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报纸评论的发展
——以《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为例

2015-02-28孙于茜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0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报纸

孙于茜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不同报纸评论的发展
——以《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为例

孙于茜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眼睛,对新闻媒体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研究的重点是不同属性的报纸评论之间的差异表现,通过对《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的对比研究,从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展开论述。由于报纸属性的不同,两者报纸评论差异在于定位受众,在于思想传递,在于内容侧重等不同方面。通过研究对比,进一步了解报纸间的差异性和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报纸评论的发展趋势。

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新闻的四要素之一,在新闻媒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之所以在评论上煞费苦心,是因为新闻评论是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精神面貌与气质的,它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社会中最敏感的那个神经。[1]”评论如同报纸的表情和橱窗,它向读者传递着喜怒哀乐。其专版成为报纸竞争中的核心产品,突出理性的力量和思想的穿透力。

本文选择《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两种报纸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评论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并就其属性定位、评论内容、风格特色三方面做出比较。

1 两种报纸的功能属性和受众分析

从宏观来看,《人民日报》属于党委机关报,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发行量第一大的综合性报纸;《南方周末》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一份享誉海内外的综合类周报,也是中国发行量很大、传阅率高、影响广泛、公信力较强的新闻周报。《人民日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主张的重任,它更重视的评论是着重于从思想上提高人们的认识,通过评论,把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提升到理论和政策的高度加以阐述。

2 两种报纸新闻评论的内容分析

《人民日报》虽然是党报性质,但是评论的内容涉及面比较广,能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内容。正是由于其涉及面广的特性,决定了《人民日报》选题来源的多样性,如:国内大气污染状况,上级指示和工作部署、党内召开的各种会议等。毫无疑问,《人民日报》也涉及人们普遍关注的民生及其他社会现象,如当年经济危机文章《推动经济长远健康发展》。另外,以《人民日报》中的人民论坛为例,它是人民日报的一个重要评论专栏,人民日报社长王晨曾说人民论坛是主题鲜明,议论深刻,把握有度,作者广泛的,它会选取社会生活中一些带有全局性、代表性、倾向性的事件、问题和现象,及时准确地加以剖析、阐释、引导,既讲明道理,又发表议论,解疑释惑,情真意切,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体现出一股生气、正气、锐气,涌动着一种社会舆论的正面力量。而根据数据调查,南方周末中涉及社会的评论较多,而且也涉及政治的内容。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是报人最好的防身武器,既不容易涉及敏感话题,又可以贴近百姓生活,满足受众接近性的心理需求。

3 两种报纸新闻评论风格特色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大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是党对外宣传的喉舌。自从报纸创刊以来,尤其是50年代末以来,便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所以直到今天,《人民日报》依旧保持这种沿袭下来的传统。而《南方周末》评论版面规模巨大,以破为主,言论无禁区,新闻具有公正性。每周的主打评论方舟评论永远不放弃权威的,焦点的,主流的和学理的原则,精心打造力度极强,另外一贯奉行深入成就深度,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探讨,并且更能提出解决意见。如2004年7月由一本启蒙教材引发的读经之争,《南方周末》留出整版关注,这也是深度评论的特点。观点本身对错不重要,关键在于通过争锋相对的辩评锻炼读者思维。

4 结语

在评价和组织不同报纸的新闻评论时,应该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面对这些差异,对它们的差异做出合理处理。但是,不管是何种报纸,评论版既是一个园地,也是一个公众化的言论社区。让评论专版成为一个窗口,保证新闻评论的公正性,使读者感受到它的真实性,产生共鸣,进而不断吸引读者关注;让评论与时俱进,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关注民生,为人民发声,这才是报纸持久不衰的硬道理。

[1]柳珊.当代新闻评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孙于茜(1994-),女,河北邢台人。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报纸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