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2015-02-27张娜李伟

关键词:法律意识依法治国法治

张娜 李伟

(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710048)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张娜 李伟

(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710048)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前景。本文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依法治国 大学生 法律意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已成为时代的强音。而依法治国则需要依赖于全体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特殊群体,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必将起到关键作用。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概述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指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法律法规以及法律现象的反应,是其心理、思想、观点和知识的融合,包括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法律情感的心理状态,对现行法律的评价,法律信仰的形象情况。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如下特点:

1.层次性。由于年龄、所学的专业不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体现出层次性。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问题的分析上不够全面,对于社会上的某些不法现象有过于偏激的认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大多还停留在法律心理感性的认识层次上,法律意识比较弱。

2.矛盾性。大学生比其他任何社会群体更需要社会的认同,希望学以致用,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认识到法制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受社会“阴暗面”的影响,不能正确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对我国法制建设中不能避免的问题持冷漠、偏激的态度,甚至对我国法制建设产生怀疑。

3.发展性。大学生对社会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但是由于他们大多数没有实际接触过社会,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因此,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成熟和完善时期,其思想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发展性。其中社会上的良性影响和学校的正确引导对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健康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1.法律意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能够认同现行法的法治观念,并会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利。但是,大学生法律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仍停留在肤浅的认识层面上:其一,部分大学生不清楚权利的内容和限度,或者表现为对某些问题的判断上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其二,大学生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但他们在面对权利侵害时,常常表现出一种到茫然、怯懦、惧怕和怀疑的态度,甚至存在反叛的心理。

2.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对我国的法制建设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对依法行政、执法公正表现出不信任的态度。这种对法律认识的态度,导致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能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问题,不能将法律理论内化为自身的法律信仰。当法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却表现的不知所措。

3.法律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大学生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都知道遇到问题、纠纷应该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学往往是头脑一热,就采取一些过激的,甚至愚昧的方式,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改善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要充分利用“思想教育”课堂,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中国的法制建设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传统法律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要消除这些消极的影响,宣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必需的环节,是法律基础知识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前提条件。仅仅重视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而忽视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做法是错误的,而且也不利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要在马克思主义法律理念教育的过程中采用多种途径的教育方法,诸如“举例法”“体验法"“讨论法”等教育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增强大学生自学法律的热情,以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

要运用“实践法”,积极开拓“教育与学"并举的活动。“实践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育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践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法律基础知识教育本就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一般对“法条”不是很感兴趣,如果将法律知识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如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理案件、组织学生到监狱、少管所参加义务活动等,然后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写出“讨论报告",通过这种教育方法能够使大学对法律知识的深入了解,增强守法意识,让大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增加阅历,他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也能够增强他们法治观念。因此,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运用“环境教育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首先,高校管理应当以“依法治校"为原则,营造一个充满法治气氛的教学环境,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从而主动的学习法律知识。其次,高校的各项工作要在法制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校规校纪方面要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违规必究”,为学生树立“依法办事”的好榜样,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再次,高校要有意识的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宣传活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法律的存在。同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法律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帮助大学生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增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最后,家庭教育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应当与家保持联系,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使家长配合学校的管理,从而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共同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

[1]胡建淼.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关于“依法治国"的精神[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2]赵阿茹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法制博览,2013,(02).

[3]龚慕霞.依法治国视野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探析.贵州大学学报,2010,(3).

[4]王茁宇.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的反思和探索[M]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5

[5]宋晓宁,牛杰.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研究 [J].高教前沿,2010,(4).

张娜(1982-),女,西安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在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李伟(1969-),男,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长期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及青年心理学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依法治国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