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鲜活感”跃然字里行间
——谈如何写好现场短新闻

2015-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篇幅生动语言

徐 佳

(长庆油田分公司 新闻中心,陕西 西安 710018)

让“鲜活感”跃然字里行间
——谈如何写好现场短新闻

徐 佳

(长庆油田分公司 新闻中心,陕西 西安 710018)

现场短新闻是一种非常有自身特色的常用新闻体裁,也是读者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是记者或通讯员身临新闻现场,亲眼见证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后,向读者报道的新闻价值较高,篇幅短小的新闻。现场短新闻的基本要素就在于“现场”和“短”这三个字上,不仅要求新闻作品活,要短而精,还要体现较高的新闻价值。

现场短新闻;鲜活感;现场感

现场短新闻[1]是一种非常有自身特色的常用新闻体裁,也是读者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是记者或通讯员身临新闻现场,亲眼见证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后,向读者报道的新闻价值较高,篇幅短小的新闻。现场短新闻的基本要素就在于“现场”和“短”这三个字上,不仅要求新闻作品活,要短而精,还要体现较高的新闻价值。

现场短新闻能迅速、及时而生动、真实地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新人物、新事物,既不需要很长的篇幅,也不需要完整的情节。因此,在倡导大力提高新闻时效的今天,写好现场短新闻十分重要。同时,提倡现场短新闻是落实“三贴近”的重要举措。提倡写这些来自第一现场的新闻,在使新闻内容更接地气,大力提高新闻质量的同时,也是改变记者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要采写现场短新闻,记者就必须沉下身子,在一线进行深入采访,这样才能写好现场短新闻。这些年,笔者陆续写了一些现场短新闻,进行探索和思考。现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通过鲜活的描写,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使读者身临其境

下一线才能抓活鱼。鲜活生动是对现场短新闻的最基本要求。这不仅要求作者要有一双敏锐的善于捕捉新闻的“鹰眼”,还要有沉着冷静的分析能力。现场短新闻的基本要求是要有现场,通过对现场动态和现场细节的捕捉和抓取,让读者身临其境。这样写出的稿件,不仅能确保消息的可信性和真实性,还能及时抓取读者眼球,使读者愿意继续读下去。

要想使现场短新闻具有较强的现场感和可读性,记者首先必须处在新闻发生的现场,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向读者展示新闻事实的演变过程,让读者跟随记者的脚步,进入新闻发生现场,感受到真实、强烈的现场气氛。

要想让一篇现场短新闻更加鲜活生动,就必须让新闻的现场以及人物,乃至整个行文的结构,都要“活”起来。其中,现场的鲜活,主要是要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匹配的环境氛围,使其能够烘托和提升新闻主题。人物的鲜活,则需要抓取符合现场人物性格和身份地位的个性化语言、表情、动作等,用直接引语表述出来,能够凸显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微妙的心理活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在追求语言的鲜活时,要尽量充分使用当事人的语言。行文结构的鲜活,就是尽量使文章有张有弛,情节生动,设有悬念,使整个文章呈现出跌宕起伏的节奏。同时必须在前后呼应、多层次描写等方面多加考虑。

二、通过恰当的选材取景,用短而精的篇幅巧妙地突出新闻主题

文章历来以简明为美,新闻作品更是如此。浓缩即精华。现场短新闻写作要简明扼要,通过精炼的文字,使新闻整体准确、鲜活而又有力度,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长庆石油报》由于报纸版面的限制,一篇现场短新闻大多也就控制在千字以内,如何在短小精悍的篇幅里写出生动形象、渲染衬托提升主题的环境氛围,又要通过多角度、多方面的描写,精确、鲜活地呈现出新闻事实,全面呈现出新闻的来龙去脉,那就要求我们的作者一定要牢记短而精。

短而精,并不是残缺不全。一篇好的现场短新闻,是不能舍弃新闻事实中的5个W和1个H,缺一不可,更不能模糊地写“这些年”、“近日来”、“某些地方”等等。现场短新闻的短小精悍,在于要舍弃与主题无关的一切内容,保留最具说服力,能体现主旨的细节描写,只有这样,才能使现场短新闻短而耐读,短而活泼,短而利落。

建议记者在采写现场短新闻的过程中,首先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新闻发生的主要事实及其变化发展的过程理顺,把最能说明问题的素材掌握在手里,把最鲜活的“菜”收获到篮子里,这样才不会抓瞎。想要做到以上这些,记者必须要对现场的素材做到去伪存真,甄别精细,尽快找到新闻亮点,在提炼新闻主题上多下功夫。最后,通过多方位的采访,通过细致地观察和敏锐的新闻敏感性,及时将最有价值、最鲜活生动的新闻,从浩繁的素材大海中打捞出来,呈献给读者。

其次是要学会恰当地选材取景。由于现场短新闻篇幅有限,选材取景十分重要。现场发生的新闻,稍纵即逝,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尽可能多地获取素材并对新闻背景做出恰当的取舍。背景材料虽不是新闻事实,但它是一篇文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能充实文章内容,提升新闻主题,又能增加新闻的分量,增添新闻的文采。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记者需要交代必要的新闻背景,让读者对新闻事实的意义、相关背景知识有更全面细致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由此看来,要写好寓意深刻、新颖的短新闻并非易事。它要求作者必须认真思索问题的核心,突出一个新闻事件或人物。

三、通过运用富有冲击力的精辟语言,使现场短新闻更加鲜活

新闻作品要靠文字语言来完成。同样的新闻事实,不同的人采写,稿件的厚重程度、精彩程度、感染程度的都会有所不同。究其原因,恐怕关键就在于语言的运用。

现场短新闻更应该在描写叙述的语言上下功夫,文字务必准确、简洁、凝练。具体来说,现场短新闻的叙述要求简洁、干练,用最精短的文字把新闻事实描述完整,多用实词。还有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巧妙地运用群众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2]

《长庆石油报》曾刊登过一篇现场短新闻的优秀作品《背着妻子去看井》,这是一篇以情动人、催人泪下的难得佳作。写的是一个凭借高度的责任心,坚持边看单井,边照顾瘫痪的妻子的石油汉子——李克正。记者目睹,李克正把井场收拾得井井有条,把妻子也照顾得妥妥当当。这篇新闻中,作者根据不同人物的角色,巧妙地运用群众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人物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情感,达到了以情感人的目的。

[1]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格罗斯.编辑人的世界[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G212.2

A

1674-8883(2015)24-0148-01

猜你喜欢

篇幅生动语言
Britain's“Shark House”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语言是刀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proximal and distal nerve segments of rats with sciatic nerve injury during Wallerian degeneration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