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纪录片中的电影意识

2015-02-28赵俊杰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纪录片想象力意识

赵俊杰

(东莞广播电视台,广东 东莞 523071)

浅谈纪录片中的电影意识

赵俊杰

(东莞广播电视台,广东 东莞 523071)

随着纪录片与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影意识介入纪录片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文主要从纪录片中电影意识介入的作用入手,对在纪录片中电影意识所发挥的积极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对电影意识有一个更精准的定位。

纪录片;主体意识;真实;定位;电影意识

纪录片是电视、电影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种艺术形式,在纪录片中通过画面和语言的应用讲述一些历史、文化、人物等,纪录片最基本的特性就是真实性。但是纪录片又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纪录片中表达编导对于所记录的人或者事物所表达的特定感情,是在文化层面上具有深刻意义的。

一、电影意识中辩证统一思想的论述

从各方面来讲,艺术构思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是创作人员在感受生活和理解生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如果创作者在对事物的理解程度和感受程度仅仅停留在纷乱的层面上,那么他也只能从表面上去记录现象,就很容易陷入浅薄的自然主义文风状态之中,主体意识的能动性也就无法经过艺术实践的形式体现出来。创作人想要创作出吸引大众眼球的纪录片,就需要在自身的生活中,多观察周围的一切,具有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自身不但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而且自身所创作的纪录片能够反映现实并与现实相符,这样所创作的纪录片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最终成功创作纪录片,不但会给创作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真正达到创作人的创作目的。

所谓真正的艺术精品,是创作人员长期体验生活以及实践生活的结果,唯有对生活的热爱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的高度统一的境界,才能真正创作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艺术形象,只有与当代社会的发展状况相符合的艺术片,才能真正吸引大众的眼球,纪录片最终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才能深入人心。通常我们所谓的纪录片的社会性是指节目所选的资料以及时代背景与整个社会发展相符,不但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而且也要从多方面反映一些社会现象,要求其纪录片所展现出来的内容有着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这个艰巨的创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创作者的主体意识的能动性。

二、纪录片中个人主观意愿的融入

在纪录片中融入作者个人的意愿这种做法,笔者是认同的,也认为是有必要的,也正是由于纪录片的作者融入了个人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才为其注入了美感和艺术的成分。在国外早就以这种方式来拍摄纪录片了,其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例如,《9·11事件》和《科伦拜恩的保龄球》,而从人物的角度出发的著名作品则有《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是说》,这部作品,无论是对镜头的使用还是在后期作品剪辑中所体现出来的技巧都堪称典范。而在剧中加入导演所涉及的编剧性技巧更为纪录片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也让它有了更多存在的价值。

纪录片不同于其他的影视作品,它更多的是对社会真实情况的反映,承担自己的社会角色,而在社会上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更多的人关注纪录片,角色在其中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表达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将个人观点和历史事实恰当的融合,更是真实和美的有效结合。创作的意义在于,将感情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所说的美感不一定都是绚烂夺目的,也可以是悲伤的,甚至是一些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不会关注到的边缘性的东西。对于历史真实情况的反映,是纪录片最根本的存在方式,而在史实分析和表达的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一些作者本人的观点,能够引发观众去思考,去探索,更能让大家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有意义的思想言论。

三、将丰富的想象力融入其中

对于纪录片的拍摄完全可以模仿电影拍摄的模式来进行。每个编剧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观点。因此,每个编剧都对一部电影有着独特的贡献,这也是为什么导演会和某个编剧一遍遍地合作。想象力是一位编剧最重要的天赋和工具。纪录片看起来一切都是正常的场景,没有什么想象力。实际上,制作纪录片是一个富于想象力的过程。这是观众们很难理解的,以为只是把看到的放到一起,就成了一部影片。电影的拍摄根本无法离开想象力,其中无论是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对故事情节的设计,都必须由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作为基本支撑。虽然说电影可以虚构,纪录片必须真实,但是在纪录片中加入一些想象因素在不失实的前提下能够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在纪录片《沙与海》的拍摄中,当问到女青年对于婚姻的一些想法时,虽然女青年表现出的是沉思状,但是,导演加入了一个小女孩在沙滩上自由的奔跑,无忧无虑地玩耍的场景。虽然我们无法将镜头中的小女孩与沉思的女青年之间的时空关系理顺,但是却给了观众遐想的空间,这种表现的手法是在纪录片加入想象力的魅力之所在。例如,孙增田拍摄的《神鹿啊,我们的神鹿》,全篇结尾是一个人、狗、树、林组合在一起的长镜头,使人感觉到一种凄凉和彷徨无措。让观众在欣赏完自然景物后,体悟出导演内在的情感。

四、结束语

编导对自己所采访的内容进行汇总,并制成影视作品的过程就是纪录片的制作过程。而整个过程中,编导必须具备超强的智慧以及对社会事物的敏捷洞察力,对作品的创作要有激情,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作为基本的支持,使用多种合适的应试技巧和表达手法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表现出来。对故事情节的叙述能够激发人们内心对事情发展的期待感,引领观众去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未知和意外的收获会激发观众的收视热情。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凡是在影视编剧中有一定成就的编剧,都是合理、充实和完善的集合体,都具有超人的洞察力。

[1] 苗元华.全球化语境中纪录片的文化使命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9).

[2] 孙曾田.心灵的真实纪录《最后的山神》创作谈[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01).

[3] 高鑫.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演递及其论争[J].现代传播,2002(04).

[4] 马小刚.纪录片的纪实与造型思考[J].南方电视学刊,2011(8).

J952

A

1674-8883(2015)14-0127-01

赵俊杰(1977—),男,河南人,硕士,记者(中级),中共党员,从事电视纪录片、新闻专题节目采编工作14年。

猜你喜欢

纪录片想象力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