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时代电视综艺晚会的美学体征分析
——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例

2015-02-28裴曼琪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科技时代晚会综艺

裴曼琪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科技时代电视综艺晚会的美学体征分析
——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例

裴曼琪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电视综艺晚会具有强烈的时代特性,随着科技时代的大势降临,电视综艺晚会的审美特征、文化内蕴也发生了颇为显著的变化,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例,通过科技与文化的双重视域,分析强势科技时代电视综艺晚会的美学体征。

电视综艺晚会;美学;审美;春节联欢晚会

人们对美的创造受到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同样,对于电视综艺晚会美的创造,既有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又是受到客观因素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本雅明在《作为生产者的作者》一文中说道:“艺术创造是一个生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像在一般的生产过程中一样,技术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技术的进步与否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艺术倾向与政治倾向。”[1]科技的进步使得我们对晚会文本的探讨超越了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转而向更为深入的综合与文化层面。随着科技时代的大步迈进,电视综艺晚会的美学特征也在其强势作用下发生了转变,出现了一些崭新的时代特征。

一、科技时代电视综艺晚会的美学变革

(一)镜头转述转向镜头表意

电视综艺晚会的信息多数来自镜头假定下的拟真表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编创者只能尽可能地使用镜头记录下现场的情境,此时镜头似乎只是一种忙乱的记录。80年代的电视春晚还处在孕育期,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它的镜头表达并不完整,漏切镜头、摄像机调度滞后的现象始终存在,摄像机数量不足、彩色失真、画面清晰度差,让观众看到的更多只是晚会现场艺术表现的转述,其电视美学的意味还并没有真正的成形。而科技的爆发使得摄像机的功能与运动能力更加完善,画面的精美程度也大大提升,在镜头满足转述的功能之后,创作者开始关注探索其更加丰富而深入的表意功能。

电视综艺晚会的镜头语言没有电影艺术的丰富性,但其通过画面的造型以及镜头的调度依然能够打破假定封闭空间的束缚,表现出了超越当场的美学意味。2013年春晚中有一个别致的画面造型来自节目《指尖与足尖》,通过右机位的调度将左边的舞者与右侧的钢琴进行组合,超越现场观看时简单的伴奏舞蹈,而产生了类似于儿时八音盒般的艺术幻境,显示出了电视艺术的优势,实现了镜头话语的表意特征,正是这种镜头的艺术加工成功阐释了节目的深层意蕴与美感。

(二)理性文本转向图像崇拜

高科技的极速发展将人类从过去文字崇拜的时代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读图时代”,高鑫老师曾说:“这是一个深刻的文化转型期,也可以说是艺术的转型期。其主要标志就是从以‘语言’为中心的艺术,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的艺术。”[2]过去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的思维模式偏重于关于文本的理性思考,因为这种文字的艺术形式更适合反复品味、细细琢磨,在电视综艺晚会首创之初,由于节目及接收终端的匮乏,收看春晚等电视艺术呈现出了类似于品味文字的审美模式,观众仪式化的收看方式以及反复收看的习惯使得晚会的编创者更注重节目内容的精致程度与文化含义。而随着“读图时代”对艺术领域的席卷,电视综艺晚会也显现出了明显的图像崇拜的体征,越来越追求一种“震撼”式的感官体验。观众不再接受静态叙事的那种艺术韵味,而开始习惯于令人振奋的、奇观的动态景观。

在春节联欢晚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这种文化的转型。80年代的春晚几乎没有复杂的布景,节目形式也比较简洁,一首简单的歌、一个诙谐的小品足以让观众深刻记忆;到了90年代,大型歌舞已成为春晚的标志性节目,舞台的层次感与装置设计也开始复杂起来;进入21世纪之后,春晚“读图”的美学意味开始逐渐浓厚,大型LED屏幕、繁复的灯光设计、众多的人海调度大大加强了晚会的视觉震撼力。2012年春晚为“读图时代”的综艺晚会做出了一个完美的注解,360°LED环绕、虚拟现实技术造景、304块全舞台运动模块将观众置于一个惊叹的影像虚境之中,也向人们宣告了电视综艺晚会正在开启一个以“图像文化”为中心的全新审美时代。

(三)装置造型转向数字艺术

电视综艺晚会的舞美设计是其美学意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烘托晚会的氛围,同时也正是这些舞台造型构建了一个更加拟真的时空。但当我们回首80年代的春晚时,用朴素来形容当时的舞美似乎十分恰当。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搬入中央电视台一千平方米演播厅,此时其舞台装置出现了新的变化,编导人员开始有意识地使用舞台装置艺术来增添晚会的节日气氛,环绕的喷泉、彩灯的拱廊、模拟现实的舞台造型似乎是那时科技所允许的最为丰富的舞台形式。

