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介的生存之道

2015-02-28马晓晓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电台栏目广播

马晓晓

(渤海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试论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介的生存之道

马晓晓

(渤海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对媒体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技术的广泛推广,为传统广播媒介发展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更大的挑战。面对日渐多元的受众需求,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成为广播媒介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将从新媒体概念、起源入手,分析广播媒介发展现状及其当前存在的优劣势,最后基于新媒体时代,提出广播媒介的生存之道。

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介;生存之道

一、前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广播媒介作为传统媒体竞争愈发激烈,且还需要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为了继续生存和发展,传统广播媒介不得不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二、新媒体概述

所谓新媒体,是指将数字信息技术作为基础,利用数字、网络及卫星等新技术,通过电脑、手机等向用户提供信息及娱乐服务的一种新型传播和媒体形态。它具有互动性等特点。

新媒体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由戈尔德马格首次提出。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是建立在传统广播、电视等形式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媒体形式,突破了传统广播的“一对多”的弊端,形成了全新的“多对多”格局。然而,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媒介进入了“瓶颈”期,如何继续发扬自身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成为广播事业发展的新课题。

三、广播媒介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广播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国家提出的“四级办广播”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广播覆盖率,但是当前部分电台的广播节目过于本土化,缺少与外界电台的交流,加之技术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发展阻力。据相关数据调查发现,我国地方广播广告收入十分可观,如北京电台7.5亿元,上海电台5.6亿元。这充分证明我国广播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数字、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广播收听逐渐突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实时收听,手机等接收终端为广大听众提供了全新的收听体验。例如,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使用数字音频广播技术,并通过手机终端向受众提供奥运会实际状况。面对当前新媒体发展大环境,广播媒体发展步履维艰,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传统媒介之间,还是与新媒介之间的竞争都将对广播媒介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基于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介发展优势与劣势

面对新媒体,广播媒介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十分必要。第一,优势方面。虽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广播产生了一定冲击,但是传统广播具有的优势仍然无可替代。例如,广播媒介的伴随性特点。由于通信、网路等技术的渗透,受众对于信息的获取方式呈现多元化态势,此时受众对于某个媒体的选择更加关注其伴随性,如开车、逛街时候收听广播等,充分发挥了广播的伴随性优势。同时,信息真实性也是一大优势,传统广播媒介发展背后都有专业的记者、编辑团队的支持,能够实现对信息的收集、制作等处理,有效保护了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最为关键的是不同于电视和新媒介,广播自身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这也使其在新媒体时代中仍然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第二,劣势方面。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过程中,广播自身存在的劣势也日渐暴露,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顺利发展。例如,广播电台频率具有固定性,在调频调幅上的发展空间存在滞后性。同时,广播缺乏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与受众之间存在距离感,不利于培养受众对节目的忠诚度。且广播内容不能够存储,稍纵即逝。要想真正突破重重阻碍,在新媒体时代获得更多发展机遇,传统广播媒介必须加强对自身优势及劣势的了解,弥补自身存在缺陷,同时努力发扬广播媒介的优势,逐渐立稳脚跟。

五、基于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介的生存之道

新媒体崛起,面对人们日渐增长的信息需求,广播媒介要积极转变自身传统观念,扬长避短,努力为自身谋求一条生存之道。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积极引入网络媒介

传统广播模式中,受众始终处于被动收听的状态。而随着现代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电话、短信等通讯工具将主持人与受众整合到一起,形成双向交流的格局,以此来增强受众对广播的兴趣。因此,在广播发展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受众的参与形式进行调查,构建短信等多个平台,增强听众的收听意识,帮助听众更好地表达意愿。或者与通信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接收到受众信息后,即时调整播放的内容,建立良好的互动格局,增强听众自身的主人翁意识。

