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组织者”角色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一亿有多大”一课的教学为例

2015-02-27钱华雯

新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粒米小钱组织者

学校小钱老师在教学“一亿有多大”的过程中,有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师:数一亿粒大米需要多少时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1:可以先看1分钟数多少粒大米,然后再算数1亿粒大米需要多少时间。

老师尴尬了一下:谁还想说说?

生2:可以先数1分钟的大米,假如数的是50粒,就用100000000除以50。

老师有点慌乱:你是说先要数一些大米对吧?

一些学生齐答:是的。

师:那先数一粒可以吗?

生3:不可以,数1粒米不好测算时间。

师:那数多少粒才比较合理呢?

生4:100粒。

师:数出100粒之后怎么办呢?

生4:推算。

师:怎么推算?……

课后交流,一位老师中肯地谈道:“教师应该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可是小钱,对学生1和学生2的回答,不知你是真的没听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硬是‘扯着’学生回到了你的数100粒米的套路上来。”小钱老师脸红了:“学生的回答是听明白了,可是他们说的不是书本上的方法,而且按照学生的思路走下去,就偏离了主题,我只有自说自话了。”并诚恳地求教:“这时显然不能组织学生的生成,那我该如何组织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呢?”大家一时语塞,而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组织学生“数学现实”的盲点,促成教学发生

学生并非带着空空的脑袋走进课堂,即使将要学习的内容他们闻所未闻,但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总有过去的解题方法、过去的数学经验、过去的思维策略,悄然影响着新课的学习。建构主义心理学家们的实验也表明: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是一个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建构过程。只是学生的这些数学现实既是继续学习的基点,但也是继续学习的障碍。如文章开端小钱老师教学片段中的问题——“数1亿粒米需要多长时间?”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有过数一个单位时间里有多少东西的经验,于是四年级的学生自然生出这样的思考路径:“可以先看1分钟数多少粒大米,然后再算数1亿粒大米需要多少时间。”这种思维无疑是正确的,只是它不但不是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而且干扰了新方法的习得;本节课的主旨是掌握“先数100粒米,利用数100粒米的时间推算出数100000000粒米的时间。”可数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没有这种思维策略。可见,这就是学生“数学现实”的一个盲点。

带领学生走出盲点,看见阳光,方是教师课堂“组织者”的角色体现。课后,小钱老师针对“怎么帮助学生快速联想到先数100粒米?”这一“数学现实”中的盲点,着力组织了两个问题:“我们课上能数出一亿粒米吗?”“那我们该怎么数呢?”这样把思维的重心放在了“怎么数”上,学生朝着想办法数米粒来聚焦,而不是算时间来做完题目。最后呈现了如下精彩的课堂——

师:钱老师很想数出一亿粒米给大家亲眼见识一下,同学们猜猜数一亿粒米可能需要多长时间?

生1:3个小时。

生2:几天吧。

生3:我也觉得可能需要三五天。

师:老师欣赏你们大胆的猜测,不过这样的猜测缺乏依据。那我们有什么办法能比较确切地知道数一亿粒大米要多长时间呢?

生:数一数并计时。

师:不错,实践出真知。不过根据同学们刚才的猜测,数一亿粒米需要的时间可不少啊!我们40分钟的课上能数出一亿粒米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该怎么数呢?

生:先看看数1粒大米要多长时间,再算出数一亿粒大米要多久。

生:数1粒米不行,时间太短,误差也大。我觉得可以数100粒米,然后根据数100粒米的时间,进行推算。

师:哦,推算,这是个好方法,你准备怎么推算?……

二、组织学生概念表征的空隙,促使数学生长

儿童对概念的理解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抽象化阶段,儿童对有关对象确认出某种属性;二是类化阶段,儿童对这些属性进一步抽象,只考虑属性的相似性,忽略其他属性的差异性;三是辨别阶段,儿童不仅认同共同属性,同时还能区分不同属性,初步形成了分类能力。如为了填补“一亿有多大”的“概念”空隙,老师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第一步,数100粒大米,再根据数100粒大米用的时间,推算出数一亿粒大米要多久。第二步,转化数一亿粒大米的秒数为天数、年数。第三步,先称出100粒大米有多重,再推算出一亿粒大米的重量。第四步,课堂现场捕捉学生数一亿的素材,开展数一亿本数学书有多厚、数一亿枚硬币叠起来有多厚、一亿个同学手拉手有多长等活动研究,帮助学生一步一步丰盈概念的表征,使得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形象的情境抽象化,最终识别“一亿有多大”。

三、组织最近发展区的“脚手架”,促进思维延伸

还是拿“一亿有多大”的教学来谈。有的老师待学生推算出“数一亿粒米需要大约60000000秒”后,立即提出问题:“60000000秒等于多少分钟?”随后紧接着提问:“1000000分等于多少时?”“16667时等于多少天?”“694天大约等于多少年?”而上文的小钱老师设计了如下“脚手架”,效果良好。

师:原来数一亿粒大米要6000 0000秒,刚才这位同学猜测数一亿粒大米可能需要3天,那我们想不想计算一下数一亿粒大米到底要多少天?

师:要把6000 0000秒变成多少天,该怎么换算?

生:先把秒变成分,再把分变成时,接着把时变成天。

师:恩,说的很有条理,那行动吧!

生:6000 0000÷60=100 0000(分)

师:怎么想的?

生:1分钟等于60秒,看6000 0000秒里含有多少个60秒。

两种教法,做了同样的题目,思维的发展却不一样。让学生计算“6000 0000秒等于多少分钟?”“100 0000分等于多少时?”“16667时等于多少天?”“694天大约等于多少年?”之类连串的问题,浅显,学生能顺势一下子列出算式,但是“脚手架”过于短促,思维的弹性空间就狭窄。而面对小钱老师提出的“想不想计算一下数一亿粒大米到底要多少天?”,学生不能一下子列出一个具体的算式。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还得自己为自己搭建一些“脚手架”,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空间得以延展。

一如上文分析,教师的课堂组织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保障,也只有教师良好的教学组织,才能平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平衡过程与结果,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换句话说就是,组织终究不是目的,组织的目的是推动教学的递进,帮助学生由本身的“数学现实”,通过最近发展区的互动,挤走认知空隙,或将新知同化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或将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组合,旧知顺应新知,从而达到“数学实现”。

猜你喜欢

粒米小钱组织者
粒米千滴汗
1亿粒米
警惕朋友圈里的“小钱”骗局
导演
小钱访谈录·胡妍妍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13 亿粒米究竟有多重?
糖公鸡
一张纸与一座山
最节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