新世纪以前,春晚的舞台更多的是处在以装置造型为主的工业时代,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工业时代被随即而来的信息时代所替代了,舞台繁复的装置造型也被简洁的数字艺术所置换。从2009年开始,春节联欢晚会新的美学意味开始成形,舞台大面积的LED屏幕大大拓展了现场的实际空间,也超越了舞美静态的装饰作用而真正成为节目内容的一部分。数字多媒体的发展为电视综艺晚会开辟出了新的形式与美感,到了2012年,晚会中人机互动、虚拟现实、360°数字动画的动用使电视的二维荧幕延伸出三维的、令人沉浸的全息体验。正是这些先进科技的发展与糅合,才让电视综艺晚会展现出如今这种令人震撼的美学姿态。

(四)模拟现实转向人为创真

人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时期,其中明显的变化就是从最初对现实的模拟发展至如今多媒体的创真时代。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对画面的创造力大大增强,我们可以依赖于数字动画的力量,创作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虚拟影像。这种虚拟美学超越了巴赞“影像本体论”所提出的影像与被摄物的“同一”,创造了一个异度的拟真空间,打破了模拟现实的一些局限性,使画面的变化以及内容的灵活程度迅速增长。

这种人为创真的数字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电视综艺晚会的舞台上,我们似乎已经很少能看到过去语言类节目那种用置景板搭建的模拟空间,更多的是数字动画直接创造出的一个全新的视觉环境。2009年春晚舞蹈《城市变奏曲》为电视综艺晚会的创真时代拉开了序幕,大屏幕中不断变幻的数字视像,将舞者置入一个人造的城市空间里,在视像的快速交替之间,观众甚至难以分辨真实场景与数字动画的差别,这种虚实之间的组合重构将有限的舞台空间拓展到宏大的广阔世界之中。2012年以后,电视综艺晚会创真手段的应用更加多元化,编创者开始追求虚拟视像与现实之间的互动性,节目《除夕的传说》中表演者与大屏幕中的年兽进行了一次夸媒介的“互动”,而虚拟现实技术所打造的立体三维幻境将现实与人造视像融为一体、不分彼此,这种虚实糅合、彼此挟裹的美学形态,使电视综艺晚会真正走向了“视像本体论”的创作理念。

二、科技时代电视综艺晚会创作反思

本雅明在他的作品《摄影小史》中认为,过去的艺术作品中存在一种艺术的“灵韵”,它来自于一种旧技术所造成的影像模糊,也是“一种围绕着艺术品的光晕、氛围,一种包蕴在艺术品中的韵味、意境。”[1]这种艺术的“灵韵”很重要的一点是来自于作品的模糊性。在过去技术条件受限的时代条件下,电视综艺晚会的画面的不清晰感传递给观众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感受,它打动人们的心灵,让人陷入沉思之中。那时的影像画面带着一种技术性的失真,将电视综艺晚会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塑造了一种权威的仪式感。

而随着科技的大举革新,摄像机、播放终端的清晰度消除了过去电视艺术画面的模糊性,也使得伴随其而生的艺术“灵韵”逐渐式微。晚会观众所追求的不再是电视综艺晚会曾经模糊的神秘性、不可接触的仪式感,而是形式的明晰精致和一种平等交流的占有欲。以春晚为例,由于电视终端设备的发展,荧幕的巨型化、彩色分辨率的提高使观众的审美习惯发生了转变,春晚开始大肆追求画面的精美、视觉的奇观,以科技创造幻境成为编导创作所倚重的重要手段。但仅仅通过技术手段完成对现有节目的包装,这无疑将会抹杀艺术个性化的形象而生产出一系列的“类型形象”。这种制作而非创作原则引发的节目类型化、模式化必然导致节目繁荣背后的创意紧缺以及观众审美的迅速疲劳,显示出节目制作者浮躁的功利主义创作观念。

因此,在我们为这种全新的审美时代到来而欢呼的同时,也应当警惕地认识到科技的强势对传统美学理念的颠覆与反叛,避免沉湎于数字多媒体世界而引发人文的大步边缘化,努力在科技改造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同时,保持人文的纯真性与情感真实。

[1] 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M].刘象愚,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9-30页.

[2] 高鑫.电视艺术美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第384页.

[3] 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4] 金观涛.现代化与理性社会[J].社会科学研究,1988(06).

[5] 程小平.苏姗·朗格的“艺术知觉”论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2(03).

[6] 王国霞.技术在电视美学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3(04).

G222.3

A

1674-8883(2015)14-0069-01

裴曼琪,中国传媒大学电视艺术学硕士。

猜你喜欢

科技时代晚会综艺
汪星人:准备好进入科技时代了吗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从信息科技时代走向数据科技时代
传统综艺“编导”与新兴综艺“编剧”工作异同分析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浅谈在科技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的发展
论科技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