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化进程下电视法制节目的定位和发展策略

2015-02-28付利霞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制电视节目

付利霞

(泉州广播电视台,福建 泉州 362000)

法治化进程下电视法制节目的定位和发展策略

付利霞

(泉州广播电视台,福建 泉州 362000)

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的电视法制节目都是以“普法”为目的,这种在今天看来并不新颖的普法方式,却为提高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在竞争激烈的中,很多电视法制节目开始变得茫然并偏离轨道。电视法制节目要实现新的突破,必须重新进行定位和探索。

电视法制节目;定位;发展策略

一、引言

在30多年的发展中,电视法制节目累积了很多的忠实观众。相比其他媒体,电视的普及范围更为广泛,动态性信息也更具趣味性。电视这一科学技术的产物,通过独特的方式,为推动我国法治化进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电视法制节目的定位

(一)能够满足社会大众的多样化需求

首先,由于我国自身的电视事业的性质比较复杂,这就决定了社会大众对法制节目的需求也是具有多样化特征的。在我国,电视台作为一项宣传工具,直接受党和国家的管理,同时它还要面对社会大众的选择,另外它也是符合一定发展规律的社会产物之一。也就是说,以电视为载体的法制节目也同时拥有这三种角色,因此要满足来自各方的多样化需求。

第二,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推动法制建设过程中,存在太多的因素,这些因素也使得社会大众对节目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今,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处于关键的转型期,社会法律现象表现得十分丰富多彩,而法制类电视节目的主体,恰好就是这些法律现象。

第三,改革开放使得国民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主动寻求精神生活,不同的人对法制节目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异。在不断推动法制建设的路途中,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体希望法制能够满足其自身的需求。

(二)电视法制节目对推动法治化进程的价值和功能

要满足上述社会需求,电视法制节目必须拥有十分丰富的功能,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普法。作为直接受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和管理的机构,电视台所播出的法制节目必须将法律本身的内容以及精神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播开来,从而提高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降低违法犯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让国家法充分展现出其强有力的维护社会安定的效力。

第二,广泛传播法治信息。电视法制节目利用不同的形式,将法治运行的真实水平以灵活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起到传播法制信息的作用。法制电视节目绝非仅为对法律内容和相关程序的简单阐述,它还将法律在实际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公布出来。

第三,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在文明社会中,法律意识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它指的是人们思维中和法律有关的所有观点、知识以及心理的集合。法制电视节目将法律相关内容以及程序告知观众,促进其法律意识的提升,为实现法治社会提供了助力。

第四,实用性功能。就现状来看,有些电视法制节目是由电视台和国家执法部门共同开办的,这些节目不但要宣扬法律知识,而且还能够起到信息服务的作用。国家执法部门能够通过节目将一些信息比如悬赏、通缉等公之于众。

第五,交流和沟通。法治电视节目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专门的法律交流平台,无论是国家机关、法律界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民众,都能够在此进行直接的沟通。更重要的是,这种沟通是双向的,具有更好的效果。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过程中,社会民主化程度也会有所提升,更多的民众必然会参与进来,法制电视节目为其提供了渠道。

三、实现电视法制节目长期发展的策略

(一)从整体的角度对栏目进行策划和包装

电视法制节目应当以开放性为主,栏目组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比如法律专家、学者等,让更多的非电视行业人士为节目的策划和制作出谋划策。

(二)节目应以时效性为主

提升栏目记者的反应力和责任感,让其能够主动寻找新的新闻事件,通过远程连接的方式,构建主持人、嘉宾以及记者三方的对话,促进节目新闻性以及时效性的提升,吸引更多观众。

(三)找准节目发展方向

对于所有的栏目而言,找准发展方向都是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必备条件。例如,《今日说法》以新闻事件为引子,找出其中和法律精神符合的地方并予以分析和强调,给观众答疑解惑。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制节目要做到这些方面:第一,满足民众讨个说法的要求。第二,阐述相关法律内容。第三,从法律的角度对事件进行解释。第四,帮助观众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重视节目制作能力的提升

在制作小片时,确保节目中既能够看到故事和情节,同时也包含了冲突和悬念,这样才能俘获观众的眼睛和内心。结合题材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叙事方法,比如顺叙、插叙等。节目方式也可以灵活多变,如讲故事、对话等。

(五)促进节目主持人价值的体现

对于电视法制节目而言,主持人的功能在于穿针引线。在节目中,主持人所扮演的角色是“双面人”。他要将节目的观点以及观众的口味了然于胸。在嘉宾讲解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常人难以理解的法律专业词汇时,主持人可以以询问的方式要求嘉宾进行解释,从而方便观众理解。在对事件和法律进行点评时,使用比较通俗的语言。

(六)慎重选题

栏目组在确定题材时,不能仅以猎奇为目标。有些题材尽管十分平凡,却可以使用十分丰富的创作手法,如故事汇、模拟庭审、辩论等。如果能够做到将冲突的作用发挥出来,全面、立体地阐释法律知识,同时悬念又设置得恰到好处,节目质量就会有所保障。

(七)精心制作

节目策划人员在进行创作时,不能仅仅局限于题材和相关的法律知识,而是应该将栏目风格、定位纳入到节目的制作思维中来。同时还要能够快速、准确、透彻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在节目制作时,要勇于利用创新思维,打破以往样式的约束,恰到好处地阐明冲突。

(八)构建全面的信息搜集网络

将节目组的联系方式,如电话、网站、邮箱、微信号等公布出去,鼓励老百姓将身边事及时告知栏目组。

[1] 金玉萍.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走向[J].中国电视,2009(3):50-52.

[2] 陈旭.我国社会转型期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

[3] 周迪.浅谈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J].魅力中国,2011(8).

G220

A

1674-8883(2015)14-0061-01

付利霞(1977—),女,辽宁桓仁人,泉州广播电视台记者,研究方向:电视新闻。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法制电视节目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培养中职生法制意识探析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