网络技术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播转瞬即逝的弊端,网络与广播的有机整合成为必然趋势。2011年,新浪微博推出的“微电台”正式上线。微电台改变了受众以往收听电台的地域及终端的约束,使大家在浏览微博的同时,收听自己喜欢的电台节目。同年12月,微电台为了吸引更多听众,开始推出PC、MAC等全平台流畅播放,促使受众广播收听更加随心所欲。而要想更好地推进广播媒介发展,应将广播的伴随性与互动性整合到一起,推出电台APP。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手机用户高达11亿之多,且呈现增长趋势。拥有强大的用户基础,推广电台APP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例如,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的FM950频率建立了自己的APP,听众注册属于个人的账号后,还可以在上面留言,实现互动。

(二)提高频率专业化水平,精确栏目定位

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广播,我国广播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美国拥有的1.2万家电台中,约有4000多家音乐台,且每家音乐台又进一步细化,分为流行音乐、亚洲音乐等类型,以此来满足音乐广播爱好者的需求,同时有效增强广播节目影响力。我国广播发展应积极借鉴国外广播丰富的经验,提高频率专业化水平,以此来突破节目同质化问题。具体来说,在加强广播电台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审视自身位置,并明确掌握自身优势,结合受众内容为王始终是广播媒介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是内容是肉体,那么主持人则是广播节目的灵魂。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广播电台应精确栏目定位,树立广播栏目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培养稳固的受众群体。例如,浙江电台文艺频道设计的《伊甸园信箱》栏目,自开办以来,十几年间在浙江乃至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也因此获得了“双十品牌栏目”的称号。该栏目之所以成功,在于主持人万峰直言不讳的个人魅力与精准的栏目定位。该栏目还帮助人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兴趣,打造专业广播。

新媒体时代,我们不能够忽略技术在广播媒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如果一味坚持传统广播媒介,将难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由于网络广播的出现,受众实现了适时收听。实践也再次证明,将广播与网络有机整合,能够推进广播媒介朝着全球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三)开展多元增值经营,增强自身实力

我国传媒业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主要是缺少良好的运行机制,改革深度不够。因此,应加强对广播媒介体制的调整和优化。具体来说,市场经济体制下,广播仍然坚持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形态并不利于其发展。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自身管理体制的调整势在必行。例如,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实施岗位合同制、干部聘用制等制度,拉大奖惩差距,给予广播相关工作人员正面激励。通过这种方式,推进了体制改革,更好地适应了市场化运作。

相关数据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广播广告收入较2012年增长了5%。可见,发展广播广告是提高广播收益的有效手段。广告形成丰富多样,广播互动平台的推广也为二者的有机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广播媒介可以加强对广告播放的研究力度。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广告制作节目,而非通过节目机械化进行广告宣传。与受众进行充分的互动,促使广告能够与广播内容更好地融合,实现共赢的局面。例如,某电台与通信公司采取利润分成方式开展增值经营活动,收集用户可以定制该电台的信息,支付相应的费用,同时获取相应的信息。还可以用广播节目中的原创故事等进行销售。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有一档《音乐光影》栏目,专门为听众生产同名车载CD,在提升栏目知名度的同时,还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六、结论

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介发展面临着重重挑战,而逃避并非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广播媒介应该积极的态度应对挑战,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与广播栏目有机整合,创新多元化广播形式,满足受众日益多样的收听需求。同时,要明确自身市场定位,树立栏目品牌,提升广播媒介影响力,并开展多元经营方式,获取更多经济收益。要改革内部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从而在新媒体时代中逐渐闯出属于广播媒介发展的广阔天地。

[1]叶贞.试论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突围之道[J].今传媒,2014(08):150-151.

[2]周小普,黄彪文.契机、转机或是危机?——试析数字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2011(04):62-67.

[3]周小普,韩娜.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国际新闻界,2012(12):83-91.

G206.2

A

1674-8883(2015)24-0190-01

马晓晓(1994—),女,辽宁人,本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猜你喜欢

电台栏目广播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