你》直接套用了正火的网络流行语。同样是历史类图书,《世界历史很有趣》还有点板着脸说教的味道,但是《明朝那些事儿》《宋朝果然很有料》《这个历史挺靠谱》给人的感觉就亲近了很多。流行语的传播扩大了图书的知名度,加深了图书的影响力,提高了图书的销量。出版行业从图书编辑到图书营销,正在广泛使用网络流行语,而《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辞典》《实用网络用语手册》等更是直接将网络流行语收集归纳分类整理,用辞书、手册的形式将其凝固下来。

目前图书微博、微信营销已经很普遍,数字出版逐渐崛起。很多出版社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译林出版社等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通过“新书推荐”、“精彩书评”、“书摘”等栏目与读者加强互动。而民营书业如磨铁图书、果麦文化传媒等,对新媒体营销更是运用自如。网络和新媒体营销,离不开网络流行语。想象中应该非常古板的“宗教文化出版社”在他们的微博中这样推荐他们的新书——“萌道长×××出书啦”,另一个很严肃的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在和读者交流的时候用“PO主(笔者注,指微博博主,)对现代主义很有爱嘛!”这样的语言,“果麦文化传媒”官方微博发布的招聘广告以“问题来了,公司福利哪家强”开头,这些都是运用了当时的网络流行句式,让人耳目一新。

四、网络流行语对数字出版的影响

(1)网络流行语改变出版话语。网络流行语虽然有其速朽性,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长盛不衰,顺利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例如,“给力”、“雷”、“山寨”等,不断见诸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上,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话语习惯。在以往,见于主流纸质媒体上的出版用语更多的像是规训,有着一套严格的标准,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重任,在措辞上要时刻确保准确性、权威性和规范性,网络流行语被传统媒体和官方接受的频率较低。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刊文《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网络流行语“给力”一词首现权威媒体,一度引发舆论热议。2012年,《人民日报》十八大特刊上也出现网络流行语“屌丝”一词,不过是持批判态度。但是从2014年开始,传统媒体尤其是新闻门户网站大量吸收网络流行语。2015年元旦,习大大在新年贺词中使用“蛮拼的”、“点赞”等网络流行语,接地气的新年致辞赢得了全国人民一致喝彩。据《网络传播》2015年2月的《2014年网络流行语特征分析》中出示的部分网络流行语的网络热度与媒体热度的对比可见,“2014年12月,“也是醉了”的网页数(网络热度)与网上新闻篇数(媒体热度)的比例为10∶1;“有钱,任性”这一比例达到2∶1;而“萌萌哒”比例甚至达到1∶1,说明网络流行语的网民传播和媒体传播进入“同频共振”阶段,网络流行语开始越来越多、越迅速地进入一般词汇序列,并进而深刻影响社会生态。”出版用语的权威性在网络新媒体尤其是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和渗透下,越来越被淡化,媒介融合的新局面日益清晰。因此,出版业对网络流行语的应用,是双赢。对于网络流行语来说,得到纸媒,尤其是图书行业的广泛认可和使用,网络流行语才能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才能在大众生活中落地生根。

(2)网络流行语沟通编者和读者。网络和移动媒体的出版,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便利。图书编辑可以利用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读者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很多出版社和图书编辑的微博、微信可以和读者进行实时互动。这区别于过去的读者来信等沟通形式,这种形式更加直接、有效,也更加鲜明地突出了编辑的个性特点,让读者感到亲切。网络流行语形式多样,大多充满个性,表达观点和态度诙谐幽默,出版社和图书编辑的微博、微信如果熟练运用网络流行语,能够和网民形成一种平等交流、轻松融洽的气氛,促进读者和编者的互动,有利于编辑了解读者心理和市场需求,也满足了读者阅读分享的心理要求。有些出版社还会直播图书编辑过程,让读者票选封面,把图书营销工作提前,图书还未出版,读者已经翘首以盼。出版行业在数字时代的生存,必须借助网络流行话语系统,摒弃刻板、公式化的纸质图书营销话语系统。

(3)网络流行语和出版业互相促进。我国的语言文字规范是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的,2000年10月31日,由江泽民主席签发而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该法对党政机关,教育教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用语用字做出了明确规定。作为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出版行业,是贯彻《语言文字法》的重要阵地。一向规范、严肃的出版业开始使用不规范、不严肃的网络流行语也曾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担忧,但是深究起来,这其实是互利共赢的关系。布迪厄在《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一书中指出官方语言法语言说者偶尔使用地方方言的屈尊策略来化解地方方言与法语的冲突,也就是所谓的“屈尊策略”。“屈尊策略”是指的是合法语言言说者(出版业等)使用非支配地位的语言(网络流行语等),那么居于支配地位的言说者就“从在实践当中共同存在的各种语言之间客观存在的语言权力关系中,通过象征性地排除这一权力关系而获得利润”,也就是说当出版业采用网络流行语的时候,出版业是以合法语言的言说者身份去言说网络流行语这种不具备合法身份的语言,并借此进一步确认了出版业在传播合法语言时候的权力地位,并获取象征性的或者实质性的利益。当然,出版业使用网络流行语也并不意味着网络流行语的被征用、被收编,而是通过出版业的传播和流动获得了合法地位,使其突破了网络的限制,走向大众,具有了广泛的认知,增强了生命力。所以网络流行语和出版业的关系是既合作又对抗的矛盾统一关系,只要合理协商和斗争,完全可以达到互利共赢。

(4)警惕网络流行语对数字出版业的负面影响。网络流行语固然是约定俗成的东西,也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毕竟具有不规则性,在其中也有一些粗糙的、低俗、庸俗的成分。戴昭铭教授说过:“没有创新就没有语言的发展,否认创新抵制创新就等于扼杀语言的生命。但并不是所有的语言变化都是创新形式,语言变化中也包含着大量的错误和不合理成分。”因此,当形形色色的网络流行语纷至沓来之际,作为语言文字的把关者和传播者,数字出版业工作者也应具备一定的敏感性,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一概接受,应该首先坚持贯彻执行语言文字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强语言知识学习,提高语言修养,然后在这个前提下,有选择地区分、筛选,适当地吸收使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语言,使我们的数字出版不落后于时代,及时客观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新貌,但是一定要坚决摒弃“恐龙”(丑女)、“青蛙”(丑男)和“见你妹”这样的侮辱性低俗语言。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 . http://www.cnnic.net.cn/ 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2/P020150203548852631921. pdf.

[2] 王旭,李香平.“网络流行语”的今天于明天[J].中国青年研究,2001(7).

[3] 孙婧.2014年网络流行语特征分析[J].网络传播,2015(2).

[4] 皮埃尔·布迪厄(法).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M].商务印书馆,2005.

[5] 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要紧抓校内实践,鼓励校外实践。校外实践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和毕业实习期去校外实习基地和媒体实习。通过举办实习作品展播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进媒体锻炼。在校内实践环节,引入项目教学,增加实践课时。每学期空出一段时间不排课,让学生利用这段时间去做实践项目,实践项目的制定严格按照实践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本学期所学课程,教师给出综合实践项目,最终以作品的形式上交。项目难度要求学生必须综合运用各门课的知识才能完成,项目要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考察。实践成绩以学分的形式计入学生总评成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起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另外,上课环节加强实践演练,教师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将课堂延伸至社会各个角落,带领学生一起去现场找新闻信息,沟通采访技巧。学校建立校园电视台,学生肩扛摄像机、手持话筒对校内外生活进行采集和录制,让学生参与到节目录制、播出的每一个环节。

应用型本科新闻专业的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住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新机会,密切关注多媒体行业的前沿动态,主动适应新闻媒体和网络行业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贴近地方产业,积极对接行业、企业,培养技能型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胜.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

[2] 王军,范东升.论大学本科应用型新闻人才的培养[J].高教探索,2009.

[3] 刘绍芹.融媒体时代新闻传媒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路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3.

G239.22

A

1674-8883(2015)14-0202-02

吴鋆萍(1978—),女,河南焦作人,硕士,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流行语出版业图书
流行语大盘点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图书推荐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巧借 流行语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班里有个图书角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